高建东愣了一下,
家里还有五花肉没吃完?
他往橱柜里瞥了一眼,还真有一块,大概两三斤重。
见状,高建东皱了皱眉:“淮茹,这些五花肉和板油一起炼油吧,今晚咱们吃羊肉!”
“啊?”
“这么好的肉用来炼油啊?”
“会不会太浪费了?”
“要不我把剩下的肉做成臊子吧,这样也不容易坏。”
高建东点了点头,朝她竖起大拇指:“还是淮茹聪明,那就做成臊子!”
“来,我帮你一起弄!”
说着,
高建东把板油放进盆里,从水缸里舀了几瓢水,就动手清洗起来。
看到这一幕,少女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没有拒绝。
虽然她打心底觉得,这些活儿本就是她作为妻子该做的,不该让丈夫动手。
但建东哥愿意帮她,她心里特别开心,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
老阎家前院西厢房的客厅里,饭桌周围坐着阎埠贵、杨瑞华和阎解成三口人。
还在襁褓里的阎解放没在这儿。
桌上放着几个窝头,另外还有一大盆用大白菜炖的豆腐。
阎埠贵从座位上站起来,给妻子和孩子分好了食物,自己却没了吃饭的胃口,就安安分分地坐在那儿。
阎解成早就拿起窝头,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着。
杨瑞华瞧见丈夫这副样子,忍不住开口问:“当家的,你这是怎么了呀?”
“饭都做好了,怎么还不吃呢?”
“一会儿凉透了可就不好吃了。”
她说的确实有道理,白菜炖豆腐还好些,就算凉了也能吃下去。
但那些窝头是用棒子面掺了少量二合面做的,一旦凉了就会变得硬邦邦的,根本嚼不动。
“唉,孩他娘,你是不知道,我是真咽不下去啊!”阎埠贵叹着气说道。
这话刚说完,正在吃饭的母子俩立刻停下了动作,满脸惊讶地看着他。
九岁的阎解成正是饭量很大的年纪,一听爸爸说不想吃,目光马上就落在了爸爸碗里的窝头上,眼里满是想要吃的神情。
要是爸爸真的不吃,那他就能多吃一个了。
“当家的,你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是不是在学校受委屈了?”
“可之前不是还好好的吗?”
杨瑞华有些着急了。
阎埠贵可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是有个什么意外,她们娘仨可怎么过日子啊!
阎埠贵张了张嘴,最后只重重地叹了口气:“不是这事儿,具体的你就别问了。”
“你们娘俩先吃吧,我待会儿看情况再决定吃不吃。”
其实是因为没从高建东那儿占到便宜,一想到那些好东西都没自己的份,他就心疼得吃不下饭。
可这话他没法说出来,自己好歹是个文化人,还是要脸面的,只能把委屈憋在心里。
听了这话,阎解成眼里闪过一丝失望,赶紧把目光收了回去。
杨瑞华虽然心里满是担忧,但既然丈夫不愿意说,她也不敢再追问,只好默默地啃起了窝头。
看着妻子和儿子的样子,阎埠贵强行压下心里的不痛快,拿起窝头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往日吃着还能凑合的饭菜,今天晚上却觉得特别清淡,一点味道都没有。
一旁的杨瑞华并不知道他的心思,见他开始吃饭,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虽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当家的愿意吃饭了,想来也没什么大问题,她也就不用那么担惊受怕了。
时间过得很快。
高建东上了四天班,终于等到了上班后的第一个休息日。
1951年3月25日,是星期天。
小夫妻俩特意起了个大早,简单吃了点早饭,高建东就带着秦淮茹出了门。
走在路上,秦淮茹一脸疑惑地看着高建东:“建东哥,今天好不容易休息,你怎么不在家歇着,反而这么早就出来了呀?”
“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高建东神秘地笑了笑:“淮茹,你先别问那么多,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秦淮茹迷茫地眨了眨眼,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紧紧跟在他身边。
半小时后,小夫妻俩走到了图书馆门口。
看着眼前那栋好几层的图书馆,秦淮茹有些意外,紧接着就恍然大悟:“原来建东哥是来这儿看书的呀!”
“可我不识字,进去是不是不太方便啊?”
“要不我就在外面等你吧?”
“呵呵,傻丫头!”
“你不是好奇我要做什么吗?”
“现在我就告诉你,我不是来这儿看书的,是来给你买书的。”
“啊?”秦淮茹惊讶地指着自己:“给我买?可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呀?”
高建东点了点头:“淮茹,以前你没上过学,是因为那时候还没解放,家里条件太差,根本没机会。”
“现在咱们家条件还过得去,所以我想让你在家学学认字读书,不管以后有没有文凭,有文化总归是好的,对不对?”
“可是,我,我一个字都不认识啊?”秦淮茹有些发懵。
她都这么大了,甚至已经嫁给建东哥,成了他的媳妇,还能学读书识字吗?
高建东轻轻笑了笑,指了指自己:“你不识字没关系,我认识啊,我教你不就行了。”
秦淮茹沉默了。
“建东哥,你还要上班,晚上要是再教我读书,会不会太累了啊?”
“要不还是算了吧?”
“反正天底下不识字的人多了去了,远的不说,就说咱们院里,还有秦家村,能认识字的又有几个呢。”
高建东心里一阵温暖,自己这小媳妇,终究是把他放在第一位的。
不过,这也更坚定了他教秦淮茹读书的想法:“淮茹,可不能这么想。”
“我现在每天上班就是在办公室里坐着,很少有病人来,清闲得很。”
“所以我一点都不累。”
“现在国家刚打完仗,到处都需要有本事的人。”
“别的不说,就说我工作的红星轧钢厂。”
“轧钢厂是重要单位,肯定不会一直是现在这个规模,以后肯定要扩大的。”
“工人多了,厂里的各个部门是不是也得增加人手?”
“要是你有文化,我再教你点医术,说不定哪天就能跟我一起上班了,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