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西安,秦陵博物馆新馆落成仪式上,人头攒动。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一件特殊的展品——半块锈迹斑斑的青铜令牌,上面刻着模糊的“镇陵”二字,旁边的说明牌写着:“疑似秦代镇陵人信物,2025年秦陵地宫加固工程中发现。”
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女孩站在展柜前,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令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脖颈上的玉坠——那是一块温润的白玉,形状与传说中的镇魂玉有几分相似。
“小玥,快走了,要闭馆了。”身后传来母亲的声音。
“来了,妈。”林玥回头,露出一个和林默极为相似的笑容。她的病早已痊愈,脖颈上的青鳞印记彻底消失,如今是西安美院的学生,专攻文物修复。
离开博物馆时,夕阳正浓,金色的光洒在骊山方向。林玥回头望了一眼,总觉得那座山在召唤着什么,心里空落落的,像是忘了很重要的事。
同一时间,秦陵地宫深处。
封神台上的三枚镇魂玉突然轻微震动,表面浮现出淡淡的血丝。台下,被封印的岩层中,一缕极细的黑雾正顺着玉缝往上爬,触碰到玉体时,发出“滋滋”的轻响,却并未消散。
地面上,一个戴着草帽的老农正在骊山脚下耕作,锄头突然碰到硬物。他弯腰刨开泥土,露出一块巴掌大的黑色石头,石头上布满孔洞,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寒意。
“这啥玩意儿?”老农嘟囔着,随手将石头扔进旁边的土沟。石头落地的瞬间,孔洞里闪过一丝红光,随即又恢复了沉寂。
北京,守陵会总部。
苏清鸢站在巨大的星图前,指尖划过代表秦陵的红点。星图上,九颗代表阴煞的星辰中,有三颗已经黯淡,但剩下的六颗,最近却开始隐隐发亮。
“苏长老,昆仑山冰眼监测到异常能量波动,和三年前阴煞爆发前的频率一致。”属下递来一份报告,脸色凝重。
苏清鸢接过报告,眉头紧锁。三年前林默以血祭封印阴煞,她本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可最近半年,各地不断传来怪事——昆仑山脉出现巨大冰缝,长江下游渔民打捞到带鳞的骸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深夜发光……
这些迹象,和《镇陵手札》残页里记载的“阴煞九脉轮回”完全吻合。
“看来,他的牺牲还是没能彻底终结这一切。”苏清鸢低声道,指尖拂过星图上的“异度空间”标记。手札最后几页提到,阴煞本源来自天外,秦陵封印的只是逸散到人间的部分,真正的本体仍在异度空间,每千年会随着地脉共振冲击封印。
三年前的封印,不过是暂缓了轮回的脚步。
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古朴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是半本泛黄的手札,正是林默当年随身携带的那本。手札最后一页,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新的字迹,像是用鲜血写就:
“九脉聚,天痕开,轮回处,故人来。”
字迹苍劲,与林默的笔迹如出一辙。
苏清鸢握紧手札,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她走到墙边,掀开一幅山水画,露出后面的暗门。暗门后,是一间密室,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三件东西——镇水符印、青鸟令,还有一块正在微微发烫的黑色石头,正是老农扔掉的那块。
“准备一下,”苏清鸢对属下说,“通知各地守陵人,异度空间的通道可能要开了。我们去昆仑。”
属下领命退下,密室里只剩下苏清鸢一人。她拿起那块黑色石头,石头的温度越来越高,表面的孔洞中,隐约传来熟悉的心跳声。
与此同时,西安美院的画室里,林玥正在修复一件青铜残片。当她的指尖触碰到残片上的太阳纹时,残片突然爆发出柔和的金光,脑海中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悬魂梯上的幽蓝烛火、青铜神树的绿色光芒、封神台上的金色屏障,还有一个模糊的背影,在光芒中对她微笑。
“哥……”林玥喃喃自语,眼泪毫无征兆地落下。她不知道为什么会哭,只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疼得厉害。
窗外,骊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山顶似乎有微光闪烁,像是有人在那里点燃了一盏灯。
轮回的齿轮,已经再次转动。
那些沉睡的阴煞,那些牺牲的灵魂,那些未尽的使命,终将在新的时空里,再次相遇。而这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或许不止是守陵人和镇陵人。
林玥放下青铜残片,走到窗边,望着骊山的方向。脖颈上的白玉坠突然变得温热,与远方的微光遥相呼应。
她不知道,一场跨越生死的重逢,正在悄然酝酿。而《镇陵手札》里未写完的结局,终将由他们,继续书写下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