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破局·奇方惊世(上)
决心已定,邱莹莹便全身心投入到为七皇子凰羽墨制定“康复调理方案”的准备中。这绝非易事,她必须慎之又慎。既要展现出超越时代的“奇效”,又要确保绝对安全,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便是灭顶之灾。
她几乎不眠不休,将自己关在听雨轩内,凭借前世零星的医学常识和这个时代能找到的医书,反复推敲。她深知,凰羽墨的“体弱”是胎里带来的,加上常年静养缺乏活动,心肺功能和免疫力都极差。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必须结合饮食、运动、作息乃至心理进行综合调理。
最终,她拟定了一份名为《颐养天和调摄疏》的方案,分为“食养”、“动养”、“神养”、“香养”四大部分,用词古雅,却蕴含着现代康复医学的理念。
“食养篇”:她摒弃了宫廷惯用的大补之物,提出“清淡温养,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几个药膳方子,如“山药茯苓粥”健脾益气,“百合杏仁羹”润肺止咳,“黄芪枸杞炖乳鸽”温和补虚,强调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油腻。
“动养篇”:这是最大胆的部分。她再次详细阐述了简化版“五禽戏”的动作要领和呼吸配合,强调“形神共养,外动内静”,并建议从每日极短时间开始,根据体力缓慢增加,以“微汗为度”,绝不可劳累。她还建议天气晴好时,由宫人搀扶,在静思苑内缓行散步,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
“神养篇”:她建议减少独自枯坐静思的时间,可适当聆听舒缓的琴音、阅读怡情的游记杂记,甚至建议太后偶尔让一些性情温和、学识渊博的翰林学士(非权臣)前去与七皇子谈诗论画,以开阔心胸,排解郁结。这触及了心理疏导的层面。
“香养篇”:她优化了之前的安神香方,加入了一些有助呼吸顺畅的药材,并建议在不同时辰熏燃不同配方的香,如晨起用提神醒脑的,午后用宁心安神的,睡前用助眠深睡的。
此外,她还附上了一些简单的穴位按摩手法,教授宫人每日为七皇子按摩足三里、合谷等保健穴位。
这份方案,融合了食疗、运动疗法、心理疗法和芳香疗法,理念超前,思路清晰,远超这个时代对“养病”的认知。邱莹莹反复检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且绝对温和无害。
准备好后,她并未立刻呈上,而是又等了几天,直到七皇子病情进一步稳定,才选择在一个太后心情颇佳的午后,再次入宫。
慈宁宫内,熏香袅袅。太后正拿着邱莹莹上次送的“益气安神香”把玩,见她来了,笑道:“莹丫头,你送的这香,羽墨用了直说好,夜里睡得踏实多了。”
邱莹莹心中微定,上前行礼后,恭敬地呈上那份用工整小楷誊写、装帧精美的《颐养天和调摄疏》。
“太后娘娘,臣女见七殿下玉体渐安,心中欣喜。但虑及殿下久病体虚,若只靠药物,恐难根治。臣女不才,近日翻阅大量古籍医案,结合自身浅见,草拟了一份调养方案,旨在固本培元,循序渐进,助殿下恢复元气。不知……是否僭越,请娘娘过目。”
她的态度极其谦卑,将功劳归于“古籍”,将自己置于“整理者”的位置。
太后闻言,好奇地接过那本册子,翻开细看。起初,她只是随意浏览,但越看,神色越是凝重,眼中渐渐露出惊异和深思的光芒。
食养篇的清淡理念,动养篇的“微汗为度”,神养篇的排解郁结……这些观点,与她以往听太医说的“静养”、“大补”截然不同,却莫名地让人觉得更有道理,更贴合羽墨的状况!
“这……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太后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邱莹莹。
邱莹莹连忙低头:“臣女不敢居功,多是前人智慧,臣女只是汇总梳理,略加己见。是否可行,还需太医署诸位大人和殿下玉体为准,万万不可贸然尝试。”
她将姿态放到最低,把最终决定权交还给太后和太医。
太后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又仔细看了一遍,尤其是动养和神养部分,沉吟良久,才缓缓道:“你这方案……看似与常理相悖,细想之下,却颇有深意。太医署那些老家伙,整天就知道开方下药,何曾想过让病人‘动’起来,更别提什么‘神养’了……或许,羽墨这病,真该换个法子试试……”
太后的态度,让邱莹莹看到了希望!她赌对了!太后并非固步自封之人,她真心疼爱孙儿,愿意尝试新的方法!
“娘娘圣明。”邱莹莹适时奉承,“只是此事关系殿下玉体,务必谨慎。可否请太医署几位德高望重的太医一同参详,查漏补缺,确保万无一失?”
她主动提出让太医参与,既显示了她的无私和严谨,也避免了独断专行可能带来的风险。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嗯,你想得周到。哀家这就传太医令和几位院判过来商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