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爱会有很多显示 > 第四章:首次实战与意外助攻?
换源:


       六点半的闹钟在床头轻响时,陈宇正蜷在林晚的臂弯里。真丝睡袍的领口滑下半寸,露出一小片锁骨,上面还留着昨夜情动时的淡红指痕。他迷迷糊糊地蹭了蹭林晚的颈窝,鼻尖萦绕着她常用的栀子香沐浴露味道,直到厨房飘来的焦香钻进鼻腔——是煎蛋的边缘烤焦了。

“懒虫,再不起要迟到了。”林晚的声音裹着惺忪的睡意,指尖戳了戳他的后腰。陈宇这才掀开被子坐起来,瞥见床头柜上的电子钟:6:32。

他套上林晚去年在巴黎买的米白色真丝睡袍,袖口长过指尖,随着动作轻轻晃荡。卧室门虚掩着,能看见开放式厨房里的光影——林晚系着他送的奶牛图案围裙,正背对着他煎蛋。晨光从落地窗斜切进来,在她微卷的发梢镀了层金边,平底锅里的煎蛋滋滋作响,边缘泛起好看的焦黄色,旁边的牛奶锅“咕嘟咕嘟”冒着泡,热气模糊了她耳坠的碎钻。

“醒了?”林晚回头,眼底还浮着层水光,像刚被揉开的墨,“特意给你煮了溏心蛋,蛋黄刚凝固的那种。”她转身时,围裙带在腰后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发间的珍珠簪子随着动作轻晃,“昨晚溪溪回来那事儿,你别往心里去。她就是见不得我和别的男人亲近,过两天就好了。”

陈宇喉结动了动。昨夜的记忆突然清晰起来:他迷迷糊糊睡得正沉,卧室门被“砰”地推开,林溪举着手机站在门口,屏幕的冷光刺得他睁不开眼。“妈,你衣柜里有人!”少女的声音带着炸毛的尖锐。林晚手忙脚乱把他推进衣帽间,他撞翻了挂着的真丝衬衫,衣架“哗啦”一声砸在地上。等林溪叉着腰质问时,林晚已经理好衣领,谎称“晨起头晕,刚换好衣服”。可林溪临走前那句“衣柜里有男声”,像根细针戳在陈宇心口。

“我知道。”陈宇俯身吻了吻林晚的额头,指腹蹭过她眼下淡淡的青黑——昨晚她陪他改入职资料到十一点,又哄了林溪半小时才睡。

用过早饭后,陈宇站在玄关换鞋。林晚蹲下来帮他系鞋带,发顶的茉莉香混着牙膏的薄荷味涌进鼻腔。“晚上我让阿姨炖了你爱的排骨藕汤。”她抬头时,眼尾的细纹里还漾着笑,“别太拼,业务部常加班,但胃比KPI重要。”

陈宇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婚戒传来——他们上周刚偷偷领了证,戒指内侧刻着“陈林”两个小字。“放心吧。”他低头在她唇角轻啄,“我可是要当你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环球中心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在晨光里泛着冷冽的光。陈宇仰头望着十六楼的“晚晴外贸”招牌,喉结微微滚动。他今天穿了林晚去年送他的藏青西装,裤线笔挺得能裁玻璃,衬衫是林晚亲手熨的,领口的浆硬得能立住勺子——这是他第一次穿正装上班,连皮鞋都是新买的,鞋底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

人事部张经理的办公室门虚掩着,他敲了敲门。“陈宇是吧?”四十来岁的女人推了推金丝眼镜,指尖敲了敲桌上的档案袋,“跟我来业务部。”

业务部是开放式办公区,几十个格子间挤得满满当当。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打印机的嗡鸣混作一团,空气里飘着咖啡和外卖的味道。张经理带他到靠窗的位置,旁边工位的转椅“吱呀”一声转过来——是个穿酒红色连衣裙的女人,卷发蓬松得像朵云,指甲涂着酒红色甲油,正对着电脑屏幕敲字。“张姐,新来的?”她的声音带着点懒洋洋的甜腻。

“陈宇,张莉张姐。”张经理指了指桌上的文件,“这些是上半年的业务单据,含报关单、合同副本和客户反馈表,你先整理,有问题标出来,下班前交我。”

陈宇接过文件,纸张边缘有些毛边,显然被翻看过很多次。他翻开第一页,英文合同条款密密麻麻,有些地方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左手写的。他推了推眼镜,打开电脑里的翻译软件,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打。

“叮——”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林晚发来的微信:“到工位了吗?张姐性子直,别往心里去。”后面跟着个加油的小人表情包。他回了个“安好”的表情,把手机倒扣在桌上。

正午十二点,同事们三三两两往楼下餐厅走。陈宇揉了揉发酸的后颈,看了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12:15。他摸出手机想点外卖,却看见林晚发来的消息:“已让助理订了红烧肉套餐,前台取。”

他拎着保温袋回到工位时,隔壁的张姐正抱着保温杯喝咖啡,瞥见他手里的袋子,挑了挑眉:“林总挺会疼人啊。”

陈宇耳尖发烫,低头打开饭盒。红烧肉的香气瞬间溢出来,肥瘦相间的肉块裹着琥珀色的酱汁,配着清炒时蔬和一碗米饭。他刚夹起一块,张姐突然开口:“小陈,你这资料整理得怎么样了?”

“啊?”陈宇手忙脚乱地把饭盒盖上,“还剩最后两页。”

“下午三点前交给我。”张姐的语气不容置喙,“别让我看见第二遍错误。”

下午三点,陈宇终于把所有单据整理完毕。他标出了五处问题:两笔报关金额与合同不符,三份客户反馈表漏了签字。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批注,手指微微发抖——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完成的工作,不能出错。

当他把单据放到张姐桌上时,对方正对着电脑骂骂咧咧:“这客户怎么回事?明明谈好的价格,临时要降五个点,当我们晚晴是慈善机构?”

陈宇的心跳漏了一拍——他听出张姐口中的“客户”,正是明天要见的恒通电子王总。

“张姐,我……”他刚想说话,张姐就把单据扫进抽屉,“行了,明天跟我去见王总,负责记录。”

下班后,陈宇在茶水间撞见林晚。她正站在落地窗前打电话,西装裙勾勒出纤细的腰肢,发梢微卷,像朵盛开的黑玫瑰。“王总那边态度强硬,但合同条款不能松。”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晚晴的仓储优势是核心竞争力,必须让他看到价值。”

陈宇站在门口,听着她条理清晰的分析,忽然想起大学面试时,导师说过的话:“真正的强者,从不在人前示弱。”

“林总。”他走进去,“我整理了恒通电子的资料,发现他们今年在欧洲的订单量涨了20%。”

林晚挂了电话,转头看他,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哦?你倒是用心了。”

“我查了他们的财报,库存周转率比同行低5个百分点。”陈宇掏出笔记本,翻到密密麻麻的笔记,“如果能缩短物流时效……”

“嘘——”林晚突然伸手捂住他的嘴,“今天累了,明天见客户时再说。”她的指尖带着体温,透过衬衫渗进来,“晚上给你做糖醋排骨,补补脑子。”

次日清晨,陈宇提前半小时到公司。他把恒通电子的资料翻了一遍又一遍,连王总大学读的是物流管理这种细节都标了重点。九点整,张姐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走,王总在楼下‘星咖啡’等我们。”

咖啡厅的空调开得很足,陈宇却觉得后颈沁出薄汗。他盯着王总指尖敲在合同上的节奏,那声音像敲在他太阳穴上,一下比一下急。

“王总,我们理解您对价格的考量。”张姐堆着的笑已经有些发僵,“但晚晴的报价真的是底线的底线——您看这材质报告(她翻开资料页),进口ABS抗冲击强度是普通塑料的三倍;这工艺(指尖划过生产线照片),我们和德企合作的注塑机,精度能达到0.01毫米……”

“张经理,这些我都知道。”王总打断她,推了推金丝眼镜,“但同行报价比你们低三个点,我为什么要多花冤枉钱?”他端起咖啡杯,杯沿在碟子上碰出清脆的响,“市场只认性价比,懂吗?”

张姐的喉结动了动,没接话。陈宇垂眼看向自己面前摊开的资料——那是他凌晨三点对着电脑做的对比表,欧洲三地仓储中心的距离、吞吐量、冷链时效,甚至连法兰克福仓库最近的铁路专线时刻表都标得清清楚楚。

林晚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别随便插嘴,回来再问。”可此刻,他攥着手机的手指关节发白——手机相册里存着林晚发来的仓储中心实景图,恒温仓的金属门泛着冷光,货架上的电子元件码放得比尺子量过还齐整。

“王总。”陈宇突然开口,声音比自己预想的稳了些。

王总抬眼,目光像刀子。张姐猛地转头看他,手里的笔“啪”地掉在桌上。

“您刚才说,同行报价低三个点。”陈宇点开手机里的仓储资料,投影直接连到咖啡厅的电视屏幕,“但您知道吗?从江城港到欧洲,海运要35天,空运要7天。可如果货物先存到我们伦敦仓,客户下单后24小时就能发货,5天到德国法兰克福,7天到法国巴黎——”他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红点,“这比从江城直发快10天。”

王总坐直了些,端咖啡的手顿在半空。

“物流时效缩短,客户的资金周转就能加快。”陈宇点开另一张表格,上面是恒通电子近三年的财报数据,“您去年财报里写,库存积压占用了12%的流动资金。如果用我们的仓储,您可以把这部分资金拿出来扩大生产——”他抬头,目光直视王总,“这三个点的差价,够您多赚回15%的利润。”

咖啡厅里安静得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张姐的笔在指间转得飞快,笔帽蹭得塑料桌面沙沙响。王总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你说的是恒温仓?”

“对。”陈宇点开第三张图,是伦敦仓的质检实验室,“我们每批货入库前都要过三道检测——温湿度记录、抗摔测试、电磁兼容检测。上个月有批出口德国的传感器,同行因为包装没做好,到了港口受潮,赔了客户二十万美金。但我们——”他敲了敲屏幕,“这批货在恒温仓放了15天,拆箱时连包装膜都没破。”

王总伸手摸了摸下巴,目光扫过陈宇手机里的实景图,又落在桌上的合作方案上。陈宇注意到他喉结动了动,像是在吞咽什么。

“小张。”王总突然开口,张姐立刻坐直,“把你们的仓储协议样本拿过来。”

张姐愣了一下,手忙脚乱地去翻公文包,陈宇却知道——那是林晚今早特意让助理放在她包里的。

“王总,这协议里写得很清楚。”陈宇翻开自己面前的资料,抽出一页,“如果合作满一年,仓储费可以再降两个点。加上报价的三个点优惠……”他抬头,嘴角扬起极淡的笑,“其实,我们比同行便宜一个点。”

空气突然凝固。

张姐的笔“当啷”掉在地上。王总盯着陈宇手里的协议,忽然笑出了声:“小同志,你早准备好这一套了?”

“昨天看资料时,发现贵司的合作案例里,有三分之二的客户在欧洲。”陈宇耳尖发烫,却仍直视对方,“就想,要是能把仓储优势说清楚……”

王总摆摆手,从西装内袋抽出钢笔:“把协议改改,仓储费降两个点,报价降三个点。”他推过协议,“就按你说的,合作。”

张姐手忙脚乱地捡起笔,指尖都在抖。她快速翻着协议,又对比陈宇的手机资料,抬头时眼睛亮得惊人:“王总,这条款……”

“小张,你带小陈跟我们回公司。”王总站起身,伸手拍了拍陈宇的肩,“年轻人的眼光,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毒。”

陈宇跟着站起身,西装裤线被咖啡厅的暖气烘得有些软,却挺得笔直。他听见张姐在身后小声说:“王总,那单子……”

“签。”王总大步往外走,背影带起一阵风,“就冲这小子,值。”

玻璃门在身后闭合时,陈宇才发现自己后背全湿了。他摸出手机,给林晚发了条消息:“成了。”

几乎是秒回:“我就知道。”后面跟着个咧嘴笑的表情包,是林溪的熊猫头。

陈宇抬头,透过咖啡厅的玻璃窗,看见街对面停着辆红色甲壳虫——林溪正趴在方向盘上冲他比耶,马尾辫被风吹得乱翘。

“那是我女儿。”林晚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嘴角的笑藏不住,“昨天还赌气说不理我,今天倒先来盯梢了。”

陈宇低头抿了口咖啡,甜得有些发腻。可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是躲在衣帽间里的小男孩了。他是能和张姐并肩谈客户的人,是能让王总拍肩说“值”的人。

“走,回家。”林晚拎起他的西装外套,“今晚给你做糖醋排骨。”

陈宇跟着她往外走,路过镜子时瞥见自己——衬衫领口还沾着点口红印,是林晚早上出门前偷亲的。可此刻,他望着镜子里的眼睛,里面映着的,是玻璃窗外车水马龙的CBD,是咖啡厅里王总递来的合作协议,是林溪在甲壳虫里蹦跳的身影。

原来所谓成长,不过是从躲在阴影里,变成站在光里。

而他知道,前方的光,会更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