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茶籽燎原 > 第19章 父母的重托
换源:


       林金果立刻订票返回县城。公司注册和贷款申请需要她亲自处理。

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母亲何桂兰得知女儿回来,高兴地张罗了一大桌拿手菜,都是林金果爱吃的,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愉悦的饭菜香。

“妈,今天这菜也太香了吧!我在上海最想的就是这一口!”林金果吃得津津有味,也不忘夸赞母亲。

“你爸身体恢复得不错,你也回来了,我心里高兴,自然要拿出看家本领。”林妈妈笑逐颜开,不停地给女儿夹菜。

饭桌上,林金果顺势将创业的计划和盘托出。父亲林凯东早已知情,眼中满是支持与骄傲,连连点头。然而,母亲何桂兰的笑容逐渐消失。

“果果,”母亲放下筷子,语气充满了担忧,“女孩子家,何必那么要强?创业那是多辛苦、多冒险的事!你现在在上海的工作打拼这么多年不容易,你呀,最好是安安稳稳找个好人家,过轻松日子比什么都强。”

母亲的忧虑如山般压下。在她传统的观念里,女儿的归宿是相夫教子,安稳过日子。创业的艰辛和不确定性,让她本能地抗拒。她也希望儿子继续深造,求得一份稳定的高薪工作,这才是她心中的“圆满”。

林金果理解母亲的苦心,她放下碗筷,声音温柔而坚定:“妈,您别急。首先,我没有辞掉上海的工作,现在是起步阶段,我可以兼顾。

再说,咱们家那片祖传的山茶林,难道就不要了吗?爸爸现在需要休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劳累了。”

“茶林可以请人打理呀!你一个姑娘家,以后要跑山里、盯油坊,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太苦太累了,那不是你该过的日子。”何桂兰眼里满是心疼。

林金果看向父亲,递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林凯东立刻心领神会,清了清嗓子,对妻子说:“桂兰,你呀,太小看咱们果果了。她聪明,有能力,做事有章法。再说,这不是还有我吗?我还能动,能帮她出主意。现在有叶主任帮忙,县里乡村振兴项目考察过了,特别支持,这是多好的机会!咱们得相信果果,支持她。”

“是啊,妈,”林金果赶紧接着说,语气带着几分撒娇,“我又不是事事亲力亲为,会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创业还能接触更多优秀的人才,说不定啊,缘分就在其中,到时候给您找个乘龙快婿,不是两全其美?”

提到女儿的终身大事,何桂兰的神情果然松动了几分,却故意板起脸:“你还说!上次跟陈行长分手,瞒了我那么久……有什么事,得多跟妈妈商量。”

“我错了,妈!以后一定第一时间向您汇报!”林金果认真地看着母亲,又看了一眼父亲,“我向您们保证,创业和终身大事两不误,齐头并进,该相亲就相亲,要见面就见面,这样总行了吧?”

何桂兰最牵挂的就是女儿的婚事,听她如此保证,心里舒坦了不少,表面却仍故作严肃:“好吧,你先忙你的。不过,我这边要是给你安排的相亲,你可不能找借口推掉。”

“遵命!保证完成任务,争取相个金龟婿回来!”林金果笑嘻嘻地答应。

饭桌上的气氛重新变得轻松温馨。家的理解与妥协,给了林金果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晚饭后,林金果帮妈妈洗好碗筷,来到客厅,她帮父亲泡了杯降压的丹参茶,在他身边的旧沙发上坐下。

“果果,”林凯东端起茶杯,却没有喝,目光看向女儿,“你跟爸说实话,启动资金,是不是有难处?”

林金果微微一笑。在父亲面前,任何强装的轻松都无所遁形。她轻轻叹了口气,什么事都瞒不过您:“嗯。我算过了,我自己能凑出八十万,但想先把公司规整得像样点,还差七十万……我明天开始,联系看看几个关系好的同学朋友看看。”

她说得轻松,但林凯东何尝不知道,在这个年纪,向同龄人开口借钱是何其不易,再说,大家年轻的时候都没多少积蓄。

他沉默了片刻,头低的深深喝水,仿佛在掂量着什么重大的决定。

他抬起头说:“别去开这个口了。”林凯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地响起,“爸这里还有。”

林金果惊讶抬头:“爸,你的钱得留着养身体,还有妈……”

“你听我说完,”林凯东摆摆手,打断她,“我跟你妈辛苦一辈子,攒下些家底,本来也就是为了你和你弟弟。你弟弟读书,以后安家,会再准备,加上你们有出息了以后也用不上我们的钱。现在我这里,还有八十万,是早些年茶林收成好,加上我们省吃俭用存下来的。”

“爸!”林金果鼻子一酸,急忙道,“你们都不想想自己,这钱绝对不能动!那是你和妈的养老钱,是保底的钱!”

“傻孩子,”林凯东看着女儿急切的样子,脸上反而露出一丝宽慰的笑意,“这钱放在银行里,不过是串数字。

你拿出来创业,就是活水,能把咱们家的茶林发扬光大,能让你把想法变成现实。这就是它最大的价值。”他顿了顿,眼神望向窗外,好像看到那片熟悉的茶山,“这茶林,是祖辈传下来的,我守了它大半辈子,现在我这身子干不动了,心里比谁都急。你现在有魄力、有想法,要让它重新‘钰果生辉’,爸支持你,不是光用嘴说的。”

“可是妈那边……”林金果想起母亲刚刚的担忧。

“你妈那边,我去说。”林凯东语气笃定,“她呀,就是怕你吃苦、怕你担风险。但只要我把你的计划书再好好跟她讲明白,让她知道这事儿不是瞎闯,是县里支持的乡村振兴产业,她会想通的。”

“再说了,”父亲忽然压低声音,“你不是答应她去相亲了吗?这在她看来,就是‘稳定’了一半。趁着她这点高兴劲儿,很好做她思想工作的。”

父亲考虑周到,甚至连说服母亲的策略都已想好。林金果望着父亲花白的鬓角,千言万语如鲠在喉,最终只化作一句:“爸……谢谢!”

这句话,有愧疚,有感动,更有沉甸甸的责任。她深知,这八十万,是父母一生的血汗,是他们晚年的倚仗,更是父亲对她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托付。

“这钱,算爸投资你的。我不要你利息,但我要你做出个样子来。不光是为了咱家,也为了咱们这十里八乡指着茶林子吃饭的乡亲。你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你林金果的路,选对了!”

这一刻,林金果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但心底的火焰却被父亲这番话点燃得更加炽烈。她重重点头,“爸,您放心。这钱,我一定用在刀刃上。我一定做出个样来,绝不让您和妈的心血白费。”

第二天,林凯东果然私下找妻子深谈了。何桂兰起初仍是百般不愿,担忧的话说了一箩筐。但林凯东这次没有简单反驳,而是拿出女儿那份厚厚的计划书,一页页地解释给她听。

他最后说道:“桂兰,咱们的女儿,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干得多。我们不信她,谁信她?这时候不拉她一把,什么时候拉?”

何桂兰看着丈夫,又想起女儿保证,沉默了许久,终是长长叹了口气:“罢了罢了,随你们吧,但果果,你得记住,无论成败,身体要紧,终身大事不能耽误!”

就这样,家庭内部最大的资金障碍,在深沉而智慧的父爱主导下,悄然化解。

林金果知道,她的创业不再仅仅是个人的梦想追逐,更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方乡土希望的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