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光复,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南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杨兴辰和他的东山军,这一刻真正站到了历史舞台的最中央,承受着万众瞩目,也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
内部整合,雷霆手腕
南京城内,肃清与重建工作同步进行,展现出惊人的效率。
“暗龙”部队与情报部门根据“秃鹫”的零星口供和缴获的名单,以雷霆之势横扫南京城内残留的敌特网络,捣毁了数个“蜂鸟”计划的潜伏小组和“影武者”的联络点,抓获了一批重要人员,极大消除了内部隐患。虽然未能找到代号“烛龙”的最高头目,但其南方组织系统遭到了沉重打击。
针对原政府人员的甄别有条不紊,贪腐无能、恶迹昭彰者被清算,而有才干、无大恶者则被留用甚至提拔,有效稳定了官僚体系,保证了城市的基本运转。
《东山新报》等宣传机器开足马力,每日刊登新政令、战报以及揭露重庆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战的文章,迅速占据了舆论高地。开仓放粮、减免赋税、惩办劣绅等惠民措施,很快赢得了南京及周边地区民众的初步认可。
外交博弈,纵横捭阖
各国驻华使领馆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而显著的变化。虽然官方层面仍多持“观望”或“敦促和平”的立场,但私下里的接触变得空前频繁。
英美商人开始试探性地寻求贸易机会,尤其是对东山军展示出的某些“特殊工业品”表现出浓厚兴趣。杨兴辰指示外交人员灵活应对,可以出售一些次要的民用技术或资源换取急需的外汇和战略物资,但核心军事技术绝不松口。
苏俄方面的表现则更为复杂,一方面加大了对东山军的“友好”宣传,另一方面则继续在边境地区增兵,其大使更是多次“提醒”杨兴辰要“警惕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渗透”,试图将东山政权纳入其势力范围。
杨兴辰对此心知肚明,对双方都虚与委蛇,充分利用其矛盾为自己争取发展和喘息的时间。他授意代表团在非正式场合提出愿意用部分日籍战俘交换被苏俄占据的北方铁路权益等议题,进行试探性博弈。
军事压境,不战屈兵
面对重庆方面“戡乱到底”的叫嚣和试图策动南方军阀叛乱的阴谋,杨兴辰采取了军事高压与政治分化相结合的策略。
休整完毕的东山军主力继续向南、向西推进。由赵铁柱指挥的装甲集群沿长江南岸向江西、湖南方向威慑挺进;另一路由资深步兵将领率领,向浙江、福建沿海压迫。
大军所到之处,并非一味强攻。针对各地错综复杂的地方势力(桂系、滇系、川军等),东山军采取了“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对于态度恭顺、表示愿意接受改编共同抗日的,给予番号、补充粮饷,甚至允诺其部分自治权;对于死心塌地跟随重庆、负隅顽抗的,则坚决以优势兵力予以歼灭!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效果显著。许多地方军阀本就对重庆中央心存芥蒂,眼见东山军势不可挡,装备精良,且政策似乎更为开明,纷纷改旗易帜。短短数月间,江西、浙江大部、湖南部分区域传檄而定,兵不血刃地纳入东山军控制范围。
重庆政府试图组织的所谓“联防”顷刻间土崩瓦解,其实际控制区急剧萎缩,龟缩至西南一隅。
科技消化,暗流涌动
西山基地(部分科研力量已随军南迁)的实验室里,对“回声”装置残骸和“秃鹫”研究资料的分析取得了初步进展。
虽然无法复制那危险的EMP武器,但对其能量导向和脉冲原理的研究,极大推进了“护盾”项目的进度。
霍枫团队成功试制出了一种笨重但有效的车载式电磁干扰装置,可以为重要指挥部或行军队伍提供有限的区域防护。
同时,对“星火”武器(突击步枪、热成像仪)的逆向工程则更为成功,其设计理念被消化吸收,用于改进自身的“睚眦”火箭筒和“烛龙”夜视仪,并开始着手设计一种性能更可靠、更适合量产的国产自动步枪。
然而,凌锋的情报显示,“影武者”的残余势力并未消失,他们似乎化整为零,利用其跨国背景,更深地隐藏了起来,活动模式也从直接的技术竞争转向了更隐秘的技术窃取和破坏。“深蓝项目”依旧迷雾重重,有迹象表明其与某些境外海军技术机构存在联系。
定鼎南国,布局未来
秋去冬来,随着大片南方国土的光复或归附,杨兴辰实际控制的区域和人口已远超偏安西南的重庆政府。尽管国际社会尚未正式承认,但一个以南京为中心、横跨大半个中国的新政治军事集团已然成型。
这一日,南京原国民大会堂(经过修葺),各方代表、社会贤达、工农商学兵代表济济一堂。虽无帝王登基之仪,却有一股开天辟地的新气象。
杨兴辰站在台上,并未称帝称王,而是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临时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发表了题为《团结奋进,共建新华》的著名演讲。
他回顾抗战之艰辛,揭露旧政权之腐朽,阐述新政权之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彻底驱逐日寇及一切外国非法势力),平均地权,发展实业,革新军事,开启民智”。他宣布成立“中华复兴委员会”作为过渡时期最高权力机构,并承诺待全国底定、宪法制定后,还政于民。
演讲大气磅礴,目标明确,既保持了政治正确性,又充满了革故鼎新的锐气,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引起了巨大反响,极大凝聚了控制区内的人心。
站在权力的顶峰,俯瞰初定的南国,杨兴辰心中并无多少自得,反而充满了更沉重的责任感。内部整合尚未完全完成,西南一隅未平,“影武者”的威胁如芒在背,国际列强虎视眈眈……
但他目光坚定,意志如钢。他知道,历史的车轮已经在他手中加速,下一步,将是彻底扫平西南残敌,并将那隐藏在深海与暗处的最后威胁连根拔起,为这个饱经风霜的民族,真正奠定复兴之基。
南国虽定,天下未安。砥柱中流者,方显英雄本色。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