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鼎,现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钉钉”,很快便融入了“无序之徒”的独特节奏。他的“空间动态优化师”职位绝非虚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展现出了无可替代的价值。
办公室的层高比普通写字楼略高,这给了钉钉足够的施展空间。他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样在迷宫般的工位、懒人沙发和电子设备之间绕行。他的通行方式是直线,或者说,是曲线,但绝对是最高效的那条。
“钉钉!帮我把那个接口扳手递过来!在程无序那边的架子上顶柜!”鲍爆在房间另一头喊。
只见钉钉助跑、蹬踏一个服务器机箱(程无序心惊肉跳地喊了声“轻点!”)、手在隔断板上一借力,身体腾空,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在目标柜子旁,取下扳手,然后一个反向跳跃,中间在贾思维的办公桌角轻轻点了一下(贾思维头也不抬地扶正了晃动的显示器),稳稳落在鲍爆身边,递上工具。整个过程不到十秒,行云流水。
“谢啦兄弟!”鲍爆拍拍他。
“不客气。”钉钉笑了笑,又一个翻身,荡回了自己的区域,一个挂在半空中的吊床Plus版,那是牛自在特地批准他安装的“空中休息站”。
程无序对钉钉产生了极大的技术兴趣。他给钉钉的身上安装了轻薄的动作传感器,试图捕捉和分析他的运动轨迹,希望能优化他的“随机任务分配器”里关于“物理路径规划”的算法。
“钉钉,你再从A点荡到B点,这次尝试加入一个转体270度!”程无序盯着电脑屏幕。
钉钉无奈地照做,身体在空中螺旋飞舞,稳稳抓住目标点。
“完美!数据采集到了!这效率是普通行走的400%!”程无序兴奋地大叫,“如果所有人都能这样移动……”
贾思维冷静地打断:“根据人体工学和质量分布计算,超过99.5%的员工无法完成该动作。强行推广会导致工伤概率飙升至100%。”
程无序:“……好吧,那钉钉就是我们的独家限量版高效移动单位。”
钉钉的存在,甚至改变了办公室的“战争”形态。在一次小规模的、由“最后一块草莓大福归属问题”引发的枕头冲击中,钉钉利用高空优势,进行了精准的“轰炸”和快速的物资输送,打得鲍爆和程无序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帮助牛自在赢得了甜点。从此,钉钉成了各方都想拉拢的“战略资源”。
除了物理上的优化,钉钉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秩序”。他的体操运动员背景让他有着极强的身体控制力和对环境的本能整理欲。他见不得东西摇摇欲坠,看不得线路纠缠不清,虽然他自己移动时很少碰地面线路。
于是,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钉钉在空中荡过,顺手把歪掉的海报扶正;一个落地翻滚,同时把踢乱的懒人沙发归位;甚至会在大家下班(或者只是开始躺着玩手机)后,默默地把散落各处的零食包装袋收进垃圾桶,把乱放的靠枕叠成一个整齐的小塔。
这种行为在公司里引发了小小的哲学讨论。
“钉钉,你这是在创造秩序!”牛自在拿着一个被叠成完美立方体的披萨盒,痛心疾首,“这和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有点冲突啊!”
钉钉一脸无辜:“可是,牛总,混乱中也存在动态平衡。我只是在做优化,让混乱更……高效和可持续?比如,清理出活动空间,下次枕头大战范围能更大。”
贾思维点头:“有道理。从熵增理论看,局部短暂的秩序化,是为了整体更大规模的混乱释放能量。支持。”
牛自在挠挠头:“……好像也没错?行吧,你继续优化!”
钉钉的到来,就像在沸腾的混沌汤里加入了一勺具有奇异稳定作用的香料,让混乱不再是单纯的杂乱,而呈现出一种某种内在的、动态的韵律感。他既是混乱的参与者,又是混乱的梳理者,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践行着“无序之徒”的“混乱即秩序”理念。
而这一切,都被对面大楼举着望远镜的郝正经看在眼里。他的笔记本上又多了新的一条:“观察目标:新增成员一名。行为特征:擅长高空移动。活动疑似包括:高空投掷、非法穿越工位、整理杂物。威胁等级:待评估。建议:需重点关注其是否涉嫌违反消防安全条例及高空作业规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