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者”?“熔炉”?
月球信号最后传来的这两个关键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两颗石子,在李一凡心中漾起层层疑虑的涟漪。它们与之前获得的“播种者”、“遗产”、“收割循环”等词汇似乎属于同一套晦涩的叙事,却更加令人不安。
“‘看守者’……是否指代L2点的那个存在?还是另有所指?”李一凡沉吟道,“‘熔炉’又是什么?一个地方?一种技术?还是……某种武器?”
“数据不足,无法进行有效关联。”诺拉回应,“但‘熔炉’一词在接收到的信号中能量波动最为剧烈,推测为关键节点。”
线索似乎又多了一条,但前路却更加迷雾重重。李一凡将这些信息深深埋入心底,当前的首要任务,依旧是巩固地球的基本盘。
周峰小组的仓皇退却,确实为基地争取到了一段宝贵的和平发展期。李一凡抓住机会,全力推进“龙腾”计划。
三座地下分基地相继完成初步建设,形成了以主基地为核心、遥相呼应的地下网络。超时空矿车如同勤劳的工蜂,频繁闪烁于富矿点与精炼厂之间,海量的资源被转化为资金和能源,支撑着基地的飞速扩张。
更多的磁能反应堆拔地而起,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战车工厂和兵营的生产线日夜不休,一名名磁暴步兵、一辆辆披挂着暗色虫壳装甲的犀牛坦克走下生产线,被部署到各分基地的关键节点,构成了一支初具规模、装备精良的防御力量。
江城,这座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在绝大多数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其地下深处,已然悄然换了一片天地。李一凡的意志,通过这条地下脉络,延伸到了城市的更多角落。
然而,扩张并非没有引起注意。
尽管“海市蜃楼”系统有效地屏蔽了官方的直接探测,但基地庞大的资源消耗和能量波动,依然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痕迹。
江城及周边区域的稀有金属和电力消费数据出现了难以解释的异常波动;地质传感器偶尔会记录下非自然的地底微弱震动;甚至有一些夜间探险者和城市传说爱好者,在网络上零星提及在特定区域看到过“瞬间消失的蓝色光芒”或“地底传来的奇怪嗡鸣”。
这些蛛丝马迹,或许普通民众会一笑置之,但却足以引起某些特殊部门的警觉。
周峰虽然暂时退却,但他提交的报告中,详细描述了那种能瞬间瘫痪精密电子设备的未知武器,以及对方展现出的、远超当前科技水平的能量操控能力。这份报告在高层引起了轩然大波,恐惧与贪婪并存。
一方面,对这股未知力量的忌惮更深;另一方面,获取这种技术的渴望也变得更加强烈。
明面上的大规模侦查停止了,但水面下的暗流却更加汹涌。
“指挥官,检测到多个未经授权的、低功率高隐蔽性的信号源正在尝试渗透基地外围网络。信号源经过多次跳转和加密,最终溯源指向多个不同的商业实体和科研机构,但其技术特征与之前周峰小组的设备有高度相似性。”诺拉发出预警。
“换马甲了?”李一凡冷哼一声,“从明面调查转入地下渗透了吗?试图通过技术合作、商业采购甚至学术交流的名义来窥探我们?”
“可能性极高。同时,监测到三批身份可疑的‘地质考察队’和‘城市历史研究者’在分基地大致区域上方活动,装备有经过伪装的浅层探测设备。”
官方的策略改变了,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直接反击。
“加强网络防火墙,投放诱导性虚假信息。对于地面上的‘考察队’,启动‘扰巢’方案。”李一凡下令。
所谓的“扰巢”方案,即是利用基地的工程能力,在那些“考察队”活动区域的下方,制造一些无伤大雅却足够烦人的小麻烦——比如微小的、恰好能干扰他们设备频率的地磁扰动;或者引导超时空矿车传送时产生的空间涟漪轻微影响那片区域,造成仪器读数短暂混乱甚至失灵;再或者,“恰好”让一小股经过伪装的、受紫电能量影响而变得暴躁的地下啮齿动物从他们的营地路过……
这些小动作不会造成直接伤害,却足以让那些心怀不轨的考察工作难以进行,徒增烦恼,暗示着“此路不通”。
就在李一凡与官方进行着这场无声的“猫鼠游戏”时,诺拉再次带来了关于“熔炉”的进展。
“指挥官,在持续监控全球异常能量波动时,发现一个微弱但稳定的信号源。该信号频谱极其特殊,与月球信号中关于‘熔炉’的能量残留有0.7%的相似度,且不断重复着一个复杂的加密模式。”
“位置?”李一凡立刻追问。
“信号源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附近区域。”诺拉调出了全球地图,将焦点锁定在那片著名的深海深渊。
马里亚纳海沟?地球的最深处?那里会藏着什么?“熔炉”会在海底?
“信号强度如何?能进一步解析吗?”
“信号极其微弱,且被深厚的水体和复杂的地质结构严重衰减。无法解析其加密内容,但可以确认其存在,并持续向外广播。”
一个藏在万米深海之下的、持续广播的、可能与“熔炉”相关的神秘信号……
李一凡感到一阵心悸。地球本身,似乎也隐藏着远超人类想象的秘密。这些秘密是否与收割者有关?与播种者遗产有关?
他暂时无法派遣力量去探索那恐怖的深海,但这个发现至关重要。他让诺拉将马里亚纳海沟信号设为最高监控优先级,任何变化都要立刻报告。
与此同时,江城的局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连续不断的小麻烦让官方的渗透行动举步维艰,损失不小却收获寥寥。高层内部对如何处理“江城异常”产生了分歧。
一部分人主张更强硬,甚至提议动用非常规手段;另一部分人则更加谨慎,认为在完全了解对方实力和意图前,应以接触和试探为主,避免彻底激怒对方,尤其是在全球危机临近的背景下。
这种分歧,为李一凡提供了一个机会。
这一日,一封特殊的加密信函,通过一个极其古老的、几乎被遗忘的军方备用通讯频道,被发送到了基地一个伪装成废旧服务器的对外接口。
信函没有署名,但措辞严谨而克制。
内容是:代表“某些关注事态发展的朋友”,请求与“江城区域的负责人”进行一次“非正式的、坦诚的”对话,旨在“避免误解,探讨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可能”。
李一凡看着这封信,手指轻轻敲击着控制台。
官方的橄榄枝,终于伸过来了吗?
是陷阱,还是转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