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七零空间冷面大佬的心尖宠 > 第22章: 峰回路转,合作提案惊心
换源:


       门缝里钻进一缕冷风,油灯火苗猛地一歪,晃了两下才稳住。颜秀雨的手指还搭在手腕内侧,指尖冰凉,指甲边缘渗出的血已经凝成暗红一点。她没抬眼,可余光扫到了沈胤川的动作——他往后退了半步,军大衣下摆轻轻摆动,像是有意拉开距离。

那一步很轻,却像踩在她心上。

她原本绷到极致的神经,在那一退中松了一丝。不是放松,而是警觉。她忽然明白:他不想要一个崩溃的供词,他要的是一个能谈条件的人。

她慢慢吸了口气,喉咙干得发紧,咽下去时像吞了砂纸。可这口气一提上来,脑子就活了。那些乱窜的记忆、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情绪,被硬生生压到角落。她不能倒,也不能哭,更不能说。

她说不出口。

可现在,或许还有别的路。

沈胤川没再逼问“你是谁”,也没提“空间”或“印记”。他只是站着,目光落在桌上那只空搪瓷缸上,仿佛在等她自己开口。

屋外雪还在下,簌簌地拍着窗纸。屋里的火光昏黄,映在他脸上,轮廓比刚才柔和了些,可眼神依旧沉得看不见底。

终于,他动了。

一只手缓缓探进军大衣内袋,动作不急不躁。再拿出来时,掌心里多了一叠票证。他没说话,只将那叠纸轻轻放在桌上,手指一松,任其滑落。

全国粮票、布票、工业券……整整齐齐,边角都没折。灯光照上去,纸面泛着一种近乎奢侈的光泽。

颜秀雨盯着那叠票证,瞳孔微微一缩。

她认得这些东西。一张全国粮票能在黑市换三斤粗粮,一块肥皂;一张布票够做一身新棉袄;而那张工业券,写着“永久牌自行车一辆”,足够让一户人家半年走路都挺直腰杆。

这不是小数目。这是能让人翻身的东西。

“我可以帮你。”沈胤川终于开口,声音低,却不容错听,“流言我会压下去,没人敢再上门查你。你想吃肉,就有肉票;想穿新衣,就有布料。你妈留下的破房子,也能翻修。”

他顿了顿,目光直直看过来:“但你要的东西,得由我来安排用法。”

颜秀雨没动。

她没伸手去拿票证,也没抬头看他。她只是盯着那叠纸,像在数有多少张,又像在确认它们是不是真的。

她知道他在等什么。

她在赌,赌他是不是真想合作,而不是设个套让她往里跳。如果他是要抓她,根本不用给票证,直接叫保卫科就行。可他给了——这意味着他需要她,至少,他认为她有价值。

可价值背后,是控制。

“你说‘用’。”她终于开口,声音哑,却不抖,“怎么个用法?”

这句话出口,连她自己都愣了一下。

不是求饶,不是否认,也不是质问“凭什么信你”。她问的是具体操作。这是她第一次,从被动防守转为主动探路。

沈胤川看着她,眼神没变,可嘴角极轻微地动了一下,像是松了半口气。

“我不碰你的来源。”他说,“你藏的东西,怎么来的,我不问。但什么时候用、用多少、给谁,我说了算。”

颜秀雨眉心跳了跳。

“比如?”她问。

“比如,厂里有人病重,缺营养,你可以‘省下’点吃的送去。”他语气平淡,像在安排工作,“比如,家属区冬天取暖紧张,你能‘匀出’些柴火或煤块。再比如……”他停顿一秒,“有人该评先进,家里却揭不开锅,传出去影响不好,你就‘悄悄’帮一把。”

颜秀雨听懂了。

这不是慈善,是政治。

他要用她的物资,去做人情、稳局面、树威信。表面上是扶贫济困,实则是借她的“私藏”来巩固他的权力网络。她出资源,他出掩护,风险她担一半,好处他拿七分。

可偏偏,这提议没法拒绝。

没有这些票证,她再能藏,也撑不了太久。白糖、罐头、卫生巾……每一样都是火药桶,随时可能炸。而他能给她合法身份下的“正常生活”——吃饱、穿暖、不被举报、不被抄家。

这才是最狠的筹码。

她低头看着那叠票证,手指无意识地蜷了蜷。掌心的血痕还在,疼得不太明显了,可那种黏腻感一直贴着皮肤。

她忽然想到一件事。

“你早就盯上我了。”她说,“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不直接上报?”

沈胤川没回避。“因为你没害人。”他说,“你偷吃?我没见你抢别人口粮。你显摆?你改衣服用的是自家线。你藏着掖着,只是为了活下去。这种人,不该被当妖孽斗。”

他语气很平,可这话落下来,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里。

颜秀雨心头一震。

她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在这个人人都怕沾事、避祸唯恐不及的年代,竟有人能看清她的底线——她没伤天害理,没坑蒙拐骗,只是想活着体面一点。

可也正因如此,她更不敢轻信。

“你要我做什么,我都得听?”她问。

“不。”他摇头,“你可以拒绝。但一旦拒绝,我就不能再保你。下次有人带人来搜,我不会拦。”

颜秀雨闭了闭眼。

这就是选择:要么合作,要么孤身对抗整个体制。

她睁开眼,目光重新落在票证上。那张自行车券还在最上面,编号清晰,印章鲜红。

她忽然笑了下,很轻,没什么温度。“你就不怕我哪天跑路?带着东西消失?”

“你会吗?”他反问。

她一怔。

“你要真想逃,早走了。”他淡淡道,“你守着这个家,守着父母的屋子,守着一口破灶台,说明你在乎。在乎的人,不会轻易撒手。”

颜秀雨没说话。

她说不出反驳的话。

她是想走,可她走不了。这里有她父母的痕迹,有她穿越后的第一个夜晚,有她咬牙活下来的每一天。她可以不要命,但不能不要根。

沈胤川看着她,声音放低了些:“我不是要毁你。我是要让你活得踏实。”

屋里静了几秒。

油灯又矮了一截,火光摇晃,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一高一矮,靠得很近,却又泾渭分明。

颜秀雨慢慢抬起手,不是去拿票证,而是摸了摸袖口。那里缝着一根银灰色涤棉线,结实、闪亮,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她盯着那根线看了两秒,然后抬头,直视沈胤川的眼睛。

“你说归你调配。”她嗓音沙哑,“那我要是有一天,想给自己留点东西呢?比如,一包糖,一条裙子,一顿没人管的饭——我也得报批?”

沈胤川看着她,没立刻回答。

窗外,雪还在下。风刮过屋檐,发出细微的呜咽声。

过了几息,他开口:“你要的,只要不过线,我不拦。”

“什么叫过线?”

“不惹祸,不张扬,不让人追根问底。”他说,“你想过好日子,我帮你。但别让我难做。”

颜秀雨沉默。

她知道这是底线。

她也明白,这场合作,本质是一场共谋——她提供资源,他提供庇护,两人一起在规则边缘走钢丝。

可至少,她不用再一个人扛。

她慢慢松开攥紧的拳头,掌心的血痕在灯光下泛着暗光。她没去擦,只是将手轻轻放在桌沿,离那叠票证只有寸许。

她没拿。

但她也没推回去。

沈胤川看着她,眼神终于有了一丝松动。他没催,也没收回票证,只是静静站着,等她下一步动作。

油灯发出一声轻响,火苗颤了颤,照亮她低垂的眼睫。

她的嘴唇动了动,问出最后一句:

“要是哪天你不在这儿了,这些票证,还算数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