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辽省1931之全境穿越 > 第14章:不一样的军队
换源:


       当李大海和他麾下那一千多名士兵,怀着一种朝圣般混杂着敬畏与不安的心情,踏入解放军的临时营地时。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这里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金碧辉煌,也没有杀气腾腾的森严。

恰恰相反,一切都井然有序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

营区地面干净整洁,看不到一点垃圾。

一排排整齐的军绿色帐篷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空气中没有旧军营常有的汗臭和霉味。

反而飘荡着一股他们只在过年时才能闻到的肉香。

以及一种干净得有些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第一顿饭,就彻底击溃了这些东北军老兵的心理防线。

当他们排着队,从巨大的保温桶里盛出热气腾腾的白米饭。

上面再浇上一大勺土豆炖牛肉罐头时。

许多人当场就愣住了。

他娘的……这是给咱们吃的?一个老兵端着饭盒,手都在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饭……比过年吃的都好!

吃!都给老子吃饱了!以后天天这么吃!

负责分发伙食的解放军士官嗓门洪亮,脸上带着笑。

吃饱了,才有力气打鬼子!

老兵们不再犹豫,狼吞虎咽地扒拉着饭盒里的饭菜。

有几个年轻的士兵,吃着吃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混着米饭一起吞进了肚子里。

在旧军队里,他们吃的是发霉的苞米面和看不见油花的菜汤。

军饷被层层克扣,挨饿是家常便饭。

这碗饭,不仅仅是饭,是尊重,是他们从未感受过的尊严。

李大海没有和士兵们一起排队。

他被王铁山拉到了军官食堂。

他本以为会是酒席大宴。

没想到里面的桌子上,摆着的也是一模一样的饭盒。

唯一的区别是多了一份炒青菜。

他亲眼看到,一位肩上扛着星的年轻军官,和普通士兵一样排队打饭。

吃完后自己把饭盒洗得干干净净。

老王,你们这……官和兵吃一样的?李大海低声问道,满脸的不可思议。

不完全一样,王铁山摇摇头,指了指桌上的青菜,压低声音道。

他们说军官活动量小,得注意营养均衡,所以多一个菜。

但主食和肉,分量绝对一样。这叫官兵平等。

官兵平等……李大海咀嚼着这四个字,心里翻江倒海。

他带了一辈子兵,信奉的是军棍底下出好汉。

什么时候听过这种道理?

吃饭的时候,一个叫刘三炮的老兵油子,仗着自己资格老。

端着饭盒凑到炊事员跟前,从兜里摸出一块银元,嘿嘿笑道。

兄弟,通融一下,给俺多来一勺肉呗?

炊事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他看了一眼刘三炮,把勺子往桶里一放,严肃地说道。

老乡,在我们这儿,不兴这个。长官说了,人人平等,定量供应。

你想多吃,等打跑了小鬼子,肉管够!

刘三炮碰了一鼻子灰,讪讪地退了回来。

旁边一个相熟的兵痞低声骂道:你个老六,想吃独食?

另一个兵则感叹:人家这规矩,真是邪了门。不过……俺喜欢!

饭后,是思想整编的第一课。

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政委张承志组织了一场诉苦大会。

起初,东北军的士兵们都扭扭捏捏,不敢说话。

张承志便让一名解放军战士先说。

那战士站起来,涨红了脸,讲起自己家乡被地主恶霸欺压,姐姐被逼死的往事。

说到动情处,一个七尺男儿泣不成声。

这种真情实感触动了所有人。

一个叫赵铁锤的新兵(陈默派来的地下党员)第一个站了起来。

他讲了九一八当晚,眼睁睁看着日军炮击北大营,而上峰却下令不准抵抗的屈辱。

弟兄们拿着枪,却只能看着自己的袍泽被杀,看着家园被占!

这是为什么?就因为上面那些当官的,根本没把咱们的命当命!

这一句话,如同点燃了火药桶。

压抑已久的怨气、怒火和悲愤彻底爆发了。

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

控诉着军阀的克扣、长官的打骂、日军的暴行和不抵抗的憋屈。

整个会场哭声、骂声响成一片。

李大海站在会场边缘,听着手下士兵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

他的心也被狠狠揪住。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以前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些跟着他卖命的士兵。

最后,张承志走上台,声音沉稳而有力。

弟兄们,过去的苦,我们记住了!

是谁让我们受苦?是日本侵略者,是那些只顾自己逃跑不管百姓死活的卖国贼!

现在,我们解放军来了,陆总指挥说了,咱们不搞虚的,主打的就是一个有仇报仇!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保家卫国的战士!

你们的枪,不再是为了给某个军阀看家护院,而是为了保护你们身后的爹娘妻儿,为了夺回我们被占的黑土地!

在这里,没有人会克扣你们的军饷,没有人会无故打骂你们。

你们流的每一滴血,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我们自己!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赵铁锤振臂高呼。

打回老家去!所有士兵的情绪都被点燃,山呼海啸般的口号响彻云霄。

当天晚上,王铁山利用联合指挥部的广播设备,向全城发表了一次讲话。

他没有讲太多大道理,只是用最朴实的话,描述了新部队里的一天。

……弟兄们,我是王铁山。

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我们吃的饭,是白米饭炖牛肉!

住的帐篷,干净得能睡安稳觉!

受伤了,有从未来过来的神医给你治,用的都是最好的药!

最要紧的,这里把咱们当人看!官兵吃一样的饭,没人敢克扣军饷!

上峰那道不抵抗的命令,就是个屁!

咱们东北爷们,什么时候这么窝囊过?

现在,陆总指挥带着天兵天将来了,就是要领着咱们,把小鬼子从咱们的土地上赶出去!

愿意当孬种的,你们继续躲着。

想当爷们的,想给被鬼子杀害的同胞报仇的,就来找我们!

我们第一混成旅,就要成立了!

这番推心置腹的广播,通过电波传遍了沈阳城内外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天清晨,设在城门口的募兵点前,出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

一条由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但眼神坚毅的溃兵组成的长龙。

从街头一直排到了街尾。

负责登记的军官看着眼前望不到头的队伍,激动地拿起对讲机。

报告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募兵点……快要被挤爆了!

初步估计,今天一天,来投奔的弟兄,就不下三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