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暴君型长子,曹操破防了! > 45,我军,将陷入四面受敌之绝境
换源:


       “这,便是我等的机会!”郭嘉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杀机,“徐州吕布,三姓家奴,性如豺狼,反复无常!此人,乃我等心腹大患!我军当趁袁绍北顾之际,以雷霆之势,先取徐州,诛杀吕布!”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伸手指着位于兖州之东的徐州,沉声道:“否则,待将来我军与袁绍,于官渡决战之时,吕布若从背后发难,则我军必将陷入腹背受敌之绝境!此患,不得不除!”

“奉孝所言,与彧,不谋而合。”

一直正襟危坐的荀彧,此刻也缓缓点头,表示赞同。他用他那温润而沉稳的声音,补充道:“吕布,勇而无谋,见利忘义。虽不足为虑,却如芒刺在背,时时让人不得安寝。若不先剪除此獠,以安后方,我等,便难以倾尽全力,图谋河北!”

两位顶级谋士,在这一刻,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那头盘踞在东方的“陷阵猛虎”之上!

堂内的曹仁、夏侯惇等一众将领,亦是纷纷点头,眼中战意昂扬。对于吕布这个曾数次让他们吃尽苦头的宿敌,他们早就想除之而后快了!

曹昂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开口。

他熟知历史的走向,自然知道,郭嘉与荀彧的这番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先灭吕布,再战袁绍,这正是历史上曹操能够赢得官渡之战的关键所在。

但他,没有抢这个风头。

今日,他已经足够耀眼了。无论是神乎其技的箭术,还是那步步为营的攻心之计,都足以让他在这个核心圈子里,彻底站稳脚跟。过度的锋芒毕露,并非好事。他需要做的,是在这些顶级谋士达成共识之后,再在最关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补充。

“好!”曹操听完二人的分析,猛地一拍大腿,“就依二位先生之计!先取徐州,再图河北!”

然而,他毕竟是一代枭雄,心思之缜密,远非常人可比。在定下大战略之后,他又缓缓皱起了眉头,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深深的忧虑。

他指着地图,沉声道:“只是,我军若倾巢而出,东征吕布。则我等后方,亦是空虚无比。届时,北有袁绍之外甥,并州牧高干;西有关中诸将,马腾、韩遂;南有荆州刘表,宛城张绣;西南,更有蜀中刘璋,汉中张鲁……”

“若是这些人,被袁绍说动,趁我军主力在东,而并起发难。尤其是那高干,若他联合了羌人、胡人,自并州南下,侵扰关中,则我军,将陷入四面受敌之绝境啊!”

曹操的这番担忧,让堂内刚刚升腾起来的乐观气氛,又瞬间冷却了下来。

众人看着地图上,那一个个代表着敌对势力的名字,皆是眉头紧锁。

这,便是曹操集团前期,最大的困境——四战之地,强敌环伺!

就在众人忧心忡忡之际,荀彧却再次开口了。他脸上带着成竹在胸的微笑,从容不迫地,为曹操解开了这个困局。

“主公多虑了。”

“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人,名为联盟,实则各怀鬼胎,常年为争夺地盘而相互攻伐,早已是貌合神离,自保尚且不暇,岂有余力东出?”荀彧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只需遣一能臣,前往长安,从中调和,便足以压制其数年,使其不敢妄动!我举荐一人,侍中钟繇,可当此任!”

“至于蜀中刘璋,汉中张鲁,皆是守户之犬,胸无大志,不足为虑。”

“宛城张绣,新败于大公子之手,锐气已丧。我军只需命荀攸、夏侯渊、李通三位将军,合兵一处,于南阳严加镇守,便足以拒之!”

“而那荆州刘表,此人名为汉室宗亲,实则性情暗弱,只求自保,坐观成败。只要我军不主动招惹,他绝不会轻易出手。”

荀彧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将曹操所担忧的数路强敌,一一化解,尽显其王佐之才的顶级战略眼光!

曹操听完,心中的忧虑,尽数散去!他抚掌大笑道:“文若在,真乃吾之子房也!好!我明日,便上表天子,任命钟元常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坐镇长安!”

一个关乎整个曹氏集团未来数年走向的重大战略决策,便在这三言两语之间,定了下来。

……

曹昂始终没有说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