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阴城,中军大帐。
此刻,帐内将星云集。
曹操高坐主位,下手处,郭嘉、夏侯惇、于禁、曹仁、李典、乐进等一众核心文武,皆已齐聚于此。
当曹昂带着一身的煞气与战功,踏入帐内之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昂儿!”曹操的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骄傲与喜悦,他站起身,亲自走下帅位,拉着曹昂的手,将他引至帐中,对着众将,朗声笑道:
“诸位,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我曹孟德的麒麟儿,曹昂,曹子脩!”
“昨夜之事,想必你们也已有所耳闻。若非我儿机智,以空营计、反间计,于谈笑之间,便识破了张绣与贾诩的奸谋,并将其诈退。恐怕此刻,我早已是那张绣的阶下之囚,而我军,也早已在宛城之下,全军覆没了!”
曹操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他巧妙地将自己贪图美色、疏于防范的过失,完全隐去,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张绣的背信弃义之上,同时,将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了曹昂一人。
夏侯惇、于禁等一干身经百战的宿将,听完之后,看向曹昂的眼神,瞬间就变了。
他们原本只当这位大公子是个养在深闺的文弱后辈,却没想到,他竟有如此胆魄与智谋,能于危难之际,挽救全军!
这等功绩,足以让他们这些沙场老将,都为之侧目,心生敬佩!
“不仅如此!”一旁的典韦,瓮声瓮气地补充道,“昨夜,大公子还料定张绣会追击,亲自带俺设伏。一战便斩敌千余,俘虏近千!那张绣麾下的猛将胡车儿,能开八石强弓,百步之外暗箭伤人,竟也未能伤到大公子分毫!大公子真乃神人也!”
典韦此言一出,帐内更是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设伏大胜,还能于万军之中,硬抗神箭手一击而安然无恙?
这……这简直就是传奇!
“呵呵,子脩此计,当真是神来之笔。”
一直闭目养神的郭嘉,此刻也睁开了他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眸子,他看着曹昂,眼中带着一丝探究,一丝欣赏,微笑着说道:“嘉以往,只知子脩公子仁孝,却不知公子胸中,竟藏有如此韬略。此乃主公之幸,亦是我等众人之幸也!”
“奉孝先生谬赞了!”众将纷纷附和,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曹操听着众人对儿子的夸赞,脸上的笑意,就没停过,比他自己打了胜仗还要高兴。
而身处赞誉中心的曹昂,却始终表现得谦虚而平静,对着众人一一拱手还礼,没有丝毫的居功自傲。
这副宠辱不惊的沉稳心性,更是让郭嘉等人暗暗点头。
‘于禁将军……’曹昂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于禁那张严肃的脸庞,心中却在暗自盘算。
‘历史上,宛城之败,曹军大乱,正是你于禁将军,约束部下,且战且退,稳住了阵脚,才立下大功。如今,宛城之乱被我化解,你的功劳,自然也就没了。若是让你知道,是你眼中的这位“大英雄”,抢了你的功劳,不知……你会贡献多少负能量呢?’
就在曹昂这个念头闪过的瞬间,正襟危坐的于禁,不知为何,突然感到背后莫名一凉,仿佛被什么人给盯上了一般。
……
曹军在舞阴休整了数日。
关于张绣的探报,也陆续传来。
他已率残部,退守到了穰城,并正式接受了荆州牧刘表的接应与庇护。
曹操虽然恨不得立刻发兵,将张绣碎尸万段,但也知道,眼下已不是最好的时机。
许都空虚,北方的袁绍,东南的吕布、袁术,无一不是虎视眈眈。
恰在此时,留守许都的荀彧,也派人送来了加急信件,信中提及,淮南的袁术,近期动作频频,有僭越称帝之象,请曹操早做决断。
内忧外患之下,曹操纵有万般不甘,也只能暂时放弃了讨伐张绣的念头。
“传我将令!”
中军帐内,曹操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全军整备,三日之后,班师回朝!”
汉建安二年,二月中。
春寒料峭,但官道之上,早已是人头攒动,旌旗蔽日。
曹操大军,班师回朝。
许都城外十里长亭,以朝廷尚书令荀彧为首,百官出城,分列两旁,恭迎得胜之师。
文官一列,以荀彧、钟繇等汉室公卿为主,他们身着朝服,神情肃穆,代表着大汉朝廷的颜面。武官一列,则以留守的曹仁、程昱等人为首,他们身披甲胄,神情振奋,代表着曹氏势力的核心。
两拨人,泾渭分明,却又在此刻,共同迎接着那一位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当世枭雄。
“丞相回来了!”
随着一声高呼,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黑色的铁流。当先一人,身披黑金重甲,骑着一匹神骏非凡的乌骓马,正是曹操。他身后,曹昂、典韦等将领簇拥,大军军容严整,虽有风尘之色,却无半点颓丧之气,反而带着一股伏击大胜后的昂扬杀气。
待大军行至近前,荀彧率领百官,齐齐下拜。
“恭迎丞相,贺丞相南征大捷,凯旋而归!”
山呼海啸般的恭贺声,响彻云霄。
曹操端坐于马上,面容威严,坦然受了众人一拜。他缓缓抬手,示意众人平身,随即,用一种洪亮而沉稳的声音,开始了他的“战后总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