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林暮晚站在文艺编辑部会议室的白板前,手中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划出清晰的轨迹。周围坐着五名团队成员,每个人的面前都摊开着笔记本和资料,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专注的气息。
“都市女性情感系列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林暮晚转身面向团队,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代女性,特别是30 女性在情感与自我实现之间的挣扎与成长。”
她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婚恋压力、事业瓶颈、自我认同、社会期待。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往往面临多重压力。”她继续说道,“一方面是社会和家庭对婚姻的期待,另一方面是个人对事业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如何平衡?如何选择?这些都是我们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团队成员纷纷点头,小张补充道:“市场上有不少类似主题的作品,但大多偏向浪漫化处理。我们可以尝试更写实的角度,展现真实的生活困境和选择。”
“没错。”林暮晚赞同道,“不回避现实的残酷,但也要展现女性的力量和韧性。我建议每本书聚焦一个特定的情感困境,但最终都指向成长和自我实现。”
会议进行得十分顺利,大家脑力激荡,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然而在讨论间隙,林暮晚的思绪偶尔飘远,回到昨晚那个尴尬的生日场景。
陈浩惊讶的表情,他未婚妻审视的目光,还有那个偶然出现的陌生男子...这些画面不受控制地在脑海中重现。
“暮晚,你觉得呢?”小李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她迅速整理思绪:“抱歉,刚才走神了。能重复一下问题吗?”
会议结束后,林暮晚回到自己的办公桌,轻轻叹了口气。她打开抽屉,取出一本皮质封面的笔记本——这是她的习惯,每当思绪纷乱时,就会通过写作来整理心情。
笔记本的某一页夹着一张旧照片,是她和陈浩在大学时期的合影。两人站在图书馆前,笑容灿烂,眼中满是憧憬。那时的她以为爱情就是一切,以为那个人会陪伴自己走过漫长岁月。
手机震动起来,是苏晴的来电。
“会议结束了吗?没打扰到你吧?”苏晴的声音透着关切。
“刚结束。怎么了?”
“就是问问你怎么样?昨天那出戏没给你造成心理阴影吧?”苏晴半开玩笑地说。
林暮晚轻笑:“能有什么阴影?都过去两年了。”
“那就好。不过说真的,看到那对璧人,就没点感触?”
林暮晚沉默片刻,诚实回答:“有点感慨吧。不是后悔,只是...偶尔会想,如果当初做了不同选择,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亲爱的,你现在的样子就很好。”苏晴语气坚定,“出版社最年轻的副主任,有自己的公寓,独立自信。比那个靠着家里关系上位的陈浩强多了。”
“我知道。”林暮晚微笑,“只是偶尔会胡思乱想。”
“那就别一个人胡思乱想了!下班后老地方见?一杯咖啡的时间总有的吧?”
林暮晚看了眼日程表:“好,六点半见。”
下班后,林暮晚沿着熟悉的街道走向“转角咖啡馆”。这是她多年来习惯光顾的地方,离出版社不远不近,正好是一段可以放松思绪的步行距离。
咖啡馆坐落在一个安静的街角,外观是复古的红砖墙,爬满了翠绿的爬山虎。推开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咖啡的醇香扑面而来。
“晚姐,今天还是老样子?”年轻的店员小陈笑着打招呼。
“嗯,谢谢。”林暮晚点头微笑,走向她常坐的靠窗位置。
这里几乎成了她的第二办公室。柔软的沙发椅,恰到好处的灯光,以及永远不会太吵杂的环境,让她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和写作。许多策划方案和随笔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小陈很快端来一杯手冲耶加雪菲,配着一小块芝士蛋糕。“今天新品试做,尝尝看。”
林暮晚感激地笑笑。作为常客,她常常享受到小店的特权待遇。
打开笔记本,她开始整理今天会议的要点,同时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思考。笔尖在纸上滑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都市女性情感系列应该超越传统的浪漫叙事,关注女性在情感关系中的自我定位和成长...”她写着,不时停下来思考。
咖啡馆的门再次被推开,风铃轻响。林暮晚下意识地抬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竟然是昨天餐厅里那个被称为“江总监”的男子。
他今天穿着深蓝色的衬衫和灰色长裤,比昨晚的正式装扮多了几分随意,但依然保持着那种难以忽视的气场。他径直走向柜台,似乎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
林暮晚下意识地低下头,假装专注于自己的笔记本,心跳却不自觉地加速。这是什么巧合?24小时内两次偶遇同一个陌生人?
她用余光观察着他。他点单时语气简洁明了,付款后端着咖啡选择了离她不远但不直接对视的位置坐下。从他拿出笔记本电脑的熟练动作来看,这里似乎也是他常来的地方。
林暮晚摇摇头,试图将注意力拉回工作。她继续写着策划方案,但思绪却不再那么集中。
“三十岁女性的情感困境往往源于内外期待的冲突...”笔尖停顿下来。她不禁想到自己面临的处境:母亲的催婚,社会的眼光,以及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她想要的是什么?是一段符合社会期待的关系,还是一种真正的心灵契合?
笔记本上,不知不觉间写下了两个字:“心动”。那是她生日许下的愿望,也是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
不是条件相当的配对,不是符合期待的婚姻,而是那种让人心跳加速、眼神交汇时仿佛时间停止的瞬间。
林暮晚轻轻叹了口气,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涩中带着果香的酸甜,正如三十岁的人生滋味。
她注意到那个男子正在专注地工作,眉头微蹙,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偶尔停下来思考,神情专注而认真。
不知为何,林暮晚忽然想起了昨天苏晴那句玩笑话:“这不就是你等的人吗?”
她摇摇头,为自己的胡思乱想感到好笑。生活不是浪漫小说,哪来那么多巧合和命中注定。
咖啡馆的门再次被推开,苏晴风风火火地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林暮晚,随即注意到不远处的男子,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哇,这不是昨天的...”她压低声音,坐到林暮晚对面,“什么情况?你们约好的?”
“别瞎说,巧合而已。”林暮晚嗔怪地瞪了她一眼,“我也是刚到不久。”
苏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瞥了眼那个方向:“看起来挺专注的嘛。要不要我去搭个讪,帮你要个联系方式?”
“绝对不要!”林暮晚急忙阻止,“这样太尴尬了。就当没看见,好吗?”
苏晴耸耸肩:“好吧好吧。不过说真的,这种巧合也太小说了吧?生日当晚遇见,第二天又在常来的咖啡馆碰到...”
“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无意义的巧合。”林暮晚平静地说,合上笔记本,“说说你吧,今天怎么样?”
两人聊着日常,林暮晚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苏晴讲述着时尚圈的趣事,逗得她不时发笑。在那个瞬间,昨晚的尴尬和今天的思绪纷乱似乎都暂时远离了。
当她们准备离开时,林暮晚注意到那个男子仍然在专注工作,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走出咖啡馆,夕阳的余晖洒在街道上,给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金色。苏晴挽着林暮晚的手臂,突然认真地说:“你知道吗?三十岁最好的地方就是,我们终于懂得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也有勇气去追求。”
林暮晚点点头,微风吹起她的长发。她想起笔记本上写下的那两个字——“心动”。
或许苏晴是对的。三十岁不是压力的开始,而是新可能的开启。
她回头看了眼咖啡馆的窗户,那个专注的身影依然坐在那里,成为这个傍晚的一个静默注脚。
风铃轻轻响起,仿佛在诉说着城市里无数不期而遇的故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