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阵法崩溃后的第七天,浓稠的静默像浸了水的棉花,沉甸甸地压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曾经车流如织的城市成了巨大的暗影迷宫,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蒙着厚厚的尘埃,再也映不出灯火璀璨的夜景;高速公路上,抛锚的汽车歪歪扭扭地停着,轮胎早已干瘪,只有风穿过车窗的缝隙,发出呜呜的呜咽,像在为失落的文明哀悼。
无线电波彻底沉寂,无论是调频广播还是应急通讯,都只剩下一片滋滋的电流声。人类文明一夜之间倒退回蒸汽时代,幸存者们用木柴生火,用手推车运输物资,偶尔传来的蒸汽机汽笛声,竟成了这死寂世界里最响亮的声音。
但比技术失落更可怕的,是记忆的残缺。全人类都患上了一种奇怪的“星空失忆症”——有人忘记了自己曾是航天工程师,对着图纸上的火箭模型满脸茫然;有人忘记了月球探测车传回的画面,只觉得夜空中的月亮格外陌生;甚至连孩子画的简笔画里,都再也没有了飞船和外星人的影子。无人记得近地轨道之外的浩瀚星海,更无人知晓曾有外星文明将地球视作“牧场”。
顾临渊和林薇站在昆仑基地的入口处,脚下的碎石发出咯吱的声响。曾经宏伟的基地大门早已坍塌,钢筋扭曲成怪异的形状,像垂死者伸出的手指。不远处,幸存者们正用铁锹、锄头这些最原始的工具清理瓦砾,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滴在尘土里,瞬间没了踪迹。
“能量读数出来了。”林薇低头看着手中的仪器——那是用残存零件拼凑的简易检测仪,屏幕上的绿色波纹忽明忽暗,“九鼎不是彻底崩溃,而是进入了休眠状态,就像熊冬眠一样,把能量藏在核心里,等待复苏的时机。”
顾临渊下意识摸了摸胸前的古玉,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这几天,古玉虽然不再发烫,却每隔一个时辰就会传来微弱的脉动,像沉睡巨人的心跳,沉稳而有力。更让他意外的是,昨天清晨,他在营地旁发现一只受伤的野兔,刚想靠近,脑海里就传来一阵怯生生的意念:“疼...别碰...”
他愣住了,尝试着在心里回应:“我帮你处理伤口。”野兔竟真的放松下来,乖乖地趴在原地。那一刻,顾临渊忽然明白,这是九鼎残留的能量在生物圈中扩散的结果——它打破了物种间的意识壁垒,让不同生命得以进行最基础的心灵交流。
第一个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
那天夜里,雷声像巨锤般砸在大地上,雨水汇成溪流,顺着基地的裂缝往下灌。顾临渊和林薇正忙着加固帐篷,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狗叫声。他们举着煤油灯出门,只见七八只流浪狗围着营地打转,为首的老狗毛色杂乱,却眼神坚定,见他们出来,竟转身朝着基地深处跑去,跑几步就回头张望,像是在引路。
“它们好像要带我们去什么地方。”林薇握紧了手中的刀,警惕地跟上。老狗带着他们穿过坍塌的走廊,绕过积水的坑洼,最终停在一处被碎石掩埋的门口。顾临渊和林薇合力搬开石块,一扇厚重的金属门露了出来——门上的标识清晰可见:备用服务器机房。
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地下机房里响起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当屏幕终于亮起的那一刻,林薇激动得差点摔掉手中的扳手。残缺的数据库像破碎的拼图,一点点在屏幕上展开,其中一条加密信息让他们瞬间瞪大了眼睛:
【九鼎休眠前,已向太阳系外发射12枚“文明种子”,载体为微型探测器,目标为12颗类地行星,每颗种子含人类文明基础数据备份及生物基因样本】
“是方舟计划!”林薇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汗水浸湿了她的额发,“原来九鼎早就留了后手,就算地球出了意外,人类文明也能在其他星球延续!”
希望的火苗刚在众人心中燃起,就被新的危机狠狠浇灭。
几天后,顾临渊带领队员清理基地图书馆时,发现了更可怕的真相。书架上的书籍大多完好,但翻开书页,里面的内容却变得面目全非——记载核聚变原理的章节,被改成了“用朱砂、硫磺炼制长生丹的配方”;描述量子通讯的段落,变成了“通过龟甲占卜预测未来的方法”;甚至连星图都被篡改,原本标注的行星位置,全被替换成了神话中的星座传说。
“有人在系统性地改写历史。”顾临渊捏着书页的手指微微发白,脑海里突然闪过织女星金字塔里的机械毒虫——那些能删除记忆的武器,“收割者没打算彻底毁灭我们,它们只是想让人类永远停留在蒙昧状态,永远无法重新掌握星际技术,永远无法对它们构成威胁。”
更直接的威胁,很快就从天空降临。
当天夜里,顾临渊正坐在篝火旁,听着古玉传来的脉动,突然看到一道明亮的光划破夜空。那光不像流星那样转瞬即逝,反而带着诡异的轨迹,朝着昆仑基地的方向坠落。
“那不是流星!”他猛地站起来,叫醒队员,带着勘探设备朝着坠落地赶去。五十公里外的荒原上,一个巨大的坑洞冒着青烟,坑洞中央,放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金属立方体——它通体银白,表面光滑得没有一丝纹路,触摸时能感觉到微弱的电流,与之前见过的高维锚点材质完全相同。
当金属立方体被运回临时实验室时,它突然自动展开,变成一个巴掌大小的环形装置。淡蓝色的光芒从环中射出,在半空中投射出太阳系的立体星图。星图上,地球被一个红色的圆圈圈住,旁边标注着一行冰冷的文字:
【文明重启监测中——收割者第734号观察站】
“我们成了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林薇看着星图,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这个观察站一直在记录我们重建文明的过程,就像科学家观察蚁巢里的蚂蚁,看我们怎么找食物,怎么筑巢,一旦发现我们有‘异常’,就会立刻干预。”
接下来的几天,顾临渊开始密切关注观察站的动向。他发现,观察站每天都会在固定时间发射一种特殊信号,而每次信号过后,基地附近就会出现奇怪的“技术故障”——比如刚修好的蒸汽机,突然效率暴增,能拉动比平时重三倍的货物;但尝试启动的内燃机,却无论如何都无法点火;甚至连种植的土豆,都长得比平时快两倍,可培育的太空蔬菜,却全在一夜之间枯萎。
“它们在引导我们的技术发展方向。”顾临渊对比着故障记录,脸色越来越凝重,“所有与太空探索相关的技术,全被抑制;但生物种植、能源利用这些‘无害’的技术,却被刻意促进。它们想把人类困在地球上,让我们永远只关注眼前的生存,永远看不到头顶的星空。”
真相的面纱,在月圆之夜被彻底揭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