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典藏星宿直播对话星穹神话 > 第6章 道长,您老藏得真深
换源:


       三更天,资料室的灯还亮着。

凌霄指尖轻抚那行小字,仿佛能透过泛黄纸页触碰到千年前的余烬。

“氐土貉,人道之基,藏文明火种于星壤。”他低声重复,每一个音节都像在叩击某种沉睡的禁忌。

窗外星河如练,可此刻他眼中已无星辰,只有这残卷上斑驳的墨迹,像是一道来自远古的谜题,正缓缓张开它的口。

“火种……不是比喻?”他喃喃自语,“难道真有东西被藏起来了?”

系统沉默。

星盘静卧掌心,银纹微动,似有感应却未激活。

他知道,这不是任务提示能解答的问题——这是属于“人”的执念,是文明断层处那一声无声的呼救。

翌日清晨,晨雾未散,凌霄已驱车驶向城郊。

观星台隐于松林深处,青瓦飞檐,檐角悬铜铃,风过时轻响如语。

张道长立于台前,白须微动,似早知他会来。

“你来了。”老道不回头,只望着天际将明未明的东方,“昨夜紫微垣偏移三分,北斗隐现倒悬之象——星象有变,非吉非凶,乃‘启封’之兆。”

凌霄心头一震:“您知道我要问什么?”

张道长转身,目光如古井深潭:“你翻到了《星枢记》的残章,对吧?‘氐土貉藏火种’——这话若传出去,会被当成疯言疯语。可你信了,所以来了。”

凌霄点头,声音低却坚定:“我想知道,那些失传的典籍……是不是真的没被烧毁?”

老道长久久不语,终是一声长叹:“焚书坑儒,烈焰三月不熄。可你知道为何《乐经》彻底失传,而《周易》却能残存于山野之间?因为有人救了它们。”

他缓步走入屋内,烛火摇曳中,满墙古星图次第浮现。

最中央那幅《三垣二十八宿全图》尤为惊人——图以陨铁为墨绘就,夜中竟泛幽蓝微光,星点随呼吸般缓缓流转,仿佛整片苍穹被封印于此。

“上古之时,星宿与人共命。”张道长手指轻点氐土貉所在方位,“那一夜,天火降世,人间浩劫。氐土貉悲鸣七日,以星力裹挟万卷竹简,沉入‘星壤’——那是星辰坠落之地,介于虚实之间,凡火不侵,凡人难寻。”

凌霄呼吸一滞:“所以……《归藏》《连山》,乃至失传的《礼纬》《乐纬》……都还在?”

“在。”张道长从木匣中取出一枚玉简,通体青灰,刻有断裂星纹,“此为‘星壤坐标’残片,唯有持星盘者可读。千年间无数人寻访,皆因无缘星器而败归。”

凌霄取出祖传星盘,轻轻贴上玉简。

刹那间,脑中轰然炸响!

系统提示音破空而来:「检测到高阶星枢密语,激活【星辰翻译器·升级版】——解析中……」

一幅立体星图骤然浮现意识深处:西北苍穹之下,七颗星位倒悬如斗,与寻常北斗截然相反。

星图下方,一道微弱光脉贯穿地壳,终点深埋于地幔之上,坐标锁定一处无人区——昆仑北麓,古称“玄冥之墟”。

他的心跳几乎要撞出胸膛。

这不是神话,这是坐标。

是真实存在的文化地宫。

直播间的念头几乎在瞬间成型。

不能说“寻宝”,不能提“地宫”,否则必遭封禁。

但如果说——“探索古代天文与文明的深层关联”呢?

他猛地抬头:“有没有可能,用星轨共振先稳定地脉,再进行有限探查?”

张道长目光微动:“你已开始思考‘用星’而非‘拜星’了。很好。但记住,七星共鸣缺一不可,今世无人能聚其力。贸然行动,只会惊扰沉眠。”

凌霄握紧星盘,眼神却愈发灼亮。

回程路上,他将星图加密发送给南宫旋。

半小时后,回复抵达,只有短短一行字,却让他的血液都热了起来:

“坐标匹配异常空腔,岩石年龄约1.2亿年,周边仅800万年。若为人造结构……它至少沉睡了上万年。”

紧接着附上一句警告:“凌霄,别冲动。那下面是空的,但上面是整个地质断层。随便打个洞,可能引发连锁塌陷。”

他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悬停良久,最终敲下:“如果,我们用亢金龙留下的星轨频率做前置共振呢?先固脉,再探源。”

消息发出,未等回应,手机震动。

老周发来一段视频:实验室中,新调试的“星轨可视化阵列”正将一段古老频率转化为光谱波纹,屏幕上赫然显现出与《星枢记》记载完全吻合的“地脉节律图”。

配文只有一句:“哥,我们不只是在录节目了,我们在破译文明的操作系统。”

夜幕再临,凌霄站在文化台楼顶,仰望星空。

氐土貉隐于室宿之中,黯淡无光,却掌人道根基。

他忽然明白张道长那句话的深意——星宿守护的从来不只是天地运转,更是记忆的延续,是文明不灭的火种。

而他,正站在点燃它的边缘。

办公室内,陈台长看着最新一期节目策划案,手指在“寻脉中华”四个字上停顿许久。

他拨通电话,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颤:“节目组经费再翻倍,我亲自向上面申请‘文化溯源工程’立项。”

与此同时,老周站在新搭建的量子频谱解析仪前,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

他轻声自语,像是在对机器说话,又像是在对整个时代低语:

“准备好了……这一次,我们要让全世界,听见大地的心跳。”夜色如墨,文化台顶层的策划室依旧灯火通明。

陈台长罕见地挽起袖口,站在投影屏前亲自过问流程。

他指尖点着屏幕上的“文化溯源工程”四个字,声音低沉却坚定:“不是综艺,不是猎奇,这是国家记忆的抢救性探索。”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凌霄,“从今天起,《典藏星宿》不再只是节目,而是正式纳入国家级文化复兴试点项目。经费翻倍,权限升级,所有部门配合——包括地质、航天、古籍数字化中心。”

凌霄怔在原地。

他从未想过,一个被台里最初定为“冷门实验栏目”的直播,竟会走到这一步。

老周几乎是撞开会议室的门冲进来的,手里举着一块全息投影板,脸上写满狂喜:“哥!成了!我把亢金龙留下的星轨频率转译成了动态光谱,配合能量共振阵列,直播时能实时投射星宿虚影!不止是影像——观众戴上AR眼镜,能‘触摸’到星力波动!”他调出一段模拟画面:苍穹之下,七颗倒悬之星缓缓旋转,地面裂开微光脉络,一道灰影自星壤深处浮现,低语如风。

“这不只是特效。”老周压低声音,“这是真实频率的还原。我们接通的,是星辰的记忆。”

小林导抱着剪辑台跑进来,一边喘气一边喊:“标题定了!《典藏星宿》X国家天文**合行动:用星辰,找回家!”她把海报往桌上一拍,“家人们扣1,咱们这次不讲神话,讲回家的路!”

凌霄看着团队忙碌的身影——老周在调试设备,南宫旋远程接入地质数据库,小林导和编导组正争执开场镜头要不要用星盘开启仪式……他忽然觉得胸口发烫。

这不是一个人的穿越。

是一群人的觉醒。

直播前夜,整栋大楼只剩他一人。

凌霄坐在空荡的演播厅中央,手中星盘微凉。

窗外,西北星空静谧,氐土貉所在方位仍黯淡无光,可他却仿佛听见了某种呼唤。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轻叩星盘三下——

“我要见氐土貉。”

银纹骤亮,星盘嗡鸣,一道幽蓝裂隙在空中缓缓张开。

刹那间,寒风自虚空中涌出,带着远古尘埃的气息。

一道灰影掠过,形似貉而无实,双目如烬火余光,只留下一句断续低语:

“星使……火种将熄……速来……”

影像戛然而止,星门闭合。

系统提示音冰冷地响起:「检测到高阶星宿召唤,需【星光】级以上方可完整穿越。当前权限不足。」

凌霄跪坐在地,掌心紧贴星盘,额头沁出冷汗。

那道灰影的眼神,像极了千年前抱着竹简跃入星壤的守典人。

他抬头望向西北星空,喃喃:“差一点……还差一点。”

但这一次,他不再恐惧。

因为他知道,身后已有无数双手,正与他一同托起这片即将苏醒的苍穹。

回到资料室,他反复回放那道灰影掠过的影像,逐帧分析星门开启时的能量波动。

屏幕右下角,【星力值】的进度条停滞在“微光→星光”的临界点,仿佛一道未解的天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