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2002之我的双轨人生 > 第15章 邮票里的‘猴票’传说与小投机
换源:


       初中生活按部就班地开始了。每天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代数、几何、古文、英语……知识的难度和容量比起小学简直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大部分新生都还在适应期,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但对于林晓宇来说,课堂知识的学习反而成了最轻松的部分。成年人的理解力和专注度,让他能很快抓住要点,甚至还能抽出些许心神来观察新环境,思考他的“新事业”。

他很快发现,中学里确实存在一些独特的需求。比如,各科老师推荐的辅导资料和习题集,学校小卖部要么没有,要么价格奇高;再比如,住宿生(一中有一部分农村来的住宿生)需要各种生活用品,但周末外出采购不便;还有一些流行文化的周边,比如当时正火的周杰伦、S.H.E的海报、贴纸、歌词本,需求量很大。

但这些生意,要么需要本金较大,要么需要稳定的进货渠道,要么容易触碰学校管理的红线,对于刚刚入学、毫无根基的初一新生来说,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他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本金需求不大、相对冷门不易被注意、但又确实存在需求的领域。

机会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偶然降临。

他和张超去位于蜀州老城的集邮市场闲逛——这里并非他们这个年纪常来的地方,只是恰巧路过,被门口摆着的各种花花绿绿的旧书摊吸引。集邮市场里面光线有些昏暗,两旁是密密麻麻的柜台,玻璃下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邮票,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油墨的混合气味。来这里的大多是些中老年人,戴着老花镜,拿着镊子和放大镜,小心翼翼地摆弄着那些方寸之间的小纸片。

张超觉得无聊,催着他快走。林晓宇却放缓了脚步,他的目光被一个柜台里的一套邮票吸引住了。那套邮票主题是《中国古代神话》,印刷精美,但他注意的不是这个,而是旁边一张单独摆放、用透明护邮袋小心装着的、面值八分钱的红色邮票,图案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猴子。柜台后的老板正和一个老者唾沫横飞地介绍着。

“……老哥,不是我跟您吹,现在这‘猴票’,品相好的,这个数都不好找喽!”老板伸出两根手指。

“两千?太贵了太贵了!去年不才一千多吗?”老者连连摇头。

“哎哟,这东西,一年一个价!您看看这品相,这颜色,这版张……存世量少啊!当年谁想到这八分钱的玩意能涨成这样?都拿来寄信了!这叫啥?这叫收藏价值!投资潜力!”

“猴票?”林晓宇的心猛地一跳!一个深埋在记忆深处的名词被唤醒!他猛地想起来了!中国邮票史上的一个传奇——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猴票!因为发行量少,设计精湛,加上生肖邮票龙头效应,后来价格一路疯涨,成为了集邮市场的神话,是一代人的记忆和无数人错失的财富故事!

他虽然记不清具体哪年涨到什么价位,但他清晰地记得,在二十一世纪初的这几年,猴票的价格确实是在快速攀升期,而且未来还会更高!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集邮,这是一个相对小众且安静的领域,非常适合学生悄无声息地操作。本金可大可小,不一定非要买整版的猴票,单枚的、品相一般的,也有升值空间,而且更容易脱手。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放在家里也不会坏,占用空间小,简直是完美的长期投资兼短期投机品!

他立刻凑近柜台,装作好奇的样子听着老板和老人的讨价还价,眼睛却飞快地扫过柜台里其他邮票的价格标签。除了猴票,还有一些其他早期生肖票、文学名著票、山水票,价格都比面值高出不少。

老板送走了那位嫌贵的老者,看到两个半大孩子站在柜台前,也没太在意,随口问:“小朋友,集邮啊?看看什么?”

林晓宇压下心中的激动,指着那枚猴票,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问:“叔叔,这个猴子邮票,多少钱一张?”

老板瞥了他一眼,觉得小孩只是好奇,懒洋洋地说:“那个贵,品相好的单张,现在最少也得一百五六。不是你们玩的,看看别的吧,那边有新的编年票,便宜,几块钱一套。”

一百五六!林晓宇记得刚才老板跟那老人说的是两千,那可能是整版(80枚)的价格。单张一百多,对于2003年来说,尤其是对一个学生,也是天价了。但他知道,这个价格,在未来看来,简直是白菜价!

他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张品相好的猴票。但他并不气馁,思路一下子打开了。猴票买不起,可以关注其他有潜力的早期JT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简称)啊!或者现在发行的新邮,买一些放着,等过几年升值?

“叔叔,那有没有稍微便宜一点点的,老一点的邮票?比如……西游记的?或者三国演义的?”他开始试探性地询问,表现出超越年龄的“专业”兴趣。

老板有些意外地打量了他一下,觉得这孩子好像真懂点行,不像纯粹看热闹的,态度稍微认真了点:“哦?你还知道JT票?西游记……我这有套品相一般的,缺了一枚‘取经路’,便宜点给你,三十块一套。三国?那得更贵点……”

三十块一套!林晓宇心里快速盘算着。他记得中国早期经典名著题材的邮票,后来升值幅度都非常可观!虽然比不上猴票那么变态,但跑赢通胀、赚取几倍利润是绝对没问题的!

他强忍着立刻掏钱的冲动,对老板说:“叔叔,我再看看,下次跟我爸一起来。”他需要一个缓冲期来筹集资金和了解更多信息。

离开集邮市场,张超一脸懵逼:“宇哥,你看那些破邮票干嘛?又不能吃不能玩的,还死贵!”

林晓宇眼睛闪着光,用力搂住张超的肩膀:“超子,这可不是破邮票!这说不定是咱们下一桶金的方向!”

“啊?就那几张纸?”张超完全无法理解。

林晓宇没有过多解释,他知道这需要时间。但他心里已经豁然开朗。邮票市场,这个看似老旧、被年轻人遗忘的领域,恰恰隐藏着巨大的信息差和机遇!它完美符合他现阶段的需求:低调、安全、长期看好、本金可灵活控制。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他就是翻箱倒柜,把家里那个放杂物的旧抽屉翻了个底朝天。果然,让他找到了一本父亲以前用过的、已经泛黄的集邮册。里面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的信销票(从信封上剪下来的),品相一般,价值不大。但重要的是,这本册子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掩护”——他可以顺理成章地对父母说自己对集邮产生了兴趣,需要点钱买邮票“学习收藏”。

同时,他开始有意识地省下每天的零花钱,张超那份“分红”也被他劝说暂时存起来作为“战略资金”。他需要尽快攒够第一笔“邮资”,去那个充满旧纸张味道的市场,进行他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尝试。

小小的邮票,方寸之间,似乎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