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那享誉全球的勃朗宁M1911,他更偏爱M1935这款型号,究其原因,在于M1935的弹匣能够容纳13发子弹,和当时市面上常见的自动手枪仅7至10发的弹匣容量相比,其优势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款手枪具备更强劲的单兵作战火力,在近距离交锋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大威力”的鲜明特点。
整支手枪全部由钢材打造而成,质地坚固且经久耐用,尺寸比传统的勃朗宁手枪明显要大一些,线条简洁利落,给人一种粗犷而敦实的视觉感受。
“这把手枪是1957年保卫科协助公安机关抓捕敌特分子时缴获的战利品,也曾是前任处长的随身配枪,基本上没怎么使用过,另外还有两个备用弹匣,仓库里存放的9毫米手枪子弹一共有412发。”
魏振山一边做着介绍,一边将装有备用弹匣和子弹的小木箱子提了过来。
周河迅速将手枪重新组装完毕,拉动套筒完成上膛动作,随后把枪贴在耳边扣动了扳机。
“咔哒”一声,撞针撞击的声响清脆悦耳,他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的配枪就选它了,咱们走吧!回去开个短会。”
……
处长办公室内。
周河走进房间后,把身上的将校呢大衣脱下来挂在了衣架上,这一幕让魏振山几人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
在当时国内生产力水平尚不发达的背景下,普通民众的衣着服饰相对简朴,军装于是成为了一种普及化的穿着选择,尤其是那款被称作“将校呢”的55式麦尔登呢大衣,更是身份、地位与出身的象征,只有高级军官才有资格穿着,普通家庭根本难以拥有。
要是能穿上一件将校呢大衣走在街上,绝对是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1955年的时候,周河和弟弟两人从姐夫那里得到了两件将校呢大衣,之后又陆续收到了父母的老战友、老首长送来的八件,后来他晋升为校官时,部队又发放了两件,这样算下来,大衣多到根本穿不完。
想到牺牲的父母和哥哥姐姐,周河的脸上闪过一丝悲痛的神情。
他的父亲出生于1905年,1947年壮烈牺牲;母亲出生于1906年,1944年不幸遇难;大哥出生于1925年,同样在1947年为国捐躯。
二姐出生于1927年,是一名女军医。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二姐奉命带领医护人员在距离上甘岭10公里外的山谷中搭建临时医院,10月21日,医院遭到美军凝固汽油弹的轰炸,二姐壮烈牺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此刻在他心中回荡。
周河的姐夫姓罗,二姐和姐夫于1944年相识,1948年结为夫妻,婚后育有一个儿子,名叫罗建国,如今已经14岁了。
二姐牺牲后,姐夫在1957年重新组建了家庭,娶了一位和二姐一样温柔贤淑的女性,对方也是一名军人,并且对罗建国十分疼爱,待他如同亲生儿子一般,如今一家三口在西南军区生活。
思绪纷飞了片刻,周河摇了摇头驱散了这些杂念,招呼几人坐下后,从衣兜里掏出一盒特供香烟。
魏振山点燃香烟,美滋滋地猛吸了一大口,笑容满面地说道:“处长,这烟真是太好抽了,我还是头一回抽到这么高档的特供烟。”
钱大军几人也纷纷露出沉醉的神情,连声表示这烟的味道确实绝佳。
周河笑了笑,这烟是从姐夫家老爷子那里顺手拿来的,品质自然差不了。
他的空间里存放着上百条特供烟,全都是这些年四处“打秋风”积攒下来的。
“来,每人拿一包,别搞得跟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似的。”
周河把手伸进衣兜,借着办公桌的遮挡,接连掏出五盒特供烟,扔给了在场的五人。
接过香烟的五人个个眉开眼笑,把烟当成了极为珍贵的宝物,对周河的忠诚度也瞬间大幅提升。
能坐到现在这个职位上的,个个都是精明人,单从这顶级特供烟就能看出,他们这位年轻的处长背景绝对深不可测!
周河拿起桌上的人员花名册,仔细地翻阅起来。
第三轧钢厂保卫处共有在编人员351名,下设治安科、保卫科两个主要部门以及后勤股。
两个科室各自管辖3个大队,每个大队又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队,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与工厂工人保持一致,实行上六休一的制度,每天工作8小时,采用三班倒的模式,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轧钢厂的安全。
保卫处承担的职责相当繁杂。
其中,治安科主要负责工厂内部的治安管理工作,处理职工之间的矛盾纠纷、打架斗殴等各类事件,保障工厂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行。
保卫科则侧重于防范外部人员进入工厂实施破坏、盗窃等不法行为,保护工厂的财产与人员安全,同时配合公安机关执行相关任务。
除此之外,还要负责武器弹药的管理工作,确保武器能够安全使用并得到妥善保管。
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组织工厂内的青壮年职工参与民兵训练,训练科目包括射击、投弹、刺杀等,以此提升职工的军事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另外,还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向职工普及安全、法制等方面的知识,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观念等等……
周河看完花名册后,开口问道:“最近这几年,敌特分子的破坏活动应该已经很少见了吧?”
“基本上已经没有了,那些家伙差不多被抓捕殆尽,剩下的两三只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咱们轧钢厂从前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