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抗战:手搓原子弹,老总劝我冷静 > 41,发现大批鬼子!朝着黑云寨的方向开来
换源:


       “最后,才是我们的核心,寨门本身!”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寨门两侧。

“在这里,用最坚固的材料,建造大型核心堡垒!配备重机枪、甚至我们未来会有的火箭筒!形成最后的死亡地带!我们要把整个黑云山,变成一个层层设防、步步杀机的超级堡垒!”

他将复印好的部分图纸分发给几位排长。于龙拿着那张三层堡垒的结构图,看着上面标注的厚重墙体、错综的射击孔和内部结构,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连长,这…这堡垒也太结实了!鬼子的小炮怕是都打不穿吧?”

苏华摇摇头,很实际地说。

“完全防住直射炮弹很难,特别是大口径的。但是防御子弹、炮弹破片和轻机枪扫射绰绰有余。最关键的是,它能给我们的人提供安全的射击位置,极大地减少伤亡。”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更令人振奋的消息。

“而且,我勘察过黑云山,这山体里就有烧制水泥所需的石灰石和粘土!我们可以自己土法烧制水泥!虽然产量和质量可能不如洋灰,但用来浇筑这些堡垒,足够了!”

自己生产水泥?众人眼睛都亮了!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加固工事,甚至以后扩建营地!

“干!连长,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王勇排长激动地挥着拳头。

“对!绝不能等着鬼子来打咱们!”

众人群情激昂,当即决定,从第二天开始,全连停止常规军事训练,全力投入到工事构建中!

时间紧迫,苏华深知,杀了龟田少佐,平安县城的鬼子绝不会善罢甘休,报复性的讨伐随时可能到来。

他们必须抢在鬼子到来之前,尽可能多地完成防御准备。

于是,黑云山上下一心,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

战士们和能动的乡亲们全都动员起来,开山取石,砍伐木材,挖掘地基,按照图纸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苏华更是亲自指导,将现代土木工程的一些简易理念融入其中。

仅仅十天时间,第一道防线的主体便初具雏形!在公路旁一里处,一道长约千米、由石块和黏土垒砌而成的矮墙已然矗立。

矮墙后方,每隔百米便有一个利用天然地形稍加改造、并用木头和夯土覆盖的隐蔽堡垒,预留出了轻重机枪的射击位。

更绝的是,苏华还设计修建了三条宽阔的地下通道,入口极其隐蔽,通道内部可容两人并行,从第一道防线直通寨门后的安全区域。

这解决了部队在前沿阻击后撤退时,容易被敌人追着屁股用冷枪杀伤的巨大难题。

第二道防线的建设同样迅速。

一座座半埋入地下、半露出地面的堡垒如同雨后的蘑菇般在山腰出现。

每座堡垒都设有八个不同方向的射击窗口,足以容纳八名战士,内部同样通过主交通壕与后方相连。

而寨门两侧,两座庞然大物的地基已经打好,正在用自产的水泥和石块混合浇筑,雏形已现,足有十米高、十米宽,设计为三层,未来将是集站岗、观察、指挥和防御于一体的核心支柱。

一个月后,整个黑云寨的防御工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此时的寨子,模样已经焕然一新,从之前单纯的险要山寨,变成了一座处处透露着杀机、层层设防的坚硬堡垒!战士们看着自己亲手建造的防御体系,信心和士气都达到了顶点。

就在工事彻底完工的当天傍晚,一名风尘仆仆的战士,被哨兵引领着,快步跑到了正在检查寨门堡垒水泥凝固情况的苏华面前。

“报告连长!侦察排战士刘三,奉命归来!有紧急军情汇报!”

战士敬礼,声音带着急促和一丝紧张。

就在这时,那名侦察排的战士刘三,喘匀了气,开始汇报。

“报告连长!我们在安泰路方向,发现大批鬼子!人数大约在一百九十人左右,是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中队编制!正朝着我们黑云寨的方向开来,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预计今天中午前后就能抵达山外!”

来了!果然来了!苏华眼神一凛,周围听到消息的军官们也瞬间绷紧了神经。

刘三继续补充道。

“而且,鬼子队伍里,还有一辆用帆布盖得严严实实的汽车,看车轮压地的深度,上面拉的东西肯定不轻!我们推测,很可能是重机枪、迫击炮,甚至可能是九二式步兵炮!”

“步兵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