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武侯巷飘着层薄雾,诸葛青踩着单车往学校赶时,车筐里的豆浆还冒着热气——是巷口早点摊的张婶多给的,说“小伙子看着瘦,得多喝点热的”。他刚拐过街角,就看到苏晓冉背着书包站在学校门口,手里紧紧攥着个布包,见他过来,立马挥着胳膊喊:“诸葛青!这里这里!”
诸葛青停下车,支起车撑:“这么早?你手里拿的是……”
“我爷爷的罗盘!”苏晓冉把布包递过来,眼睛亮晶晶的,“我昨天跟爷爷说了,他说让你帮忙看看,还说这罗盘是他年轻时在老城区淘的,说不定真是老物件呢!”
诸葛青接过布包,触手微凉——布包是粗棉布的,上面绣着褪色的八卦图案。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个巴掌大的铜制罗盘,盘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指针微微晃动,边缘有些磨损,看着确实有些年头了。他指尖轻轻碰了碰罗盘中心的天池,一股微弱但熟悉的炁感传来——这不是普通的风水罗盘,盘底藏着一丝界缝的异炁,虽然淡,却和民俗店张老四那里的黑气同源。
“确实是老物件,”诸葛青不动声色地把罗盘包好,“盘面的刻度是清代的样式,不过里面的指针好像有点问题,我得回去仔细看看,明天给你答复?”
“好啊好啊!”苏晓冉一口答应,完全没注意到诸葛青指尖的微顿,“对了,今天第一节是历史课,王老师说要讲‘古代风水与建筑’,你不是报了民俗展示嘛,肯定能用上!”
两人并肩往教学楼走,晨读的铃声刚好响起。走廊里,几个值日生正在擦黑板,粉笔灰飘在阳光下,像细小的银尘。刚进教室,就看到历史老师李梅抱着教案走进来——她穿了件米色的风衣,头发挽成低马尾,鼻梁上架着副细框眼镜,看着温和又干练。
“上课!”李老师放下教案,目光扫过全班,“昨天跟大家说过,今天讲‘古代风水与建筑’,结合咱们文化节的民俗展示,正好带大家了解下传统风水里的门道。有没有同学知道,咱们龙城老城区的建筑,有哪些风水讲究?”
教室里静了几秒,苏晓冉悄悄推了推诸葛青的胳膊,示意他举手。诸葛青犹豫了下——讲风水容易暴露术士身份,但不说又没法探查学校的炁场。正琢磨着,后排的赵磊举起了手:“老师,我听我爷爷说,老城区的武侯巷是‘八卦阵’的方位,巷口的那棵老槐树,就是阵眼!”
“不错,”李老师点点头,“武侯巷确实有这说法,不过具体是不是八卦阵,还得看史料记载。还有同学补充吗?”
诸葛青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老师,我之前查过龙城的地方志,老城区的街道布局,其实暗合‘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汾河在东,是‘青龙’;西边的虎头山,是‘白虎’;而咱们学校的位置,刚好在‘朱雀位’,按传统风水说,朱雀位宜开阔,所以学校前面没有高楼遮挡。”
这话一出,全班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刚转来的诸葛青竟然懂这些。李老师眼睛一亮:“诸葛青同学说得很对!你还知道其他的吗?比如风水里的‘避煞’方法?”
“比如门口挂艾草、桃木枝,或者在窗户上贴八卦镜,”诸葛青尽量用历史知识的口吻解释,“这些都是传统民俗里的避煞方式,虽然有些迷信成分,但能反映古人对居住环境的重视。”
“说得好!”李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风水与民俗”,“诸葛青同学,你报了文化节的民俗展示是吧?刚好,市里的民俗专家下周会来学校指导,你要是有需要,可以随时找我,我帮你联系专家。”
“谢谢李老师。”诸葛青坐下,苏晓冉凑过来小声说:“你也太厉害了吧!连地方志都查了?”
“就是随便看看。”诸葛青笑了笑,心里却在琢磨——学校在朱雀位,本该是阳气重的地方,现在却有阴气侵体的同学,说明引阴阵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朱雀位”,情况比他想的更严重。
接下来的课,李老师讲了故宫的风水布局、徽州古民居的“四水归堂”,还展示了几张龙城老城区的旧照片。诸葛青盯着照片里的武侯巷——巷口的老槐树还在,只是比现在粗了不少,巷尾隐约能看到一座小庙,而那庙的位置,正好是张老四民俗店的方向。
“那座庙叫‘武侯庙’,”李老师注意到他的目光,解释道,“解放后改成了民居,后来又成了商铺,现在好像是家民俗店。可惜了,以前庙里还有块明代的风水碑,后来不知所踪了。”
诸葛青心里一动——风水碑?会不会和界缝或者罗盘有关?
下课铃响后,李老师叫住诸葛青:“你对风水这么了解,文化节的民俗展示,要不要做个‘龙城老城区风水布局’的讲解?再配合罗盘演示,肯定能拿高分。”
“我正有这个想法,”诸葛青顺势说道,“就是我手里的罗盘有点旧,怕演示效果不好。”
“没事,学校图书馆有个老罗盘,是以前校友捐赠的,你可以去借,”李老师笑着说,“下午我带你去图书馆问问管理员。”
两人正聊着,苏晓冉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个保温杯:“诸葛青,我妈早上煮的银耳羹,你喝点吧!你刚才讲风水的时候,我看你嗓子都有点哑了。”
诸葛青接过保温杯,暖意顺着指尖传来:“谢谢,不用这么麻烦。”
“不麻烦!”苏晓冉摆摆手,“对了,我奶奶最近总说睡不着,说晚上能听到窗户外面有脚步声,但是拉开窗帘又没人,你说是不是……”
“可能是老房子的隔音不好,”诸葛青打断她,不想让她往邪术上想,“让你奶奶晚上把窗户关好,再放个收音机,听听声音可能就好了。”
苏晓冉点点头:“我知道了,回去跟我奶奶说。”
下午,李老师果然带诸葛青去了图书馆。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听说要借罗盘,翻了翻抽屉,拿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在储藏室最里面的柜子里,你们自己去拿吧,小心点,那罗盘可是民国时期的。”
储藏室里满是灰尘,阳光从气窗照进来,光柱里飘着无数尘埃。诸葛青在最里面的柜子里找到了罗盘——比苏晓冉爷爷的大一圈,铜盘上的刻度更清晰,指针却纹丝不动。他拿起罗盘,指尖刚碰到盘面,就感觉到一股比苏晓冉爷爷罗盘更浓的异炁——这罗盘的盘底,竟然有个小小的界缝印记,和他穿越时碰到的古镜纹路一模一样。
“怎么了?”李老师见他愣着,问道,“罗盘有问题吗?”
“没有,就是有点沉,”诸葛青赶紧把罗盘包好,“谢谢老师,我用完就还回来。”
离开图书馆,诸葛青把罗盘放进书包——这两个罗盘都有界缝异炁,说明龙城的老物件,很多都和界缝有关。他掏出手机,给林宇发了条信息:“学校图书馆的民国罗盘有界缝异炁,苏晓冉爷爷的罗盘也有,怀疑老城区的老物件都可能被污染。”
林宇很快回复:“我们正在排查老城区的古玩店,张老四最近没出门,好像在店里搞什么东西,你注意安全,别单独接触他。”
放学时,苏晓冉要去外婆家,和诸葛青在学校门口分开。诸葛青没直接回出租屋,而是往老城区的方向走——他想去馄饨店吃碗热馄饨,顺便看看老奶奶家的情况(早上张婶说,老奶奶最近总说家里闹“黑影”)。
馄饨店在武侯巷中段,是家开了二十年的老店。老板姓刘,大家都叫他刘叔,脸上总是挂着笑。诸葛青刚坐下,刘叔就端来一碟小菜:“小伙子,今天来得晚啊,还是老样子,荠菜鲜肉馄饨?”
“对,再加个茶叶蛋。”诸葛青点点头,目光扫过店里的客人——大多是老邻居,只有角落里坐着个穿棉袄的老奶奶,正对着一碗馄饨发呆。
“刘叔,那位奶奶是……”诸葛青问道。
“是巷尾的王奶奶,”刘叔压低声音,“最近家里不太平,说晚上看到镜子里有黑影,吓得觉都睡不着,儿女又不在身边,可怜得很。”
诸葛青心里一沉,起身走了过去:“奶奶,您还好吗?馄饨快凉了,趁热吃吧。”
王奶奶抬起头,眼里满是红血丝:“小伙子,你说……这世上真的有鬼吗?我昨晚洗澡,抬头一看镜子,里面有个黑糊糊的东西跟着我,我喊了一声,再看就没了。”
“肯定是您眼花了,”诸葛青坐在她对面,“老镜子容易反光,加上水汽,就会看错。您家里的镜子是不是用了很多年了?”
“是啊,还是我结婚时买的,”王奶奶叹了口气,“我儿子让我换了,我舍不得。”
“要不您先把镜子盖起来,晚上睡觉前用布遮上,”诸葛青建议道,“再在门口挂一把艾草,艾草能驱蚊虫,也能让您心里踏实点。刘叔,您这儿有艾草吗?”
刘叔赶紧从柜台后面拿出一小把艾草:“有,昨天刚从乡下采的,王奶奶,您拿去用。”
王奶奶接过艾草,眼眶有点红:“谢谢你们,小伙子,你真是个好人。对了,前几天晚上,我看到张老四的民俗店还亮着灯,他在门口烧纸,嘴里还念叨着什么,怪吓人的。”
诸葛青心里一动:“他烧纸的时候,有没有画什么符号?”
“好像有,”王奶奶想了想,“是个歪歪扭扭的圈,里面有几道杠,跟我家镜子上沾的黑印子有点像。”
就是引阴阵的符号!诸葛青握紧了拳头,又安慰了王奶奶几句,看着她吃完馄饨,送她到巷口,才回到馄饨店。
刘叔把馄饨端上来:“小伙子,你跟王奶奶非亲非故,还这么帮她,真是难得。”
“都是邻居,应该的。”诸葛青吃着馄饨,荠菜的清香混着肉鲜,暖得胃里舒服极了。他掏出手机,给林宇发了条信息:“王奶奶家有引阴阵符号,张老四最近半夜烧纸画符号,可能在增强阵法。”
林宇回复:“我们今晚就去蹲点,你别出来,在家等着消息。”
吃完馄饨,诸葛青往出租屋走。路过民俗店时,他特意看了一眼——店里没开灯,玻璃门上的符纸被风吹得晃了晃,隐约能看到里面有个黑影在动。他没停留,快步回到出租屋。
关上门,诸葛青把苏晓冉爷爷的罗盘和图书馆的罗盘放在桌上。他点燃一支蜡烛,将罗盘放在烛火旁——界缝异炁在烛火下会显形。果然,烛光照在罗盘上,盘底隐约浮现出淡蓝色的纹路,和引阴阵的符号刚好能对上。
“原来引阴阵的能量,是从界缝来的,”诸葛青喃喃道,“张老四用引阴阵聚集界缝异炁,到底想干什么?”
他拿起苏晓冉爷爷的罗盘,指尖注入一丝微弱的炁——罗盘的指针突然转了起来,指向民俗店的方向。看来这罗盘,还能定位界缝异炁的源头。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林宇打来的:“诸葛青,我们在民俗店外面看到张老四在烧纸,纸上的符号和案发现场的一样,我们准备进去看看,你注意安全,有情况随时联系。”
“小心点,他店里有黑色的石头,可能有问题。”诸葛青提醒道。
“知道了。”
挂了电话,诸葛青走到窗边,看着民俗店的方向——那里漆黑一片,只有偶尔闪过的火光。他握紧了手里的罗盘,心里清楚,引阴阵的调查,终于要有点眉目了。
夜风从窗户缝吹进来,带着点凉意。诸葛青摸了摸怀里的武侯奇门诀——不管张老四想干什么,不管界缝异炁有多危险,他都不会让邪术伤害到龙城的人。
明天,他要把罗盘的情况告诉苏晓冉,还要准备文化节的民俗展示——用风水讲解的名义,探查学校的炁场,找到引阴阵在学校的节点。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他不知道,张老四的背后,还有更庞大的势力在等着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