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没有按下发布键。他关闭了正在预览的视频草稿,转而调出后台数据面板。屏幕上的曲线安静地跳动着,推荐权重稳定在0.82,但用户增长速率已经开始放缓。
“先不发了。”他说。
陈小胖正拿着手机翻评论,听见这话猛地抬头:“啥?第三期都剪好了,就等你点头,现在说不发?”
“不是不发,是缓一发。”林凡将窗口切换到平台行为分析图,“过去四十八小时,我们连续上线两条内容,系统响应延迟增加了三倍。这不是流量饱和的问题,是审核机制在重新评估我们的活跃模式。”
计算机系同学凑近看那组波动线,眉头微皱:“你是说……高频输出已经被标记为潜在风险?”
“不止是标记。”林凡点开一个隐藏日志,“昨天下午五点十七分,D-03账号被短暂接入人工复审队列,虽然两分钟后自动释放,但说明已经有触发阈值的动作存在。”
房间里安静下来。
陈小胖把手机往桌上一放:“可我们现在势头正好,粉丝每天涨三四百,评论区都在问什么时候更新。这时候停下,热度一掉,前面白干了。”
“热度能带来流量,也能引来封号。”林凡语气平稳,“我们之前靠真实记录避开模板化嫌疑,但如果节奏太密,再真实的表达也会被当成程序化操作。系统不怕人火,怕的是火得反常。”
计算机系同学盯着数据流看了一会儿,低声说:“他没说错。我刚查了同类账号的发布间隔,平均超过三十小时一次。我们这三天推五条,确实超出常规创作者的行为区间。”
陈小胖愣了一下,像是没料到他会站在林凡这边:“你也觉得该停?可咱们好不容易打出名声,就这么晾着?”
“我不是反对策略调整。”计算机系同学摇头,“我是觉得,不能只看眼前热度。上次被误判封号的事还记不记得?那时候我们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每一步都得更小心。”
陈小胖没吭声,低头拧开一瓶水,喝了一口,又重重盖上盖子。他的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节奏比平时快。
林凡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只是打开了另一个文件夹。
“来一下。”他轻声说,“我带你们看点东西。”
两人抬起头。
林凡点开一段录屏视频,画面里是一条老旧的任务平台通知弹窗:“您的账号因异常操作已被限制收益提现。”
那是他们第一个任务账号被封的瞬间。
“这是第十三天。”林凡说,“那天晚上我们三个蹲在宿舍角落,用两台备用机反复测试登录方式,试了七个小时才找到绕过设备识别的方法。”
他又点开下一个片段——监控屏幕上密集跳动的举报IP,时间集中在凌晨两点至四点之间。
“第二十六天,校外工作室开始组织性举报。我们当时还在拼命做内容,结果一夜之间五个号全进风控。那时候没人相信我们是手动操作,都说这种效率肯定用了脚本。”
画面继续切换:一台笔记本贴着墙角运行抓包程序,窗外天色由暗转亮。
“第三十四天,我们第一次反向追踪他们的技术痕迹,在论坛截图里找到刷量工具的界面。那天之后,我才明白一件事——赢不重要,活得久才重要。”
房间里的空气慢慢沉了下来。
陈小胖盯着屏幕,嘴唇动了动:“我知道你是想稳……可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现在做事越来越慢,每次都要等数据、等反馈,不像以前那样痛快了。”
“以前我们也犯过错。”林凡接道,“第五次上传视频时用了批量命名规则,差点被永久封禁;第七天为了冲量同时登录六个账号,导致主号关联冻结。那些‘痛快’的背后,都是险些崩盘的代价。”
他顿了顿:“我不是变得胆小,是知道哪里有坑了。我们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踩过血印换来的经验。”
计算机系同学忽然开口:“我记得你说过一句话——‘我们要让系统习惯我们的存在,而不是警惕我们的出现’。现在可能就是那个临界点。”
林凡点点头:“所以接下来这48小时,我不打算发任何新内容。我们就在这儿看着,看系统会不会主动降权,看流量是不是自然回落。如果一切正常,说明我们可以维持当前节奏;如果有异动,就得重新设计发布模型。”
陈小胖沉默许久,终于叹了口气:“行吧……听你的。”
三人重新回到各自岗位。主控台左侧的日志仍在滚动,右侧的数据摘要自动生成,中间的大屏则保持着对D-03账号的实时监控。
夜深了些,窗外的城市光晕透过窗帘缝隙落在地板上,拉成一条细线。
就在此时,计算机系同学的私人账号弹出一条私信提示。
他原本没在意,以为又是咨询加入团队的消息。可当看清发信人ID和内容时,手指一顿。
消息来自一个名为“星辰合作部-李”的账号,附带着一段文字:“看到你在技术端的能力很强,长期跟他们耗在学生项目里可惜了。我们这边有专业团队,报酬是你现在收入的三倍,有兴趣聊聊吗?可以远程兼职,不影响你现在的位置。”
下面还有一句补充:“脱离控制,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他冷笑一声,截下整段对话,拖进三人聊天群。
消息刚发出去,陈小胖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们还真敢动手?”他声音压得很低,“自己抄都抄不像,还想挖我们的人?”
“不止是挖。”计算机系同学调出该账号的注册信息,“绑定手机号归属地和‘星辰工作室’主IP一致,注册时间是今天下午三点零八分,就在我们发布第二期视频后不到十分钟。”
林凡盯着那条私信看了几秒,忽然问:“你怎么回的?”
“删了。”他耸肩,“顺手拉黑了所有关联ID。”
陈小胖已经打开本地备份库,翻出一长串日志记录:“要不我直接把这些违规证据打包发到快手官方邮箱?让他们看看自己找的合作对象是什么货色。”
“不用。”林凡摇头,“他们既然敢联系你,就说明已经在观察我们内部反应。如果我们立刻举报,反而显得心虚或分裂。让他们以为计划得逞,才能引出更多动作。”
他看向计算机系同学:“谢谢你没动摇。”
“动摇?”他笑了笑,“他们不知道,最值钱的不是代码,是我们一起熬过的这些夜。”
林凡没再说话,而是将主监控界面切换为共享模式,所有人终端同步显示全部数据流。
“以后所有重大决策,提前半小时通报。”他说,“不管是我提出的,还是你们想到的,都拿出来讨论。我不再一个人定方向。”
陈小胖咧嘴笑了下:“这才像话嘛。”
三人重新投入工作。陈小胖开始校准下一波任务的时间戳,计算机系同学部署新的日志追踪模块,林凡则持续刷新访问来源列表。
屏幕上的数字静静跳动。
某一刻,林凡忽然注意到某个陌生IP在十五分钟内三次访问D-03主页,停留时间极短,但每次都精准加载了未公开的草稿视频缩略图。
他眯起眼,把这条记录单独拎出来标记。
手指轻轻敲击键盘,准备深入溯源。
监控程序仍在运行,风扇低鸣如常。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