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2的新画室
陈默正式把302改造成画室的那天,槐安里飘着九月的细雨。
他在门口挂了块木牌,用烫金字体写着“拾光画室”,旁边还画了株小小的绿萝。林晚和张萌来帮忙时,看到他正蹲在地上,用颜料在墙根画爬山虎的藤蔓,嫩绿的汁液顺着墙面蜿蜒,像真的要爬满整面墙。
“你这是要把302变成植物园?”张萌递给他一杯热可可,笑着调侃。
陈默直起身,眼镜上蒙着层水汽:“刘静喜欢绿植,我想让这里更有生气。”他指了指靠窗的画架,“而且,有植物的地方,光线会更柔和。”
画架上摆着那幅刘静未完成的红裙速写,如今已被陈默补全——画中的他坐在向日葵田里,抬头望向画外的红裙女子,而女子的脸上,不再是氤氲的空白,而是被陈默用极淡的笔触,勾勒出了若隐若现的梨涡。
“你把她的脸补上了?”林晚有些惊讶。
陈默点点头,眼神温柔:“我觉得,她应该是笑着的。”
细雨敲打着窗户,画室里暖黄的灯光映着绿植和画稿,竟有种奇异的安宁。林晚看着陈默在画架间穿梭的身影,突然觉得,302的阴霾,是真的被驱散了。
二、时光角落的画展
“拾光画室”开张一个月后,陈默决定在“时光角落”咖啡馆办一场小型画展,主题就叫“光阴回声”。
画展那天,林晚早早就到了咖啡馆帮忙布置。老板娘把刘静的日记和照片从展示柜里取出来,和陈默的画作一起,挂在咖啡馆的墙上。
“刘静的勇气,陈默的才华,”老板娘一边挂照片,一边感慨,“槐安里藏着这么多故事。”
张萌的父亲张局长也来了,还带来了环保局的同事。“听说你们要办画展,特意来看看。”张局长看着刘静的废料举报信照片,语气郑重,“这是宝贵的历史,值得被记住。”
画展从下午开始,吸引了不少槐安里的居民。王大爷拄着拐杖来了,看到刘静的照片,眼眶有些发红:“这姑娘,是个好样的。”
陈默站在自己的画作前,给大家讲解每一幅画的故事——302的窗、浓雾中的红裙、西坡的向日葵……当讲到刘静的未完成速写时,他的声音变得格外轻柔:“她等了九年,终于等到有人能看懂她的画,完成她的心愿。”
林晚看着咖啡馆里温暖的灯光,看着墙上的画和照片,看着人们脸上或感动或赞叹的神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密,那些曾让人恐惧的迷雾,如今都化作了艺术的养分,滋养着这片土地。
三、槐安里的夏夜
画展结束后,槐安里的夏夜变得热闹起来。
陈默的画室成了年轻人的聚集地,常有喜欢画画的学生或上班族来找他交流。林晚和张萌也常去帮忙,有时给大家泡咖啡,有时充当模特。
一个周末的晚上,陈默提议在3栋的楼道里办一场“光影画展”。他用投影仪把画投在楼道的墙上,再用荧光颜料在画旁写上故事。
林晚负责写文字,张萌帮忙调颜料,陈默则忙着调试投影仪。当第一束光打在墙上,映出刘静的绿萝速写时,楼道里响起一片惊叹。
“这是刘静画的?”有邻居认出了画,“当年就觉得她安安静静的,没想到画得这么好。”
“她还举报了化工厂的废料,可勇敢了!”另一个邻居补充道。
光影在墙上流动,刘静的画、陈默的画、槐安里的老照片……交织成一幅时光的长卷。林晚站在人群中,看着墙上刘静画的绿萝在荧光下泛着绿光,突然觉得,她从未离开,只是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了槐安里的记忆里。
四、绿萝藤蔓上的信
夏末的一天,林晚在给阳台的绿萝浇水时,发现藤蔓上系着一个小小的信封,用绿萝的卷须缠绕着,像个天然的邮筒。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有一行娟秀的字迹:“给林晚。”
林晚的心猛地一跳,小心翼翼地解开卷须,取出信封里的信纸。纸上的字迹和刘静的速写本如出一辙:
“林晚: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槐安里的雾应该已经散了吧。
谢谢你,还有张萌、陈默,谢谢你们让阳光照进了302,也照进了我心里。我被困在光阴里太久,久到以为自己会永远是那个站在浓雾里的红裙影子。
直到你闯进302,直到陈默拿起画笔,我才发现,原来光阴是有回声的,原来我的画,还能被人看见,被人完成。
西坡的向日葵开了,对吧?真希望能亲眼看看。还有陈默画室里的绿萝,应该长得很茂盛了吧。
我要走了,去我该去的地方了。但我会留下一点东西,在槐安里的光阴里,陪着你们。
愿你和张萌、陈默,还有槐安里的所有人,都能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阳而生。
刘静”
信纸的末尾,画着一个小小的、带着梨涡的笑脸。
林晚握着信纸,眼泪不受控制地落了下来。她抬起头,看向窗外——槐安里的天空湛蓝,阳光正好,302的窗台上,陈默种的绿萝正顺着墙壁,一点点爬上林晚的阳台,像一封来自光阴的回信。
五、向阳而生的未来
秋天来临时,林晚、张萌和陈默一起去了西坡。
曾经的仓库废墟,如今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植物园。向日葵已经结了籽,沉甸甸的花盘垂着头,像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个春天。刘静种的绿萝爬满了整个架子,白色的小花星星点点,比去年开得更多更密。
陈默支起画架,开始画眼前的景象。林晚和张萌坐在旁边的草地上,分享着带来的三明治和水果。
“刘静的信,你没告诉陈默吧?”张萌小声问。
林晚摇摇头:“她希望我们向前看,别总想着过去。”
张萌笑了,拿起一颗草莓:“说得对。你看现在多好,阳光明媚,岁月静好。”
陈默画完抬头,看着她们,也笑了:“等这幅画画完,我就把它挂在‘拾光画室’,告诉所有人,这里曾有个叫刘静的姑娘,守护过这片土地。”
林晚看着陈默专注的侧脸,看着张萌满足的笑容,看着眼前这片向阳而生的植物园,突然觉得,槐安里的故事,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结局。
那些消失的人,未了的心愿,都化作了光阴里的回声,提醒着活着的人,要勇敢,要向阳,要把日子过得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风吹过植物园,带来阵阵清香。林晚仿佛又听到了刘静的声音,在风中轻声说:“再见啦,要好好生活啊。”
她抬起头,阳光洒在脸上,暖融融的。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知道,只要心向阳光,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槐安里的雾散了,而属于她们的,向阳而生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