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窃国驸马 > 第六十九章:宝贝现世
换源:


       “有必要这么麻烦么。反正效果都是差不多的。”

“一看就知道你不是做生意的料。”

“比方说,你和大牛要买同一种东西,一款物美价廉随处可见,另一款花里胡哨但却极其稀少,只是价格稍微高一些。换成是你你买哪个?”

“那肯定是少的啊,我这个身份,怎么能用随处可见的呢。”

云卓一拍巴掌:“这不就结了。你让中层人家用普通百姓规格的肥皂,他们肯定不乐意的。因为这彰显不了他们的身份。而你让豪门用中层阶级的肥皂,豪门一样不乐意。什么档次啊和我用一样的。”

“哪怕工序和效果都相差不大,但有钱人依旧会选择最贵的。无他,主要是身份二字。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卖出货物。而是要让顾客收获情绪价值。顾客高兴了,你还害怕没有生意来?”

杜文节似懂非懂:“那,那这些肥皂定价?”

“从高到低分别为十文,一两,以及十两银子。”

杜文节瞪着一双铜铃大眼:“驸马爷,你开玩笑吧。这定价太离谱了吧。”

按照云卓的定价,这肥皂高的太高,低的太低。

例如价格最低的肥皂,造价是在七文钱左右,一块只有三文的利润,压根就无法对得起辛苦忙碌的工人们。

而那对应中层以及豪门的价格,又显得太高了。

在风月楼留宿一晚上,点除红袖外最贵的姑娘,最多也不过是二十两银子而已。

“要不,定价为十五文,二百文,五百文咋样?”杜文节小心翼翼道。

云卓噗嗤乐了:“我刚才跟你说什么你都忘了?你定这么低的价格是瞧不起京城这些有钱人么?还有,十文钱对百姓来说,已经算是大消费了,再往上提价就不合适了。”

“问题十文不挣钱啊。”

“你要弄明白一点,卖给老百姓和卖给有钱人是不一样的经营模式。对百姓们,咱们是走量,对有钱人,才是走质。明白?”

“那豪门也不是傻子啊,再怎么想要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也不会花超过一千倍的价格买啊。”

“所以就得让他们能明确看出差距在哪啊。你这样,三种价格的肥皂用不同的包装,普通的,就用纸随便包一下。中层的,就用木匣子,刻上诗文。而最顶级的呢,不单单要用木匣子盛放,在木匣子上面还要点缀一些碎宝石。肥皂上面,找人雕刻上西游释厄传的插画。”

“这样差距不就展现出来了么。”

杜文节懵懵懂懂,云卓又拉着他说了好多有关于营销的策略,最终,顿悟的杜文节啊哈一声,立刻带人下去安排去了。

很快,杜家请来的水军就上了街,在京城各大集市杂货铺胭脂铺询问有没有肥皂售卖。

此举引得许多百姓为之侧目。

头一次听肥皂的他们很是迷茫,尤其是那些水军还用夸张的腔调嚷嚷着就是传说中可以和长生之术相比拟的肥皂的台词,更让这些百姓茫然无知。

长生之术,好小众的词汇。

这不都是道爷追求的境界么,难道说,这肥皂和道爷还有关么。

虽说人群中也有少数看过西游释厄传话本的百姓,但对于只能从书上了解的他们而言,远不胜现场听书的读书人对肥皂那么上心。

甚至这些人还记不记得肥皂都是两说。

就这样,连续两天的时间,水军们跑遍了整个京城的杂货铺子。

不单单将百姓们的好奇心给勾引了上来,就连早就知晓肥皂妙处的风月楼听众们也接到了风声。



“陆兄,今日京城许多人都在问询肥皂之事,难不成此宝已经声名远播了?”

“废话,就宋濂那个嘚瑟劲,没人知道才是稀奇呢。现在好了,整个京城都在打听哪里有肥皂,搞得这些杂货铺老板一个个心痒痒,就是找不到进货的渠道。”

“那是先生才有的宝贝,他们能有进货渠道就有鬼了。”

一家酒楼上,两名读书人闲聊着,作为西游释厄传的忠诚粉丝,二人难得的清闲下来喝酒玩乐,并针对今日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肥皂事件讨论了起来。

然而,就在俩人在这指点江山的时候,一个怀里抱着一沓子宣纸的小孩上了楼,挨个给每桌发放。

姓陆的读书人好奇要了一张,才看了一眼,顿时懵了。

他的同伴见状很好奇,放下酒杯询问道:“陆兄,你怎么了?”

“贤弟,宝,宝贝真的现世了。”

“什么宝贝现世了。”

“肥皂啊。”

“什么!”

陆姓读书人直接将宣纸递了过去,后者拿在手里一看当时愣住。

宣纸上,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加大加粗的红色劲爆二字。

在二字下面,则是一行稍小的文字。

内容分明就是明日午时,城北如意坊开业,售卖的产品赫然就是肥皂。

不仅如此,在这行字的下面,还有三款肥皂的介绍文字。

三款名为至尊套餐,无双套餐,以及优惠套餐。

分别对应着十两,一两,十文三种价格。

陆姓读书人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贤弟,你看到没有。这宝贝真的出现了。咱们再也不用等先生抽奖送了。更不用羡慕那些中奖的家伙了。”

不同于神情激动的陆姓读书人,他的同伴倒是冷静多了:“陆兄,这肥皂明明是先生才有的宝贝。这如意坊什么来头,怎么会拥有如此宝贝。而且还能大胆拿出来售卖。”

“贤弟你的意思是?”

“莫不是紧急赶制出来的水货,想要借助这两天京城的舆论而捞上一笔。”

“岂有此理!竟然敢扯先生的大旗来捞钱。我决不许此事发生。贤弟,走,回去找许兄王兄他们,明天咱们一块去砸了如意坊的门面。”

“好!”同伴也抖着劲,喊小二结完账,俩人匆匆就去了。

类似的戏码不止一处的发生。

对于百姓们而言,这如意坊的宣传就是一个热闹看。

这两天光是听说肥皂了,还真不知道长啥样,去长长见识也不是不错的。

但对于风月楼那些忠实粉丝而言,这就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底线。

你什么身份啊敢这么瞎搞,真当我们这些粉丝是吃干饭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