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星途重启35岁的逆风翻盘 > 第四章 手机镜头里的真心与报名前夜
换源:


       夜里十一点,念念房间的小夜灯还亮着暖融融的光,苏晚轻手轻脚地帮女儿掖好被角,看着她睫毛在眼下投出的浅浅阴影,心里像被温水浸过,软得一塌糊涂。转身回到客厅,她把手机支架放在茶几中央,屏幕上还停留在《演技突围营》的报名页面——“自我介绍需包含个人经历与参赛初心”“即兴表演片段需体现真实情感”,这两行字她已经看了不下二十遍,每个字都像小锤子,轻轻敲着她那颗既期待又忐忑的心。

她走到书房,打开那个落了薄灰的纸箱,指尖在旧剧本、获奖证书间摸索,最后触到一个冰凉的金属物件——是当年张诚为了让她跟粉丝直播买的手机支架,白色的塑料底座上还留着淡淡的咖啡渍,是某次她赶剧本时不小心洒的。苏晚用湿巾一点点擦干净污渍,金属支架在灯光下泛出柔和的光,像是在无声地鼓励她。又从衣柜最里面翻出那件浅粉色针织衫,是去年江若彤送她的生日礼物,标签都没拆,她一直舍不得穿,总觉得“这么好的衣服,在家带孩子穿可惜了”。此刻套在身上,柔软的面料贴着皮肤,遮住了胳膊上因为常年搓洗衣物留下的浅淡茧子,也悄悄抚平了她心里的褶皱。

“得找个干净的背景。”苏晚在客厅里来回走了两圈,目光最终落在阳台的书架上。书架第三层摆着念念的绘本,封面上画着咧嘴笑的小熊;第四层是她以前的剧本,《夏末微光》的台词本封皮都快磨破了;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个巴掌大的相框——是去年秋天她带念念去公园拍的,女儿举着棉花糖,糖渣沾在嘴角,眼睛笑成了月牙,她站在旁边,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却笑得比阳光还亮。苏晚把书架上的杂物一一收进抽屉,又用抹布仔细擦了三遍玻璃门,连门框缝隙里的灰尘都没放过,她想让镜头里的自己,看起来更“像样”一点,也想让看视频的人知道,哪怕生活再难,她也没丢了对“体面”的坚持。

一切准备就绪,墙上的挂钟刚好指向十一点半。苏晚深吸一口气,打开手机摄像头,调整支架高度,让镜头刚好对着自己的胸口到头顶。她对着镜头扯了扯嘴角,想挤出一个自然的笑容,可看着屏幕里的自己——眼角有细纹,脸色带着常年熬夜的苍白,头发扎得太紧,露出了光洁的额头,显得有些局促——心跳突然就乱了,像有只小兔子在胸腔里横冲直撞。

“大家好,我叫苏晚,今年35岁,是一名单亲妈妈,也是……曾经的演员。”开场白刚说出口,声音就发紧,尾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苏晚连忙关掉录像,指尖按在胸口,深呼吸了三次,又拿起手机,看着镜头里的自己,轻声说:“苏晚,你不是在演别人,你是在说自己的故事,别怕。”

第二次按下录像键,她的声音稳了些:“大家好,我叫苏晚,35岁。五年前,我是个演员,演过校园剧里的‘小白月’,也演过古装剧里只有三句台词的小丫鬟。那时候我总说,我想一辈子站在聚光灯下,把每个角色都演活。后来我怀孕了,先生说‘家里需要有人照顾,演戏太辛苦,不如先停下来’。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把剧本锁进箱子,把化妆品收进抽屉,从此成了‘张太太’,成了‘念念妈妈’,却慢慢忘了‘苏晚’是谁。”

说到这里,苏晚的目光落在书架上的剧本上,声音不自觉地软了下来:“这五年,我的生活里只有柴米油盐。早上六点起来给念念做早餐,送她上学后去买菜,回家打扫卫生、洗衣服,下午接她放学,辅导作业,晚上等她睡了,再把家里的活儿收尾。有时候看着电视里的演员,会突然想起自己以前拍戏的样子,会偷偷拿出旧剧本,对着镜子念台词,念着念着就哭了——我好像把自己弄丢了。”

她抬手擦了擦眼角,指尖沾到一点湿意,却没停下:“上周,我去当群演,演一个路过的路人。副导演说‘你演得很好,很真实’,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从来没放下过演戏。我今年35岁,没有流量,没有背景,甚至连一套像样的化妆品都没有,但我有一颗想演戏的真心。我知道这条路很难,可能会被嘲笑,可能会失败,但我想试试——不为当明星,只为找回那个曾经眼里有光的自己,也想让念念知道,妈妈不仅能给她做早饭,还能站在舞台上,发光给她看。”

这段话她说得很慢,没有刻意煽情,却每一个字都带着真心。录完后,苏晚看着手机里的视频,反复看了三遍,才终于敢确定——这就是她想说的话,是藏在她心里五年的渴望。

接下来是即兴表演片段。她早就想好了题材:演一个深夜加班回家的妈妈,看到女儿留在桌上的纸条,忍不住落泪的场景。没有复杂的道具,她在餐桌上放了一个印着小熊图案的空碗,一张用彩色笔写的纸条——“妈妈,我煮了粥在锅里,记得热了吃,我已经刷牙睡觉啦”,字迹歪歪扭扭,还画了个笑脸,是她照着念念的笔迹写的。又把客厅的大灯关掉,只留一盏台灯,昏黄的光落在餐桌上,像极了无数个她加班回家的夜晚。

表演开始时,苏晚轻轻推开“家门”,脚步放得很轻,像是怕吵醒女儿。她脱鞋的时候,习惯性地把高跟鞋摆整齐,又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疲惫——这是她以前加班回家时的样子,不用演,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走到餐桌前,她先是看到空碗,愣了一下,然后拿起纸条,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像是在确认这是不是真的。

“这孩子,什么时候会煮粥了……”她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惊讶,又有一丝心疼。肩膀慢慢垮下来,嘴角却不自觉地向上扬起,眼里渐渐蓄满了泪水——不是夸张的大哭,而是那种带着委屈、心疼又温暖的哽咽。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纸条上,晕开了小小的墨迹,她连忙用手去擦,却越擦越乱,最后干脆把纸条贴在胸口,肩膀微微颤抖着,像是在压抑自己的情绪。

过了一会儿,她深吸一口气,走到“厨房”,打开“锅”,又转过身,看着客厅里的灯光,眼神慢慢变了——从一开始的疲惫,到后来的心疼,最后变成了坚定。她知道,女儿就是她的力量,是她不管多累,都能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表演结束后,苏晚坐在地上,缓了好久才平复情绪。她看着手机里的视频,突然想起当年拍戏时,导演说的“最好的演技,不是装出来的,是把自己放进角色里,让角色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原来,这五年的辛苦、委屈、温暖,都不是白费的,它们成了她最珍贵的表演素材,成了她区别于其他演员的独特优势。

她按照报名要求,把两个视频压缩成指定格式,又仔细检查了报名信息——姓名“苏晚”,电话“138xxxx5678”,身份证号“110xxxx1989xxxxxx”,每一项都核对了三遍,连标点符号都没放过。点击“提交”按钮的那一刻,她的手指顿了顿,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紧张,像是在等待一场重要的考试结果。

页面弹出“报名成功,我们将在七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的提示时,苏晚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然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一件压在心里很久的大事。她关掉手机,走到阳台,推开窗户,夏夜的风带着青草的香气吹在脸上,凉丝丝的,很舒服。楼下的路灯亮着,偶尔有晚归的人走过,脚步声轻轻的,还有几声蝉鸣,显得格外安静。

苏晚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虽然不多,却很亮,像撒在黑夜里的碎钻。她想起离婚那天,她站在民政局门口,觉得天都是灰的,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完了。可现在,她却觉得,人生好像才刚刚开始——有念念的支持,有江若彤的鼓励,有李姐的帮助,还有她自己那颗不肯放弃的心,好像没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妈妈,你怎么还不睡呀?”念念的声音从卧室里传来,带着刚睡醒的迷糊,还有一点小小的委屈。

苏晚连忙走进卧室,看到女儿揉着眼睛坐起来,小头发乱糟糟的,像个小狮子。她走过去,把女儿抱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妈妈刚把报名视频提交了,马上就睡,是不是吵到你了?”

“没有。”念念趴在她怀里,小声问,“提交了就会选上吗?妈妈会不会像电视里的演员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拍戏呀?”

苏晚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低头亲了亲女儿的额头:“不知道会不会选上,但妈妈努力过了,就算没选上,也不后悔。如果妈妈真的去拍戏了,会带着念念一起,不会把你一个人留下的。”

“会选上的!”念念抬起头,眼神很坚定,小手紧紧攥着她的衣服,“妈妈演得最好了,比电视里的阿姨演得还好!”

苏晚笑了,眼眶又有点热。她抱着女儿,轻轻哼起以前哄她睡觉的儿歌,看着女儿慢慢闭上眼睛,呼吸变得均匀。等念念睡熟后,她坐在床边,拿出手机,给江若彤发了条微信:“若彤,我把报名视频提交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机会,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很开心,因为我终于为自己做了一件事。”

没过多久,江若彤就回复了,还发了个加油的表情包:“晚晚,你超棒的!这已经不是‘做了一件事’了,这是你重新开始的第一步!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支持你,需要帮忙随时找我!”

看着微信里的文字,苏晚心里暖暖的。她关掉手机,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的灯,脑海里闪过很多画面——第一次拍戏时,导演夸她“有灵气”;第一次获奖时,她拿着奖杯,激动得说不出话;离婚时,张诚说“你这辈子就这样了”;当群演时,副导演说“你演得很好”;还有刚才拍视频时,她对着镜头说出心里话的样子。

这些画面像一串珍珠,串起了她的人生,也让她更加确定,重新开始演戏,是她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窗外的星星还在亮着,苏晚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她不知道《演技突围营》会不会给她回复,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困难在等着她,但她知道,从提交报名视频的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已经开始慢慢变好。

那些藏在手机镜头里的真心,那些在深夜里默默付出的努力,那些不为人知的委屈与坚持,终有一天,会变成照亮她星途的光,会让她重新站在聚光灯下,笑着对全世界说:“我是演员苏晚,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