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淮右布衣逆天记 > 第五章 我是小牛人
换源:


       有关牧童的经典故事在中国很多,李密牛角挂书、王冕放牛学画、刘秀骑牛打仗等等。大家都知道朱重八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放牛,自然要发生一些与牛有关的故事,大家别想歪了,绝对不是发生与牛有关的爱情故事。

别的名人放牛都是与牛和谐相处,最终牛都会成为这些成功人士人生际遇里一项不可或缺的物种,很富有诗情画意,朱重八则不同,牛人的处事方式都会以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别人是放牛或骑牛,他是杀牛。

地主家一天只管一顿饭,自然在放牛的过程中是很饿的,农村的孩子放牛,特别是封建社会农村的孩子放牛,不像现在的小朋友到山上去玩叫做春游或秋游,是可以带很多零食去的,那时候不仅没有零食,连主食也没有。偶尔去去是叫游山玩水,一年四季都在山坡上那叫被山水玩。饿得实在不行偶尔可以用偶遇的野果、鸟蛋和一些小的飞禽走兽来充饥,但这些野生的东西并不是随时都能遇到,就算遇到了,也早被其他放牛的孩子或大人洗劫一空了。大家想问,为何不去田间地头偷一些红薯玉米来充饥呢?可以是可以,但一般被逮住除了现场被暴揍一顿,回家还得接着挨揍,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老百姓把庄家看得比生命还重,能随便让你偷!如果再遇见冬天这样万物沉寂的季节直接是无招。

大约在冬季,一帮孩子如约而至的又将各自地主家的牛赶到了他们的“老根据地”,寒风呼啸,牛儿早换了御冬的新毛,这种天然的皮草能有效抵御寒冬,人就没办法了,毕竟除了增添衣物和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泥垢能御寒之外,人的身上是不会长出长毛的。但泥垢是有,衣物是没有的。人性有个特点,就是你越冷就会感到越饿,越饿就会感到越冷,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所谓饥寒交迫就是这个意思。

放牛的孩子有汤和、徐达、周德兴以及一些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铁蛋、狗剩之名的孩子,一帮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在冬天里放牛,但不喜欢也没办法,这就是你的工作,你改变不了就只有接受。别的孩子是接受了,但小朱重八是不接受的。他的原则就是:放牛可以,铲牛粪也可以,饿肚皮就是不行。

平时在地主家领取报酬(红薯地瓜、地瓜红薯)的时候,大家都会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多少留着一点当做第二天的早餐。为何跟朱重八混的这几个小伙伴日后能成为明朝鼎鼎大名的开国功臣,个人素质不高是完全做不到的,其中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自我约束这些基本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些素质的养成正是在那个饥寒交迫的环境下形成的。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一生所经历的困难其实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这群孩子恰好都在昨天把地主家发放的报酬吃光了,今天一个个的都没进过一点食物,有些呆萌的小伙伴会捡拾一些枯草根嚼嚼,索罗索罗味,但除了更饿之外没有太多的作用。一个个饿得哭爹叫娘,有的捂着肚子在草坡上来回翻滚。

平日里小伙伴们都比较服朱重八,因为他胆子比较大、主意比较多,尽管很多孩子都比他大,但显然这帮人的主心骨就是他了。两个人、三个人、一群人、一个团队、一支队伍、一个社会,能成为主心骨的人一般除了胆子大、主意多之外,还得看得准、稳得住。别人想到的你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你也能想到,想到了还不行,你的想法、言辞和行为还得符合实际、招人待见。不然就算胆子再大只能是莽夫、主意再多也只能是馊主意。只有那种正义与勇敢化身,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人才能成为人中龙凤。

朱重八长得丑这是大家公认的,成年的朱重八都丑,小的时候估计也好看不到哪里去。那这个人中龙凤就只剩下正义、勇敢和智慧了,美貌差点自然智慧之类的东西就会多些,这是此消彼长的道理。

就在伙伴们叫苦不迭的时候,小朱重八哈哈大笑起来,与此时极不应景的笑声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就在大家都疑惑的看着他的时候,他说道“你们这帮瓜蛋”,有现成的肉不吃,在这儿鬼哭狼嚎的做什么!”

大家异口同声的说“肉!?在哪儿呢!?”说着都在咽着口水。

这时小朱重八指向不远处正在母牛胯下拱奶吃的牛犊子。“把那牛犊子杀了,不就有肉吃了!”

众孩子一听都被他着疯狂的想法给吓得张大了嘴巴,腹中的饥饿感也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消减了一半。

周德兴说道“什么,杀牛?地主知道了咋办!”

牛作为古代的主要生产工具,那是很贵重的,别说你是普通百姓,就是地主也不能随便宰杀。但朱重八就敢,那时候敢杀牛的胆量绝不比杀人的胆量逊色。

小朱重八说“我就问你们饿还是不饿,吃还是不想吃。”

大伙都说“饿!”

小朱重八道“这不就结了,管他那么多干嘛,先杀了填报肚皮再说。”

众人看着这个平日遇险从来不惊,处理问题从来不乱,做事张弛有度的“小领导”,反正都饿着,又有“领导”撑腰打气,大伙三下五除二的就把牛犊给分解了。架火一烤,再是神仙老爷也经不住这美味的诱惑。

牛肉是好吃,即营养有抗饿,所有人都是这辈子第一次吃牛肉,肚子虽然已经吃撑,但都还在意犹未尽的舔着嘴唇。牛肉是吃了,牛骨头、牛皮这些残剩的作案证据还得处理,大伙在小朱领导的指挥下把这些证据都挖坑埋了。这时夕阳西下,初冬的晚霞随心所欲的涂抹着远方的天际线,景色极美,夜幕催促在外的行人该回家了。

正当这群才吃完牛肉的小伙伴正要赶着牛群回家时,汤和看见刚才吃剩的牛犊还有一根尾巴没有处理掉。小朱重八见状把牛尾巴插在地上的石头缝里,随即带着大伙回家了。

一路上所有人都多少有些担心,特别是狗剩和铁蛋那几个胆小的孩子一路上自言自语的念叨着什么,时不时的后脚踩前脚的还摔了几个跟头。都是担心回家被处理。

当小朱重八把牛赶回地主刘德家里后,刘德见小牛犊子没回来就问朱重八是咋回事?小朱重八说“天快黑的时候,我们听见'轰......'的一声巨响,地上突然出现了一条裂缝,那牛犊看见地上有个缝,转着圈圈跑着跑着就一头钻了进去,就剩根牛尾巴在外边,大伙见状就跑过去扯,但怎么扯都扯不出来,不知是遇到了什么妖怪!”

地主刘德当然不会相信小朱重八的话,随后叫上朱五四和几个长工点着火把便跟着朱重八来到放牛的地方,几个大人一看自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朱重八只说就是如此,犟嘴的小朱重八当场被朱五四狠狠揍了一顿,最后不得不承认是自己把牛犊子宰杀吃掉了。大人们都不相信是他一人所为,想追问出他的同伙,但任凭朱五四和刘德再怎样严刑拷打他就是不说,最后无奈只得以朱五四用其他偿还方式作为补偿而了事。

回家后,朱五四实在气不过又狠狠地揍了朱重八一顿,陈氏看打得太狠怕出人命,便跪着哭着央求朱五四作罢。

帮刘德家放牛的工作算是丢掉了,没过多久朱重八被揍的伤痊愈之后,朱五四又帮他在别的地主家找了一个放牛的工作。一开始连续找了几家都不同意,都害怕自家的牛被这孩子放着放着就没了,最终还是有个心肠软的地主同意了。

虽然在地主群里朱重八的名声坏了,但在放牛娃的同伴群里威望提高了,很多放牛的孩子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故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在他“圈子里”蔓延开来,一时间“放牛娃痛食牛犊记”成了圈里的热门话题,就算那些曾经与他有过过节的放牛郎对他的传奇故事发自内心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