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一把唐横刀,你管这叫农民? > 第十章水泥登场!
换源:


       事实上修堤的进展,异常艰难。

寻常的土石,在汹涌的江水面前,脆弱得如同沙堡,一次次被冲垮,一次又一次填补。

不断地失败,蚕食消磨着刚刚燃起的斗志。

夜里,临时的营帐内,气氛压抑。

“这样下去不行。”

调查回来的凌云落按住手中的长剑,沉声说道。

“江水不退,人力终有穷尽之时,如此这般在来个两三次,只怕刚刚燃起的斗志又要垮塌。”

萧容紧蹙眉头,望着桌案上那张简陋的舆图,一言不发。

“我有一个法子。”

李显端坐在一旁,发出沉闷的声音,打破了死寂。

他将一张画满了奇怪符号的草图,众人只如同看鬼画符一般,铺在舆图之上。

“这是什么?你要作法吗?”

萧容不解地问。

“一种新的‘胶泥’。”

李显指着自己绘画的图纸解释道。

“将石灰石、黏土、铁矿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高温中煅烧,磨成粉末。此物遇水,非但不会消解,反而会凝结成石,坚逾金铁。”

在场众人,听得是云里雾里。

烧土成石?

这听起来,比作法和跳大神更像无稽之谈。

“此法,你有几成把握?”

萧容的目光紧紧盯着李显。

“十成。”

李显的回答,没有半分犹豫。

那份源自另一个文明的绝对自信,让萧容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好!”

“凌云落!”

“属下在!”

“你立刻带人,按李显图纸所示,遍寻临江左近,不惜一切代价,找齐这些材料!”

三日后。

万幸的是,三日内,长江水似乎并没有反复的意思,而是连日的晴天。

临江县城外,一座临时搭建的土窑,烈火熊熊。

第一批按照李显配方烧制出的粉末,被小心翼翼地取出。

它看起来灰扑扑的,毫不起眼。

李显亲自上前,将其与沙石、水混合,搅拌均匀,而后填充进一个用木板搭建的模具之中。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当李显拆开木板,一块灰白色、带着粗糙质感的“石头”,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周围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一名雪龙卫上前,用手中的钢刀,奋力劈下。

“铛!”

竟是发出了金石振响,而断裂飞出的刀刃将雪龙卫吓了一个激灵。

成功了!

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他们看着那块人造的“顽石”,如同在看一件神迹。

这种被李显命名为“水泥”的东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在临江城大批量生产,运往江堤。

一座崭新的堤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决口处拔地而起。

暮色如一块浸透水汽的灰绸,沉甸甸地压在江岸上空。当最后一块缺口在众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被水泥墙壁填满时,时间仿佛被拉成了细长的丝线。

堤坝,终于重新完成了,然而,萧容仍旧眉头微蹙,因为暮色时分,又听见了江风拿夹杂着雨水的呼号。

入夜,不仅是萧容和李显带着蓑衣蓑帽站在江堤口,江堤后面,更是数不清的临江百姓,连续半个月的作业,终于到了要检验成果的时候。

“轰!”

一声巨响,不是来自江面,而是高悬的天穹,是雷声,也是野兽狂奔之前的呼号。

数道闪电在江面上空闪烁,霎时间,倾盆大雨再次倾泻而下。

“老天爷啊,你开开眼吧!临江城,已经没有活路了!”人群之中,为首的老者迎着漂泊而下的雨水,望着昏暗幽沉的天空,直直跪下,声嘶力竭地呼喊道。

“开开眼吧!”

身后的老百姓齐齐跪下,默默祷告着。

长江却是在一声声老百姓的祈祷声中再次奔腾起来,迎着凶猛的雨势与呼号的江风,如同再次如同出笼的野兽,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意图吞下所有的老百姓。

而江堤之上,只有两人迎风冒雨,直直站立,那是两道风雨也无法压弯的大梁脊梁。

“殿下怎么不到江堤下面去?”李显看着扑腾而来的江水,面不改色地问道。

“护卫大梁子民,便是我身为皇族的责任,如想伤害百姓,就从我的尸体上过去!”萧容也是陈生回答,却是字字铿锵,不容置疑。

李显没有回话,而是静静地看着江水。

终于,那如同张开血盆大口的野兽,重重地撞上了水泥堤坝,放出沉闷的嘶吼,仿佛撞上了手握金刚盾牌的护卫,而在一次巨浪的撞击之下,整个堤坝纹丝不动,就如同傲立在风雪里的寒梅,丝毫不退。

如此一次、两次、三次....

直到深夜子时,终于,雨势停了,潮水凶猛的攻势,而奔腾的长江犹如被驯化了一般,晕头转向地退了下去.....

“哐啷!”

一声脆响,一个汉子手中的铁锹脱手坠地,砸在泥水里。

他猛地跪倒,用拳头捶打着坚实的地面,喉咙里挤出野兽般的呜咽。

“活下来了……俺们真的活下来了!”

这声嘶吼仿佛一道命令,瞬间引爆了死寂。

无数顶破旧的草帽被抛向空中,在乌云散尽的月色下翻飞,像一群挣脱牢笼的鸟。

“娘!你看见了吗!大水退了!”

一个青年仰天长嚎,泪水混着雨水冲刷着他满是泥污的脸颊。

人们疯了一般的拥抱,紧紧搂住身边那个同样浑身湿透、同样在颤抖的陌生人,用尽全身力气拍打着对方的后背。

那积压了太久的绝望、悲伤与痛苦,在这一刻,尽数化作滚烫的泪水,奔涌而出。

他们再次看向江堤之上那两道身影。

他们都知道,那是带他们战胜老天爷的人,是教会他们人定胜天的人。

江堤之上。

“殿下现在有何感想?”李显仍旧语气平静,缓缓出言问询。

“我有些懂了,你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百姓,才是我大梁的血肉,才是我大梁能挺起来的脊梁。”萧容迎着江风回答道。

“殿下,李某还有一句话,送给殿下,古之成大事者,莫不是以人为本。民心所向,才是天下所向。”李显出言正色回答,继而又说道:“现在殿下在这些百姓心中,就是天下所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