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帝王排行榜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有人欢喜有人忧。
让不少帝王都看清楚了自己的短板,他们决心从今往后起弥补不足之处,争取成为一个流传千古的风云帝王。
女子们也因为武则天的事情受到了公平的对待,成功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
……
大唐盛世内!
李世民看着天幕,心里面逐渐变得有些期待起来。
仙人的每一次指示,对于他而言都是一次进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如今的大唐愈发繁荣昌盛,他跟室友把握今后会成为后世之人心目中的千古一帝!
这时,天幕变幻,画面刚开始出现了一座座落坐在树林里的大山。
镜头拉近,这山村里出现了不少村落,离这些村落的不远处,竖立着迎风飞舞的五星红旗。
那些建筑物的墙体上刻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个大字。
这些建筑在五星红旗的笼罩下,变得庄严起来,里面不少孩童系着红领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九年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包含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培养少年的成长尤为重要。】
【九年义务教育它具有公益性,即免学费、杂费,让所有孩子不论贫富、性别、地域,都能平等入学,保障基本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
【课程设置全面,有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培养知识能力,也有音体美等发展综合素质。】
【此外,义务教育注重均衡发展,政府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如教师交流轮岗、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以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李世民整个人都颇为震撼。
这些解说词字正腔圆,每一个字都在李世民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李世民忍不住呢喃起来,反复咀嚼着这一句话的含义。
反观大唐现状,贫苦人家的孩子是没有机会步入学堂的,而世家大族的孩子都能请大儒坐老师,学知识入朝堂。
与此同时,大唐百姓们看到天幕中的画面,整个人都愣住了。
“原来这世界上竟然真的有地方人人平等,就连山里面的孩子都有资格受教育。”
“难怪在后世能够发展迅速,哪怕在其他种族的国家也能占有一席之地,这才是真正的盛世。”
“我们的孩子虽然出生在寒门,但同样是大唐子民,理应受到教育,为大唐效力!”
“……”
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心里面对这后世充满了向往。
也希望仙人的指示能够让帝王看清楚,不只有百年世家大族的孩子才是国之栋梁!
每年参加科考的寒门学子也不计其数,钱流传的将军也好,大臣也罢,里面都不乏寒门学子!
正在苦读的寒门学子看到这一幕,眼泪在脸上肆意横行,他们寒窗苦读三年就是为了挣一条出路。
可在后世之人眼中,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寒门学子他们都一视同仁。
竟然还免除了这些学杂费,对于无数寒门来说,这一直都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想要上私塾不仅要有强大的背景,还要有雄厚的财力,才能登入那高雅之堂!
寒门学子们喜极而泣,打心底里替那些大山里面的孩子们高兴。
他们能有这样的机会,是无数寒门学子做梦都求不来的。
女子们看到这一幕,又看了看因为寒冬腊月还在池塘边洗衣服而皲裂的双手,忍不住哭出了声来。
老祖宗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一句话不知道葬送了多少女子的求学之路,让她们变成了一个只知道洗衣做饭,依附男人活着的菟丝花。
如今因为武则天的事情,女子也能自立门户,可还是登不上那高雅之堂。
没想到在后世之人眼里,女子同样可以心怀大志,在求取功名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这才是她们真正向往的太平盛世!
紧接着,天幕上出现了不少大山里走出来的成功人士。
这些人有的从商,有的从政,在他们的带领下家乡也变得越来越好。
越来越多的女子走上高位,成为了大小集团里的话事人,在镜头面前永远洋溢着开朗的笑容。
这样的画面深深刺痛了李世民的眼睛。
大唐内的女子要三从四德,读的最多的也就是女诫之类的书。
“传令下去,从国库掏银子给各地百姓们修建私塾,从国库里掏银子让百姓们的孩子都能上学堂。”
“我大唐的盛世不能只靠百年世家,也需要这些寒门学子!”
李世民下定决心地表示道。
这些孩童的畜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但今后成龙成凤是他们可以自己做决定的。
……
咸阳宫内!
“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并不假,我大秦的孩童都能进私塾念学堂,成为国之栋梁!”
“今后的科举之路不允许徇私舞弊,一旦发现抄九族,流放偏远地区去体会民生疾苦!”
嬴政一脸霸气地看着一众大臣表示道。
这大秦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支撑,光靠百年世家不行。
这些百年世家的孩子不少因为权利的利益熏陶,都已经逐渐偏离了轨迹。
反而是这些寒门学子寒窗苦读,逐渐崭露头角。
或许,是时候该给这些寒门学子以及有才华的女子一条出路了。
【嬴政:你们且看着吧,百年之后我大秦一定会活在所有人心里,这九年义务教育我大秦先用为敬。】
【李世民: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我大唐的子民们也不差,有优秀的大儒教学,一定不会给我大唐丢脸。】
【朱元璋:你俩这个时候争有什么用,不如定个三年之约,到时候看看哪个王朝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