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三日已过。
三日来李白衣都陪着顾长风,每日为他调理身体,还亲自调配药浴,给顾长风增强体质。
整整三日寸步不离,让顾长风都大感意外。
除了青弱每日都可怜兮兮地看着顾长风,倒也没说什么,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清的。
顾长风病重的消息也传遍白衣教,但并未引起震动,除了那些面首有些兴奋外,留寨的山匪倒是没什么动静。
大部分山匪们都外出突袭安置点,短时间内也不会返回,一时间,白衣教内风平浪静。
至于所谓的幕后凶手,自然是没有任何消息。
经过三日修养,顾长风的身体已经恢复,甚至更胜从前。
只是对于那方面的事情,不知为何有些淡薄。
这样也好,不然每日只想着宣淫,如何成就霸业。
殊不知,一切都是李白衣故意所为,每日服用的药膳内,都加了点特殊药材。
“顾长风,你体内余毒已清,切记这半个月不要过度操劳,管好你的下半身,不然身体的亏空是很难补回来的。”
李白衣神色如常,顾长风则是嘴一撇。
“我就知道你是算计我,我这脉象怕不是中毒,是肾亏吧?”
李白衣“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后一本正经。
“你自然是中了淫毒,我有说错吗?”
“不过这半个月你都别想做什么了,你以为我给你用的什么药?”
顾长风心中暗骂,脸一黑,直接将李白衣搂入怀中。
上下其手。
以此发泄心中不满。
李白衣也懒得反抗,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他,只是这笑容有些恐怖,让顾长风不由得身体一震,赶紧松开了手。
“你这个臭娘们,就是看不得我幸福,你不会是吃青弱醋了吧?所以故意给我下药。”
李白衣不由得脸一红,说不吃醋是假的,但更多的是生气。
她和青弱情同姐妹,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告诉她的。
若不是发现顾长风的脉象,她还真不知道,顾长风和青弱早就做了那种事情。
而且根据顾长风亏空的程度,不难想象这二人短短几日到底有多疯狂。
“看在你吃醋的面子上,此事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现在可以说说了,你让我下山是想让我做什么。”
李白衣轻笑起来,并未开口,和聪明人在一起的好处此时就体现出来。
她什么都没说,顾长风就已经猜到她的用意。
为了让顾长风顺利下山,她可是做了两手准备,一就是功劳,二就是对外宣称顾长风病重。
至于为什么要如此,自然是因为白衣教内并不是表面上这么团结。
她虽然是大当家,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信服她。
从战阵一事上就能看出来,李白衣为何只让这百人进行战阵训练。
还有莫不凡说的,有些山匪加入了那十四名面首的计划内。
这都说明,白衣教内部不合。
“你应该不会让我以正常途径下山吧?”
“让我猜猜看,那些面首已经有所动作,而你故意当着所有人的面答应让我下山,就是让他们觉得机会来了。”
“白衣教内不合,你要进行肃清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就借此机会,实行你的计划。”
“那些山匪若这么轻易就被那十五头猪蛊惑,这种人自然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除开被蛊惑的人,还有那些野心勃勃想要取而代之的人,也会借此机会发难。”
“大当家,好算计。”
李白衣没有反驳,而是收起笑容,神色肃然。
“你也知道我想要做什么,但是仅凭这些山匪很难做到,可以说没有任何希望。”
“所以我想让你下山,暗中收拢一批人手。”
“还记得我曾与你说过的面首大会吧?”
“我准备在那一日,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全部解决掉。”
顾长风颔首,思索良久。
“我需要银子。”
“我给。”
“我只带青弱一人。”
“没问题。”
“一切行动都要听我的,青弱必须无条件执行。”
“可以。”
“成交,大当家,合作愉快。”
顾长风习惯性地伸出手,李白衣一愣,不知顾长风的意思,但也将手伸出。
顾长风轻轻一握,快速松开。
“今夜,你与青弱从后山小路下山,我等你们回来。”
李白衣目光深邃的可怕。
深夜,青弱与顾长风从后山悄然离去。
李白衣望着二人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神色逐渐复杂起来。
“大牛,派人告诉那些面首,顾长风病重,下山求医去了。”
“顾长风,这是我对你的最后一次考验,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走在山路上,顾长风意气风发,身旁还有美人作陪,别提多么惬意。
倒是青弱一脸警戒之色,时不时注意着周围的动向。
夜晚的山,可不是那么安全的,经常会出现夜行的野兽。
两个时辰后,二人终于安全的踏上官道,天边也出现一抹光亮。
青弱擦去顾长风额头上的汗珠,轻声问道:“夫君,我们此行去哪里?”
顾长风问道:“距离此地最近的县城是哪?”
青弱沉吟少许,答道:“三十里外淮安县。”
“行,先去淮安县看看,想来那边的安置点应该已经炸锅了吧。”
青弱闻言不解:“夫君,炸锅是什么?武器吗?”
顾长风哈哈一笑:“炸锅是我的家乡话,就是动乱的意思。”
青弱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索性也懒得再问。
毕竟顾长风经常说出一些听不懂的话,索性就当做读书人咬文嚼字了。
顾长风的猜测没错,因为距离最近,淮安县是山匪们的第一站。
一连三天,安置点都被山匪突袭。
可山匪不伤人,只抢粮,让守城的官兵都有些不明所以。
第一天被抢之后,毕竟没有人员伤亡,官兵也没有在意。
说到底还是因为事情过小,派兵剿灭山匪也不现实,就凭他们他一个小县城的守卫,能守住城就不错了。
第二天山匪又来了一次,守城士兵刚出城,山匪就一窝蜂跑了。
第三天,又是如此。
一连三天,淮安县的官员终于察觉到不对劲。
因为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多,并且开始闹事,不仅是因为山匪的经常袭扰,更多的却是因为没有口粮。
本来安置点的粮食就很少,每人每天也就能喝上两碗稀粥,可山匪这一闹腾,半碗稀粥都很难喝到。
再加上李白衣安排人在流民中引导,事情愈发的不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