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家父赵匡胤 > 第8章 划时代的回回炮
换源:


       曹府客厅内。

“引进使,什么仗最难打?”赵德昭笑着问道。

曹彬回道:“攻城战最难打。上策是围城,中策是用投石机打破城墙,下策是强攻。”

赵德昭追问:“投石机打破城墙,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曹彬娓娓道来:“敌军的投石机会摧毁我们的投石机,对于坚固的城池,三十斤的石弹就是挠痒痒。”

赵德昭笑道:“如果投石机可以在百步外,投掷百斤以上的石弹,精准度再提高两倍呢?”

曹彬闻言,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大皇子,这种投石机只存纸面上,现实里绝对没有。我先跟你说投石机的发射过程。”

“一名号令官指挥一群投石兵,确保他们同时拉动绳索,将蛋兜里的石弹射出去。”

“战场上十分嘈杂,号令最多被二百人听到,只有最精锐的投石兵,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发力。”

曹彬一口气说完投石机的局限,微笑着看向赵德昭。

赵德昭明白,冷兵器战场的指挥是难题,没有耳机和麦克风,很难让二百人统一行动。

他指着秤:“把秤做大,一万斤的秤砣从高处坠落,产生的力量足以投掷巨石。曹叔,此乃以重制动。”

曹彬轻皱眉头,仔细品味赵德昭的话,以重制动,以重制动……

他脑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投石机,万斤巨石猛然坠落,抛射出巨大的石弹,几下就砸塌了一段城墙。

攻城士兵经过倒塌的城墙,成功攻下城池。

巨石坠落的力量绝对比人的力量大,一万斤的石头,占据的空间也要比二百人小。

这种投石机完全有可能实现!

不要说抛射百斤石弹,只要能抛射三十斤石弹,那就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因为训练精锐投石兵需要时间、金钱和粮食。

而石头不需要训练,人力终有耗尽时,石头没有。

这扇被赵德昭推开的大门,让曹彬看到了全新的世界。

他站起来,向赵德昭行礼:“此构想惊为天人,我们进宫面圣,向官家禀告。”

赵德昭摆手:“这种投石机叫回回炮,我把它送给您,您让曹璨陪我读书。”

“什么?”曹彬惊道,“回回炮是国之重器啊,大皇子你……”

“我和阿璨是兄弟,在我看来,回回炮没有兄弟重要。”赵德昭说道。

“这……”曹彬知道这是谎言,却听得舒服,心里也暖烘烘的。

他之前拒绝曹璨陪读,是因为赵德昭生性顽劣,曹家不能跟顽劣皇子走得太近。

但是,之前的程门立雪和现在回回炮足以说明大皇子不是纨绔。

曹彬仔细权衡利弊,笑道:“多谢大皇子看得起曹璨,从明天开始,我让曹璨伴读。”

“多谢曹大叔。”赵德昭表面上笑呵呵,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可是未来的两大战神之一,荆南、后蜀、南唐和北汉的掘墓人,为大宋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另一个战神是潘美,也是他必须拉拢的大人物,他已经有了拉拢计划。

赵德昭笑道:“曹大叔,大郎在家吗?”

“在家。”曹彬吩咐管家,“带大皇子去后院,让璨儿好生接待。”

“大皇子,请您移步。”老管家笑道。

“有劳老丈。”赵德昭看一眼宦官李长安,跟着管家走出客厅。

李长安走到曹彬跟前:“引进使,回回炮可不是小事。”

曹彬立刻道:“李内侍放心,我会如实向官家汇报,不贪墨大皇子的功劳。”

“引进使言重了,大皇子长大了,官家甚是欣慰。”李长安说道。

“下官明白。”曹彬向他告辞,立刻策马前往皇宫。

赵德昭来到了后宅,先给曹璨的母亲张氏请安。

张氏拉着他的手,说了很多贴心话,最后让曹璨好生接待大皇子。

曹璨早就等不及了,拉着赵德昭的手,迅速来到了卧室。

在陈桥兵变前,两人经常去勾栏瓦肆听曲,经常在汴河里钓鱼。

“昭哥,吃果子。”曹璨献宝似的拿出珍藏的蜜饯果子。

赵德昭咬一口果子,竖起大拇指:“真好吃。”

“我特意给你留的。”曹璨说道,“你不知道,我苦苦求了两天,父亲就是不让我陪读。”

“还是你有本事,三言两语就说服了父亲。”曹璨学习赵德昭,也竖起了大拇指。

“刚才是你在窗户外偷听?”赵德昭问道。

曹璨点头:“我有个疑问,咱们被大鱼折断过鱼竿,什么样鱼竿能吊起一万斤的石头?”

赵德昭又给他竖起大拇指,制造回回炮的关键,就是投石臂的长度和硬度。

“我觉得回回炮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曹璨说着,急忙请赵德昭坐在棋盘旁边。

“不经意间想到的。不说这个,下棋。”赵德昭指着棋盘说。

曹璨不再问,两人一边吃着果子,一边下围棋。

赵德昭在心里回答:宋末元初,回回炮由中亚传入中原,成为蒙古帝国攻破襄阳城的利器。

此时距离宋末还有三百多年,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能造出回回炮吗?

他仔细思考着,觉得非常困难,科技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棋下到一半,赵德昭问道:“大郎,听说你跟潘惟固的关系很好。”

曹璨愣了一下,轻声道:“惟固惹祸了,被潘叔叔禁足,我改天再联络他。”

“禁足?他犯了什么错?”赵德昭追问道。

“不清楚,改天我去打听。”曹璨说道。

两人继续下棋,赵德昭执白,曹璨执黑子。

赵德昭赢下第一局,没有交换先后手,继续执白后行。

小哥俩一连对弈三局,赵德昭两胜一负。

第四局时,他轻声问:“璨哥,官家会不会让我负责监造回回炮?”

曹璨的手一哆嗦:“家父说那是国之重器,咱们年纪尚幼,恐怕……”

“那我亏了,功劳被别人抢走了。”赵德昭轻笑一声。

曹璨又是一哆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觉得,官家会给你补偿。”

赵德昭猜测,如果不出意外,这个补偿应该是老赵直接下令,让赵普的嫡长子进宫陪读。

“东隅,桑榆,我全都要。”他握起拳头,将一颗棋子握在后心。

曹璨再也没心情下棋,突然觉得赵德昭变了,几天不见,好像变了一个人。

他小声说:“就算官家同意,群臣也不会同意。大皇子,你为何想监造回回炮?”

赵德昭在棋盘上落子:“我有绝招,别人都不会。等着瞧吧,回回炮早晚落在我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