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南明:雄关漫道真如铁 > 第5章 为生民立命
换源:


       接下来的几日,朱聿键便在漕运总督府安排的馆驿住下,深居简出。

反倒是张岳,在将朱聿键平安送到淮安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领着三百兵马驻扎在城外,引来了淮安城内不少猜测的目光。

这一日,朱聿键正看着墙上的堪舆图,忽听得门外李宝尖细的嗓音:“禀王爷,有人求见,说是您的故人。”

“故人?”朱聿键心头泛起疑惑,却还是吩咐道:“既是故人,那便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见到朱聿键,那人当即扑跪在地,“臣...杨永泰...来迟了!”

“杨永泰?”

随着脑海中的记忆涌起,朱聿键当即大喜过望,赶紧上前搀住来人:“孤正想着人去寻你,没想到你竟先找来了!”

来人正是原唐王府的左长吏杨永泰,此人对朱聿键不仅忠心耿耿,更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干吏!所以怪不得朱聿键不欣喜若狂,真是刚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正值用人之际,杨永泰就来了!

杨永泰从怀中掏出油布包裹,层层揭开时冰屑簌簌落下。银印在昏灯下陡然生辉:“臣在濉州隐居三载,前些时日闻得王爷脱困,即刻赶来相随...”他喉结滚动,“唐王府旧印在此,求王爷允臣再执长吏节杖!”

朱聿键放声大笑,八年未闻这般畅快笑声。他扶杨永泰坐下,转头对李宝交代道:“温酒!今日当浮一大白!”

此后旬日,驿馆门前鞍马不绝,陆续有王府旧人前来追随。有举家来投的原王府右长吏杨鸿雁,有负剑夜奔的旧日护卫魏勇,有散尽家财的前典簿李经纬......

就在这破旧的淮安驿馆,竟渐渐聚起了南阳王重开府衙的第一批薪火。

——

正当朱聿键欢欣鼓舞之时,路振飞则心绪不宁,一方面被朱聿键的话语深深震撼,另一方面又极力维持着对朝廷的信念。他密切关注着从南京传来的任何消息。

然而,现实却以一种残酷的方式,精准地印证了朱聿键的预言。

加饷的谕旨到了。

以“助饷”、“剿饷”为名,恢复乃至增加了多项崇祯朝已被诟病的赋税。所谓的“赦免新旧钱粮”成了彻头彻尾的空话。

同时,南京传来的邸报也证实了朱聿键的另一部分预言。马士英利用黄澍某些不清不楚的旧事反戈一击,成功化解了弹劾危机,地位反而更加稳固。紧接着,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人事任命出炉:刘光斗、张捷、杨维垣等一大批在崇祯朝因依附阉党或贪渎劣迹而遭罢黜的官员,纷纷被重新起用,占据要职。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正直之士纷纷辞官或被迫害。

短短十数日,弘光朝廷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无情扯下。

——

这一日,深夜。

路振飞未着官服,只穿了一身素色道袍,独自一人,悄然来到了朱聿键下榻的馆驿。

他屏退左右,对着起身相迎的朱聿键,深深一揖,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悲怆。

“王爷……”他的声音沙哑,“真乃……洞若观火。下官……愧矣。”

一切尽在不言中。赌局,已见分晓。

朱聿键扶起他,并无丝毫得色,眼中只有同样的沉重:“路大人不必如此。非大人之过,实乃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看清了,才好做事。”

两人对坐,烛火摇曳,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拉得很长。

“王爷,”路振飞目光炯炯,“当日您问我对眼下局势之看法,今日,下官也斗胆请您见教。”

朱聿键放下茶盏,目光灼灼地看着路振飞:“路大人,可知如今大明症结何在?”

路振飞一怔:“请王爷指教。”

“非关粮饷,非关流寇,甚至非关东虏。真正的症结在于,朝堂。在于,民心!”朱聿键的声音平静,却字字千钧,砸在路振飞的心上。

“朝堂之上,党争不休,内耗不止;军镇跋扈,拥兵自重,朝廷权威尽失;吏治腐败,民不聊生,人心溃散。明眼人都知道,这大明江山,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已经烂透了!”

路振飞抬起头,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您既早已看透这一切,前来淮安,绝非只为谢恩。您……欲如何?”

他终于问出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一位藩王,如此敏锐地洞察时局,私下结交督抚重臣,其志恐非寻常。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然从来开疆劈土,必当以兵力取之,未闻求而可得者也。”朱聿键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避讳,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我来淮安只为一件事,那就是募兵、练兵,把枪杆子握在自己手里。然后,向北,收复失地,驱逐鞑虏。”

路振飞心脏猛地一跳,瞳孔微缩。

最坏的猜测似乎要成真了?这是要……拥兵自重?甚至……

“王爷!”路振飞声音发紧,“您可知此举……形同……形同……”那两个字,他不敢说出口。

藩王掌兵,是太祖皇帝定下的铁律,触碰即是谋逆!

朱聿键却忽然笑了,那笑容里没有权势的贪欲,只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苍凉和一种坚定的使命感。

“路大人以为本王是欲效仿成祖故事,觊觎那九五至尊之位?”他缓缓摇头,语气沉静而有力,“那把椅子,冰冷刺骨,坐上去的人,有几个得了善终?崇祯皇帝不够勤政?不够节俭?结果如何?本王若贪图权势,何不就在广西做个太平王爷,苟延残喘?”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在凝视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

“本王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这条命是捡来的。”他的声音不高,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孤见识过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见识过兵匪如麻,山河破碎。本王所求,非为一家一姓之江山永固,更非为一己之权位。”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如同暗夜中的火炬:

“本王所求,只为在这末世之中,为这天下苍生,杀出一条活路!”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话音落下,如同惊雷,炸响在路振飞的耳畔,震得他神魂俱动。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胸怀!

这绝非一个野心家能说出的语言,这是一个……殉道者的誓言!

路振飞怔怔地看着朱聿键,看着他那张因激动而泛红却依旧坚毅的脸庞,看着他眼中那簇足以燃烧黑暗的火焰。所有的疑虑、惊惧,在这一刻,被这磅礴的志向冲击得粉碎。

他仿佛看到,在这无边黑夜中,一柄尘封已久的利剑,正缓缓出鞘,发出龙吟般的铮鸣,誓要劈开这混沌乱世。

许久,路振飞缓缓起身,整理衣冠,面色肃穆至极,对着朱聿键,一揖到地。

再抬头时,他眼中已是一片决然的清明与坚定。

“王爷,”他沉声道,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淮安府库虽薄,然尚有存粮万石,饷银数万两。义武营新募之兵,虽未经大战,却皆是朴实敢战之辈。”

“臣,路振飞,愿倾尽所能,助王爷……救民水火、匡扶社稷!”

窗外,夜空中骤然划过一道闪电,照亮了两人坚毅的面容。

惊雷之声,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