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南阳,隆中。
天幕的光影缓缓散去,但那颠覆性的画面与文字,却化作无声的惊雷,在九州大地上每一个角落炸响,余波久久不息。
然而,在这卧龙岗上的一间草庐之中,这足以令整个时代失声的浩荡天威,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一个青年文士正伏于案前,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身形颀长,眉目疏朗。
他便是自比管仲、乐毅,却被乡人引为笑谈的诸葛孔明。
此刻,他全部的心神,都沉浸在面前那张粗糙的麻布地图上。
这张图是他亲手所绘,山川河流的走势虽不甚精确,却已是他走遍荆襄,与各地名士、隐者交谈,结合古籍图志,耗费数年心血才得出的成果。
在他的世界里,这张图,便是天下。
方才天际那两次短暂的异象,他也瞥见了。
第一次,他以为是自己思虑过度,眼花了。
第二次,那天幕上光影变幻,他虽有惊疑,但脑中关于荆州九郡归属的推演正到关键之处,竟是皱了皱眉,便强行将注意力拉了回来。
什么天地异象,能比得上匡扶汉室、重定乾坤的大业重要?
“不可。”
诸葛亮轻声自语,手中的狼毫笔在一卷竹简上轻轻一点,留下一个墨点,像是在棋盘上落下了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占天时,兵锋正盛,不可与之争锋。”
他的目光从地图北方的“许”字,缓缓下移。
“孙权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笔尖顺着大江,划到了东边的“吴”字。
最后,他的视线,牢牢锁定在了自己身处的这片土地,以及其西边那片更为广袤的区域。
荆州,益州。
他的眼中,渐渐燃起一抹灼人的光彩,那是智珠在握的光芒,是看透了迷雾,找到了唯一破局之路的兴奋。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为胸中的激荡。
这,就是他为未来那位“将军”准备的惊天之策!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到那时,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好一个三分天下之计,
好一个隆中对,
诸葛亮缓缓直起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胸中郁结多年的才华与抱负,仿佛都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口。
他放下笔,带着一丝得意与满足,审视着竹简上刚刚写下的文字。
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他对天下大势的洞察。
每一个字,都将成为未来新王朝的基石。
他甚至能想象到,当那位求贤若渴的英雄听到自己这番高论时,会是何等震惊,何等叹服!
到那时,三顾茅庐,出山拜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仿佛已在眼前徐徐展开。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那扇简陋的木窗。
窗外,山风和煦,竹影婆娑,一片宁静祥和。
“天下虽大,纷乱复杂,却也不过是一盘棋局罢了。”
青年诸葛亮负手而立,望着远山,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独属于天才的傲然。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智慧,足以拨开这乱世的迷雾,为天下苍生,也为自己,寻得一条光明大道。
至于天上那点小小的异象……
或许,只是哪位仙人路过时,不小心弄出的动静吧。
他并不知道,就在刚刚,整个“棋盘”的模样,乃至“棋局”的规则,都已经在天下人面前,被彻底重画了一遍。
而他呕心沥血的这篇旷世之作,也即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场他毕生都未曾想象过的……公开处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