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摸金魂 > 秦岭谜踪
换源:


       清朝末年,民国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们在战火中家破人亡,由于粮食极度短缺,饿死的人遍布荒野,在湘西一带甚至出现了食人的情况。

这时有些人走投无路,便打起了前朝墓葬的主意。话说山西自古便是边塞要地。北魏初年,大同所属周边盛行起一名为唤羌国的古国,这个国家盛行一时,凭借着其独特的秘术和风俗占据了整个大同地区,而其许多王公贵族死后便葬在大同及其附近。羌国盛行一时,历经沧桑三百多年,却不知何种原因忽然消匿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当初古羌国皇室家族墓地和祭坛遗存,其他建筑随着岁月轮转变的破败不堪或归于尘土,时间的车轮不断推移,随着古羌国墓葬不断被土夫子发现盗掘,一个神秘的口诀在土夫子之间流传开来,一代一代流传至今:“山西自古多古墓,墓墓相连飞龙腾。”

老陈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靠在街边上搭一个小木棚卖阳舂面为生,饥荒年代,吃面的人不多,但平时所挣的钱也足够维持生计。老陈的面棚旁,有几家卖杂果,卖菜和一些其他小玩意儿的,但要属和一个卖杂果的人较为熟识,人们都称呼这人为水果刘,两人总是在没有营生的时候,水果刘从自己摊位上拿些杂果花生,老陈下上两碗阳春面,在烧上一壶酒,两人坐在一起讨论一番奇闻异事。

这天,老陈正在煮面,一个身着中山装,戴一副金丝边框眼镜的年轻人快步走过来,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眼神不时看向两旁的街道,老陈正想询问,年轻人神色慌张的说道:“老板,来碗阳春面,要快!”老陈应了一声:“客官您稍等,马上就好嘞。”老陈娴熟的手法,一团面转眼间化为根根细丝落入汤锅中,翻煮几下,便捞了上来。撒上新鲜的葱花,在浇上一勺密制红油,放半颗嫩小白菜,顿时一碗美味便好了。老陈端过面放在年轻人面前说声:“客官您的面,请慢用。”年轻人可能是饿坏了,只是轻轻吹了吹,便大口吃了起来。边吃边警惕的观察着四周,忽然,城防官带领着一支小队从对面一条街绕过来,身旁副官模样的人拿着一幅画像一个摊位接一个摊位的询问着,很快便来来到水果刘的摊位询问道:“看没看见画像上面上的人,如果看见知情不报者,可要你到大牢里面吃点皮肉之苦,听见没有?”

水果刘苦笑道:“军爷,我真的没有看到,如果看见了一定上报,您就是给我十个胆子也不敢隐瞒不报呀!”副官冷笑道:“谅你也不敢隐瞒!”

这时,在面摊吃面的年轻人看见城防官带领队伍向老陈面摊走来,连忙把老陈叫了过来,把他怀中那个包袱交给了老陈,对老陈说到:“如果我还回来,就把它在给我,如果回不来就把里面的的信交到关东军司令部,剩下的东西就归你了!”说完拔腿就跑,城防官跟前的副官看见年轻人一出面摊就跑,立即报告城防官,城防官连忙向前去追,老陈看见城防官追着年轻渐渐走远,连忙把包袱放进自己的篮子中。夕阳西下,老陈把摊位收起,拿起那个装着包袱的篮子就回家了,老陈的家离他卖面的集市有着一里脚程。当他回到家中时,天空早以是布满繁星,皓月照亮了大地。老陈拉开破旧的屋门,划了一根火柴点燃了桌子上的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桌子及其四周见方的地方。

老陈拿出白天年轻交待他的包袱,慢慢的打开,只见包袱中是一封信、一卷残书和一方玉玺。玉玺隐隐的发着绿芒,仔细看玉玺由一块整玉精雕细刻而来,玉玺的左右两侧雕刻着两条栩栩如生的腾龙,两条龙的嘴对着玉玺顶上的一颗玉珠,而玉玺下方篆刻着“孝德广治,永享天恩”八个字,隐约间透出一股古朴之气,帝王之象尽显其中。玉玺旁是一本残破的古卷,依稀可辨书名为“寻龙十六术”,翻开里面是一些盗墓的技巧和禁忌。翻了翻老陈放在了一边,另外还有一封信,信封上写着:中村震太郎收,打开信封看完信中内容,老陈不禁眉头一皱,把信又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