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楚留香后传,剑指星河 > 第5章 月教杀局
换源:


       蓝月教总坛深处,烛影在石壁上投下扭曲的暗影。蓝钥屈指叩着白玉座上的月牙纹,一声接一声,像是敲在众人心上。

“失败了?”他的声音沉了下去。

殿下跪着的教众将头埋得更低:“公主与四位护法已在归途…。”

天尊自阴影中踏出半步。“十年前,金钱帮帮主血玲珑自封武林女帝,在黄山建行宫,以万花山庄性命相胁,逼楚留香交出玉龙珠,甚至扬言要强娶其子楚天凌。如今看来,楚留香早已得手真珠,却仿制数颗假珠投入江湖。血玲珑十年前夺去的,不过是其中之赝品。”

蓝钥指节发白,忽然冷笑:“好个楚留香……竟将天下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殿外此时传来脚步声。蓝小月垂首而入,淡蓝衣裙上沾着夜露,面纱微湿。

“女儿失职。”她跪下行礼,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蓝钥凝视着她:“说说,怎么失的手?”

蓝小月深吸一口气:“爹爹命我假意与楚家联姻,借机接近楚天凌,潜入楚家搜寻玉龙珠。可没想到……”她声音渐低,“中途杀出飞燕门掌门江竹芯与其师妹岳婷婷。江竹芯的玄阴寒冰掌极难对付,我们不敢恋战。如今楚天凌已与岳婷婷成亲。”

最后几个字轻颤着落下,她突然哽住,肩头微微发抖。

烛火噼啪一响。蓝钥俯身向前:“你对他动了真心?”

蓝小月猛然抬头,眼中水光浮动:“在马车上,他亲口说……此生非我不娶。”话音未落,泪已滚下面纱。

殿中一时死寂。地尊忽然重重哼了一声:“教主,此事易解。找个擅易容的扮作楚天凌,在江湖上闹出几桩丑事。楚留香必带他四处澄清,正好调虎离山。”

天尊接口:“再派人假扮江竹芯门下,杀了岳婷婷。一可嫁祸飞燕门,二可让楚天凌恢复独身,三能叫楚江两家反目——届时再提联姻,公主照样能进楚家。”

蓝钥指节叩响玉座:“人选?”

“教中千面郎君可扮楚天凌。至于刺杀……”天尊顿了顿,“幽冥双煞已候命多时。”

蓝钥颔首,目光扫向蓝小月:“你可听清了?楚天凌终究会是你的。”

蓝小月指尖掐进掌心,低声应了个是。

---

万花山庄的红烛烧至半残。岳婷婷盯着跳动的烛芯,忽然轻声道:“那位蓝月教的公主……你当真对她毫无情意?”

楚天凌抬手拂过她鬓角:“洛阳初遇时我便疑心她出现得太巧。后来种种,不过是将计就计。”

“可若她真心——”

“真心?”楚天凌摇头,“蓝月教近年扩张极快,所图绝非儿女私情。”他忽然压低声音,“有件事该让你知晓。家父确实得了玉龙珠。”

岳婷婷一怔:“那江湖传言……”

“半真半假。”他倾身靠近,“真珠早已被父亲密藏府中,流落江湖的尽是仿品。血玲珑夺去的亦是假珠,她至死都不知自己枉作了笑话。”

窗外忽有碎叶轻响。楚天凌倏地拂灭烛火,剑已出鞘。

“野猫罢了。”他重重点了点岳婷婷的手心,声音却提得更高,“总之玉龙珠事关重大,父亲不得已才与锦衣卫联手除去血玲珑——此事万不可外传。”

夜风掠过檐角,一道黑影悄然隐入更深处的黑暗。

---

三日后,江湖骤起波澜。峨眉弟子泣诉楚天凌夜闯寝居,少林公布藏经阁盗案线索直指楚天凌,威远镖局更悬赏千两缉拿劫镖之人——所有见证皆指认楚天凌。

“拙劣的栽赃。”楚留香搁下茶盏,“却有用。”

楚天凌冷笑:“能将我武功路数模仿七分像,绝非寻常之辈。”

楚留香正要开口,忽见老管家疾步而来:“庄主,少林、武当、峨眉的人已到前厅。”

一直沉默的楚天傲突然起身:“二弟今日从未离庄,我可作证。但当下唯有找出真凶,才能洗清嫌疑。”

“不止要找出真凶。”楚留香目光扫过庭院,“还要防调虎离山。你大夫人司马灵刚抵庄中,三年前的天剑门一战她曾重创江竹芯,有她在,江竹芯的寒冰掌不足为虑。”

楚天凌蹙眉:“父亲早知蓝月教会来?”

楚留香自袖中取出一卷地图:“三十年前冷寒心横行江湖时,蓝钥还只是个护法。如今他既敢动手,我们便送他份大礼——府中五处假珠假图,够蓝月教忙活十年了。”

---

蓝月教总坛深处,蓝小月跪在冷硬的地面上。

“女儿请命亲往万花山庄。”她声音稳得出奇,“必叫岳婷婷血溅婚床。”

蓝钥审视她良久,忽然大笑:“准!让你亲眼见那丫头断气。”

蓝小月躬身退下。转角处她从怀中摸出一枚新月玉佩,指腹反复摩挲着冰凉玉面。

“天凌……”她将玉佩按在心口,低声呢喃,“我终究要让你恨我了。”

暗处一双眼睛盯着她远去。天尊从梁柱后转出,对地尊轻笑:“公主方才指节掐得发白——你说她真下得去手?”

地尊漠然抚刀:“无妨。幽冥双煞此刻已经在路上。”

月影西斜时,蓝小月率人疾行在官道上。她不曾回头,故未看见身后还有两路人马悄然随行——天尊地尊的黄雀在后,以及更远处一顶华轿中,江竹芯正拈着一枚冰针轻笑:

“好师妹,师姐来送你最后一程了。”

万花山庄的灯火渐次熄灭。岳婷婷忽然在梦中惊醒,抓紧了楚天凌的衣袖。

“我梦见好多眼睛在暗处盯着我们。”

楚天凌轻拍她后背,目光却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不怕,”他低声说,剑已在手边,“该来的总会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