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让你替兄去死,没让你娶个女帝啊! > 第11章 亲自上门
换源:


       陈黑狗说得在理。

但现在要是不把道理讲清楚,大家肯定不服气,陆明只好开口:

“理是这么个理,但情况不一样,令孤先生呢?他擅长的是治理政务,这块就得靠他这样的人才。”

陆明心里门儿清,令孤文书就是个处理政务的好手,管这么多人,没个能人坐镇后方、稳住局面,以后还怎么放开手脚干大事?

派去的人很快回来了:“千户长,令孤先生说他已经知道了。”

一听这话,陈黑狗脸就拉下来了:“这令孤文书,也太不给千户长面子了吧?千户长这么放低姿态请他,他还摆谱?”

陆明打断他:“行了别说了,那你跟我进去,其他人原地等着,别乱跑。”说完,他就往村里走。

这村子布局挺好,路都是青石板铺的。刚进村口没一会儿,就听见一阵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

再一看,好家伙,几乎家家门口草棚底下都支着个大炉子。

陈黑狗立马就说:“千户长,这桦树村的人,几乎家家都在打铁。”

他们来到一个挺别致的小院。陆明看见一个老头和一个青年正对着院门站着,俩人脸上带笑。那青年拱手行了个礼:“千户长。令孤文书没出去迎接,请您多包涵。”

陆明看着眼前的青年,有点意外——他没想到令孤文书这么年轻,看着也就二十七八岁。

旁边那老头,倒是一举一动透着读书人的斯文气。

陆明赶紧说:“哪里话,是我冒昧来打扰令孤先生和这位主人了,刚到这里就听说您的大名,这不就厚着脸皮自己上门了,别见怪。”

他示意陈黑狗把礼物递过去。

两人接了礼物,脸上也没见多惶恐或者慌张,只是客气地把陆明请进了屋。

坐下后,令孤文书开始介绍:“千户长,这位是许正源先生,刘远先生,我们俩是认识好些年的忘年交了。”

陆明点点头。

徐正源接过话头:“前两天听说千户长您的封地是海州,我还跟文书聊起这事,其实海州那地方土地肥得很,不比江南差多少。要是就这么荒着太可惜了,好好建设起来,肯定能成为一个繁华大州。”

他给陆明倒了杯茶,接着说:“听说千户长做事处处为老百姓考虑,这次去海州,肯定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陆明应道:“那是自然。”

海州是我的地盘,以后肯定得把它整好点,不光要恢复以前那种热闹富裕的样子。老百姓的事儿,管它是种地的、做工的、做买卖的、读书的还是当兵的,还有那些水沟啊、路啊、城墙房子啥的,都得搞起来。

令孤文书就在边上听着,没吭声

陆明觉得这人肯定有点本事,值得拉拢一把。

不过到底有多大能耐,还得试试才知道。

陆明开口:“令孤先生,我听陈黑狗说,他们刚到海州那会儿,你就帮着出主意,帮了大忙。我这次来,就是专门道谢的。”

“千户长客气了。”令孤文书摆摆手,“我就是海州本地人,也想为老家出点力。

再说这些流民也不容易,来到海州来,就为活命,我也就随口说了几句,没干啥大事。”他说完还站起来行了个礼,挺诚恳的。

“就算是几句话,也帮陈黑狗他们在海州站住脚了,这说明先生有本事。

所以这次我来管海州,正缺像先生这样的人才帮忙,不知道先生愿不愿意?”陆明直接问。

旁边的徐正源和令孤文书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明白。陆明来的时候,他俩就猜到是这事了。

徐正源先开口了:“文书还年轻,我这把老骨头,心思和身体都跟不上了,这辈子就在桦树村养老了,文书学问高,本事大,你就别推辞千户长的好意了。”他知道令孤文书的性子,干脆把话挑明。

陆明也听懂了,看向令孤文书。

机会就这一次。

要是对方还想玩什么三请四请那套,他陆明可没那闲工夫,以后也不会再来了。他对自己看人的眼光有数,别说管个海州,就是管个国家他也有信心。

封地这儿确实缺人手,但实在找不到人,大不了自己辛苦点。有帮手当然好,没有也一样得干,不能太惯着谁,有本事怎么了?天底下又不是只有他令孤文书一个能人!

“千户长,实话跟您说,”令孤文书开口了,“我令孤文书书读了不少,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儿想干点事,这次您来管海州,我愿意跟着您,不图什么富贵,就想着能给老百姓做点实事,心里就踏实了。”他说完,直接站起来给陆明跪下了。

既然对方不拿,陆明当然要收下。

他赶紧扶起令孤文书:“令孤先生,以后你就是我在海州的左膀右臂了,这州里的大小事,得多靠你费心,你的意见,我都会听,会照办。”

令孤文书没想到这位千户长这么看重自己,有点激动:“千户长您这么抬举,我、我真有点受宠若惊。”

“令孤先生你就别谦虚了,你有多大本事,我心里清楚。”陆明语气没什么起伏。

“千户长,这话可不对,没准我令孤闻就是个没啥真本事的,到时候坏了你的大事怎么办?”

陆明笑了:“真有本事的人,藏不住,我知道先生你绝对不是那种光有名头的草包。”

“别的先不说,就陈黑狗听你的那几条主意,还有山谷边盖的那些房子,里头透出的讲究劲儿,就看得出来,先生你是能治理一方的大才。”

令孤闻听完,心里一热,正色道:“千户长这么看得起我,令孤闻一定尽全力,把海州管好。”

徐正源赶紧让手下人去准备酒席。

“徐正源先生,用不着这么麻烦,随便吃点就行。我刚到海州,一堆事等着办,不能耽误。晚上回去就得正式上手了。”

“好些要紧事,必须在春耕前定下来办妥,要是拖下去,那是对海州老百姓,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徐正源连连点头,还是让人去备酒菜。

三个人就边等边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