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军工霸主:从红星厂开始铸剑强国 > 第十六章 自给自足
换源:


       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会议之后,一个代号为“东风”的绝密项目,在第七研究院正式启动。

陈致远成了这个庞大计划的总设计师,他将从系统获得的浩瀚技术资料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子项目,分配给从全国各地抽调而来的顶尖专家。

整个研究院仿佛进入了战时状态,所有人都明白,他们肩上扛着的,是这个年轻共和国的未来。

然而,遥远的未来无法抚慰眼前的创伤。

一封来自朝鲜前线的加急战报,被直接送到了老将军的案头,也送到了陈致远面前。

战报的内容触目惊心。

志愿军正与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展开惨烈的拉锯战。

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和绝对的火力优势,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无后坐力炮虽然有效,但在面对那些深藏在山体中的半永久性堡垒时,威力还是稍显不足。

前线急需一种威力更大、更便携、能够单兵使用的攻坚利器。

“致远,前线等不了五年!”

电话里,老将军的声音嘶哑而沉重,“我们的战士,正在用血肉之躯去啃美国人的乌龟壳!每一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好儿郎倒在冲锋的路上。国家的力量要优先保证‘东风’,没办法给你更多支持,但前线……前线真的顶不住了!”

放下电话,陈致远没有丝毫犹豫。

他从“东风”项目组里抽调了一个精干的小组,将自己关进了图纸室。

三天后,一张全新的设计图纸摆在了赵刚和几位核心技术员面前。

那是一种单兵肩扛式火箭筒,但它的结构远比当时世界上任何同类武器都要精巧。

它采用了高能复合推进剂和破甲深度惊人的空心装药战斗部。

“命名为‘龙牙’。”

陈致远指着图纸上那个狰狞的战斗部,“它的任务,就是敲碎敌人的龟壳。”

命令下达,整个研究院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有了制造无后坐力炮和涡喷发动机的经验,工人们的技术水平早已今非昔比。

陈致远提供的化学配方和工艺流程,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制造出了合格的推进药柱和战斗部。

半个月后,在研究院的靶场上,第一批“龙牙”火箭筒进行了实弹测试。

一名战士将黑黝黝的发射筒扛在肩上,对准了三百米外一个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模拟地堡。

“放!”

一声令下,火箭弹拖着一道耀眼的尾焰,发出尖锐的呼啸声,瞬间命中目标!

“轰!”

一声巨响过后,硝烟散去。

那个厚达一米的钢筋混凝土靶标,像是被一头无形的巨兽狠狠啃了一口,正面被豁开一个脸盆大小的窟窿,背面的混凝土大块大块地崩裂脱落,露出扭曲的钢筋。

“我的娘咧!”

赵刚倒吸一口凉气,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他娘的哪是龙牙,这简直是穿山甲!”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一幕彻底震撼了。这种恐怖的威力,足以让任何坚固的工事变成一座活棺材。

没有庆祝,没有耽搁。

五十具“龙牙”火箭筒和五百发火箭弹被连夜装箱,由一支精锐的特遣队,以最快速度送往前线。

它们将作为一支奇兵,为浴血奋战的志愿军送去最急需的支援。

送走了运输队,陈致远立刻重新投入到“东风”项目中。

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设计,对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他列出了一份特种合金钢的清单,交给了赵刚。

“致远,这些材料,我们库存不多了。”

赵刚看着清单,眉头紧锁。

“那就申请采购。”

陈致远头也不抬地继续计算着数据。

然而,一天后,赵刚却两手空空地回来了,脸上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怒火。

“采购不下来!”

他一拳砸在桌子上,“不光是我们,全国都缺!尤其是咱们要的这种高标号合金钢!”

陈致远停下笔,看向他。

赵刚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愤愤不平地倒着苦水:“现在全国都在搞建设,到处都要钢。咱们自己的炼钢技术你也知道,产量小,质量也跟不上,炼出来的都是些普通货色。想要好钢,就得跟老大哥买。”

“可这帮老大哥,嘴上喊着‘同志般的友谊’,卖给我们的钢材比金子还贵!而且还限量,尤其是咱们军工急需的这些特种钢,更是藏着掖着,每次都说他们自己也不够用。这不就是卡着我们的脖子吗?太他妈憋屈了!”

听着赵刚的抱怨,陈致远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这不是赵刚一个人的憋屈,而是整个国家的困境。

一个不能自主生产高端工业原料的国家,就像一个身强力壮的巨人,血管却掌握在别人手里,随时可能被切断供血。

工业的基石是钢铁。

没有足够多、足够好的钢铁,一切先进武器都只是图纸上的梦幻泡影。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检测到国家级基础工业短板:钢铁冶炼技术。】

【特别任务触发:钢铁长城。】

【科技解锁: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LD转炉)全套技术。】

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那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炼钢工艺,它能以极低的成本、极高的效率,生产出远超当前平炉技术的高质量钢水。

这是足以让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在十年内翻上几番的国之重器!

陈致远缓缓抬起头,看着还在为买不到钢材而暴跳如雷的赵刚,眼神平静而深邃。

“赵部长,”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瞬间让赵刚停下了抱怨。

“不用求人了。”

陈致远拿起笔,在一张干净的图纸上,画下了一个巨大的炉体轮廓。

“从今往后,我们国家最好的钢,我们自己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