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盒子装着什么?
小时候我很喜欢收纳,总是会找很多小盒子来装我的各种东西。很多时候小盒子会将我的记忆封印,直到我再次打开,记忆又重新慢慢涌现。
从初二开始写日记,那时候班主任是语文老师,说是要锻炼我们写作的能力,让我们写日记。每周检查一次,只需翻开日期给他看。每次检查的时侯都怕秘密外露,把内容用手捂得紧紧的,就这样,我开始了写日记,没想到这一写就是七八年。偶尔跟朋友们聊起,会调傥道“我的日记可以出成书了”。直到现在,我写过的很多日记依旧尘封在我的盒子里,有一部分永远遗失了,说到这还是挺遗憾的。当时情绪作祟,傻傻的将其遗弃。可能这也是青春的一部分吧。偶尔将那些剩余的日记翻开,那些年少的记忆开始一点点涌现,感觉好像青春怎么样都会被浪费掉,也一直没法让自己满意。一直以来都挺羡慕身边的朋友,但当我回头看时,我也在羡慕着我自己。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直羡慕别人,不仅没法好好生活,还会失去自我。所以,在生活中正确的看待自己是很重要的。至少我们活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
从初中到现在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变好,也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更新自己。翻开以前的日记发现我在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明白人生的道理。也能看到自己人生的轨迹,那些文字好像电影在放映。字迹从稚嫩到有了自己的风格,也越发熟练,现在有了电子日记,但我依旧习惯手写,仿佛这样更加深刻些,更加真实些。每晚睡前的一件事就是写日记,它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总觉得它有一种魔法,可以让我慢慢安定下来。我喜欢这种感觉,它让我感觉我是我自己,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每一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小盒子,它承载着我们一生的记忆。在某一个恰当的时机将其打开,让它散发自己的光芒。你会发现那些我们以为被忘记了的事物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心底的某个角落,它只是差一个恰当的时机。就像有时候脑袋里面会冒出一些记忆,面对一些场景的时候,好像我们去过;在某一个恰当的场合,面对一些话题的时候,那些相关的记忆一点点涌现,越来越清晰。让我感觉好多经历过的事情其实不会被忘记,它只是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就像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一样,很多时候材料的相似性对我们的回忆是有影响的。
其实想写书很久了,一本属于我和我的记忆的书。这是我写的第一本书,算是我开启写作生涯的一种仪式。就像恋爱要从正式的告白和收到一束花开始一样,写作也需要这样,仿佛这样才是真正的开始。一个正式的开头,也期盼有一个美好的结尾。
我和我的小盒子的故事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