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重生58灵泉空间护家人 > 第六章 空间新用与县城筹谋
换源:


       野猪肉的香气似乎还在周家院子里萦绕,但周卫民的心思已经飞向了更远的地方。打猎终究是看天吃饭,风险又高,绝非长久之计。空间里的出产,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开始更系统地规划空间的使用。那一亩黑土地被划分成几个区域:一片专门种植生长周期短的野菜,供应日常家用,掩人耳目;一片种植常见但品质要求高的草药,如柴胡、防风,准备日后细水长流地出售;一小片则精心伺候着那株朱血果和几株后来找到的稀有药材;剩下的土地,他全部种上了优化后的玉米和小麦。

灵泉水的消耗量巨大,但好在泉眼虽小,却源源不绝。周卫民发现,用稀释后的灵泉水浇灌普通作物,效果虽不如直接浇灌,但也能显著提升生长速度和品质,且更不易引人怀疑。他开始尝试调配不同比例。

除了种植,他打起了养殖的主意。光有粮,没有肉,终究差点意思。空间那片空白区域,似乎可以存放活物?

他做了个实验,偷偷将家里那只老母鸡抱进空间。老母鸡进入空间后,起初有些惊慌,但很快就被灵田里鲜嫩的野菜和虫子吸引,悠闲地啄食起来,甚至还在空白区域找了个角落,舒服地趴下了,丝毫没有不适。

“果然可以!”周卫民大喜。这意味着他可以在空间里进行小规模养殖!

他立刻开始行动。下次去公社时,他偷偷用卖野猪分的钱,买了两只半大的小母鸡和一只小公鸡,小心翼翼地藏好带回家,然后趁夜收入空间。

空间里没有昼夜,温度适宜。三只小鸡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在灵田里捉虫吃草,喝的是稀释的灵泉水,长得飞快,羽毛油光水滑,精神头十足。没过几天,那两只小母鸡就开始下蛋了,蛋壳红润,个头比普通鸡蛋大上一圈。

周卫民每天都能从空间里收获两三枚鸡蛋,悄悄混入家里的鸡窝。周母发现老母鸡“产量”暴增,惊喜不已,直说是吃了好东西(指周卫民偶尔混入鸡食的灵泉野菜)的缘故。

鸡蛋的自由,让周家的伙食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周卫民还偶尔偷偷将空间产的优质玉米面混入家里的粮缸,蒸出的窝头越发暄软香甜。

家人的脸色越来越红润,身体也越来越好。周铁柱的老寒腿几乎没再犯过,挑水砍柴利索了很多。周母夜里不再咳嗽,说话中气足了。大姐二姐脸上有了血色,干活更有劲。连小妹小丫,都肉眼可见地长了些肉,不再像根豆芽菜。

这一切变化,潜移默化,周家人都归功于“能干的卫民”和“运气好”,虽然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日子越过越好,谁又会深究呢?

然而,周卫民并未被眼前的改善冲昏头脑。他知道,家里的这点变化,在掌握权力的赵家叔侄眼里,依旧不值一提。他们就像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

李彩霞的肚子等不起,他们的陷害只会来得更快更狠。

他必须更快地积累资本和力量。

去县城,势在必行。

他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也需要准备足够的“货物”。

几天后,机会来了。周铁柱的老旧锄头彻底坏了,需要重新锻打。公社的铁匠铺手艺一般,周铁柱念叨着要是能去县城的农具厂看看就好了。

“爹,我去吧。”周卫民立刻接口,“我跑得快,一天就能来回。正好也去看看,县里有啥零工短工可以干,听说县里工地招人搬砖,一天能给八毛钱呢。”

这个借口合情合理。周铁柱虽然担心儿子一个人去县城,但想到家里的窘境和儿子的懂事,还是点了点头,再三叮嘱他注意安全。

周母连夜给周卫民贴了一锅玉米面饼子当干粮,又塞给他两块钱:“穷家富路,拿着,万一有啥事。”

周卫民接过钱,心里暖洋洋的。

出发前夜,他进入空间,开始准备。

·药材:他精心挑选了一批品相最好的柴胡、黄芩,以及一小包用木盒小心装好的朱血果干(他试验后发现灵泉水浸泡后烘干的药效保留极好)。

·粮食:他磨了二十斤空间产的优质小麦粉,雪白细腻,用旧麻袋装好。又装了十斤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碴。

·鸡蛋:攒了三十个空间鸡蛋,用稻壳小心包裹好,放在篮子里。

·钱:带上了卖野猪剩下的四十多块钱。

所有这些,都被他收入空间,轻装上阵。

第二天天不亮,他就出发了。步行十几里山路到公社,然后搭上了一辆顺路的拖拉机,“突突突”地朝着县城方向驶去。

县城比公社繁华许多,砖瓦房多了,街上行人穿着也整齐些,墙上刷着更多的标语。周卫民无暇多看,按照前世模糊的记忆和刘老汉隐约提过的方位,朝着县城南边的“自由市场”摸去。

那地方名义上是允许农民交换些自产的东西,但实际上鱼龙混杂,什么都有。

市场里人声嘈杂,挤满了挎着篮子、提着口袋的农民和城里居民。周卫民警惕地观察了一圈,没有直接摆摊,而是找了个僻静角落,从空间取出少量药材和鸡蛋,拿在手里,装作等人的样子。

很快,一个穿着体面、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在他面前停下,目光落在他手里的鸡蛋上。

“小伙子,这鸡蛋怎么卖?”鸡蛋个大饱满,颜色诱人。

周卫民报了个比市价稍高的数。

男人皱了皱眉,但没走,拿起一个鸡蛋对着光看了看:“品相不错。还有吗?”

“家里母鸡下的,就这些了。”周卫民谨慎地说。

“我都要了。”男人很爽快,付了钱,又压低声音问,“还有别的吗?细粮?好药材?”

周卫民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您要什么?”

“面粉,要白的。药材…最好是补身子的。”男人意有所指。

周卫民看了看四周,低声道:“换个地方说话?”

男人会意,带着周卫民七拐八绕,走进附近一条小巷子里的一户人家。

看来是个常客熟门熟路。

关上门,周卫民才从空间(假装从怀里和布袋里)取出小麦粉和那包药材。

男人一看那雪白细腻的面粉,眼睛就亮了,抓了一把捻了捻,又闻了闻药香浓郁的柴胡和黄芩,连连点头:“好东西!都是好东西!怎么换?”

一番讨价还价,周卫民带来的粮食和普通药材卖了个好价钱,比黑市价还高出三成。那男人显然不差钱,只求好东西。

最后,周卫民犹豫了一下,拿出了那个小木盒,打开。

“您看这个,认得吗?”

男人看到那红得发黑、隐隐透着光泽的朱血果干,先是一愣,随即猛地凑近,仔细闻了闻,又小心拿起一片对着光看,手都有些抖:“这…这品相…朱血果?年份还这么足!小伙子,你从哪弄来的?”

“山里偶然挖到的。”周卫民含糊道,“您收吗?”

“收!当然收!”男人激动道,“这东西可遇不可求!你说个价!”

周卫民对朱血果的价值只有一个模糊概念,他想了想,报了一个自认为很高的数字。

没想到男人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便一咬牙:“成!我要了!不过现钱没带够,你等我一会儿,我回家取!”

最终,这包朱血果干卖出的价钱,几乎抵得上之前所有东西的总和!周卫民怀里揣着一笔真正的“巨款”,心跳如擂鼓。

交易完成,男人心情极好,递给周卫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名字“王远”,和一个地址:“小伙子,以后有好东西,可以直接来这个地方找我。价格好商量。”

周卫民小心收好纸条,知道这可能是一条重要的线。

他没有多留,迅速离开。先去农具厂给父亲买了把新锄头,又去供销社,用卖鸡蛋和粮食的钱,称了一斤不要票的高价水果糖,给小妹买了个红色的新头绳,给母亲和二姐买了块便宜的香皂。

看着时间还早,他又在县城里转了转,仔细观察着各类物资的价格和需求,心里默默盘算着。

回去的路上,他搭的是一辆牛车,虽然慢,但心情却无比舒畅。

县城之行,收获远超预期!不仅解决了眼前的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打通了一条相对安全的销售渠道,并对县城黑市的行情有了了解。

空间出产的东西,价值极高!

他脑海里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扩大空间种植和养殖规模,特别是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和药材。甚至…可以尝试用空间优化过的种子,在自家的自留地里小范围种植,看看效果…

夕阳西下,周卫民背着新锄头,揣着给家人的礼物和满满的希望,回到了周家村。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刚从拖拉机上下来的身影,就被一个在村口晃荡的二流子看到了。那二流子眼珠一转,扭头就朝赵支书家跑去。

“支书,支书!我看到周家那小子从县城回来了!背了新锄头,还揣着鼓鼓囊囊的包,肯定买了不少好东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