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重生58灵泉空间护家人 > 第二章 灵泉妙用与第一桶金
换源:


       周卫民揣着在黑市换来的三块五毛钱和几张皱巴巴的粮票,心里踏实了不少。虽然不多,但这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他验证了空间出产的东西品质极佳,在黑市能换到好价钱。

回到那个依旧破旧却充满生气的家,母亲正在灶台边忙碌,锅里飘出野菜混合着少量米粒的香味。

“回来啦?快去洗把手,准备吃饭了。”周母抬头看了他一眼,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最近家里能吃上饱饭,她的气色好了很多,夜里也不再咳嗽。

“哎,好。”周卫民应了一声,目光扫过院子。父亲周铁柱正坐在门槛上,就着夕阳的余晖修补一个破箩筐,动作似乎比以往利索了些。灵泉水潜移默化地改善着他的身体。

大姐周红英和二姐周兰芝还没下工,人民公社的活儿不轻省。小妹小丫蹲在鸡窝旁,眼巴巴地看着里面唯一一只老母鸡,嘴里嘟囔着:“快下蛋呀,给哥哥吃。”

周卫民心里一暖,走过去摸摸小妹的头:“蛋给小丫吃,哥哥不爱吃鸡蛋。”

小丫抬起头,大眼睛忽闪忽闪:“哥哥骗人,谁都爱吃鸡蛋。”

周卫民笑了,没再争辩,心里却盘算着,很快,他就能让全家人都吃上鸡蛋,吃上肉!

晚饭时,饭桌上的糊糊比往常稠了些,野菜也多了点油星——周卫民偷偷滴了两滴从空间里摘取的野果榨的油。一家人吃得格外香甜。

“卫民,你最近老是往山上跑,小心点,别进太深。”周铁柱咽下嘴里的糊糊,叮嘱道。儿子最近变得懂事勤快,他欣慰,但也担心。

“爹,您放心,我有分寸。山里好东西多着呢,你看。”周卫民说着,从怀里(实则是从空间)掏出两个红彤彤的野果子,比常见的山杏要大要红,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这是他用灵泉水浇灌后的变异品种,口感极佳,营养也更丰富。

“哇!”小丫眼睛一下子亮了。

周母也惊讶:“这时节就有这么红的果子了?个头还这么大。”

“嗯,运气好,找到棵好树。”周卫民面不改色地把果子分给家人,“爹,妈,姐,小丫,都尝尝。”

果子甘甜多汁,带着浓郁的果香,一家人吃得赞不绝口,小丫更是把果汁糊了满脸。

周卫民看着家人满足的笑容,心底那股因为白天遇到那对狗男女而升起的戾气消散了不少。守护住这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夜里,等家人都睡熟后,周卫民意识沉入空间。

短短几天,空间里已经大变样。一亩黑土地被规划得井井有条。一小片区域种着高产量的野菜,长势凶猛,绿油油一片,明天又能收割一茬。另一片区域种着常见的草药,如柴胡、黄芩、车前草等,在灵泉水的滋养下,年份和药效远超野外生长的。角落里还有几棵果树苗,正是那红果子的来源,已经挂了果。

那口灵泉依旧汩汩冒着清泉,周卫民用意念取了一捧喝下,浑身疲惫一扫而空,精神百倍。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在不断提升,力气大了,耳目也聪明了不少。

“光是卖野菜和普通草药,来钱还是太慢。”周卫民琢磨着。黑市有风险,不能常去,而且这点小打小闹,根本不足以快速积累资本。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几株长势最好的草药。其中一株三七,叶片肥厚,脉络清晰,隐隐透着灵气,看这长势,怕是抵得上外面生长好几年的功效了。还有几株丹参,根茎粗壮,颜色深红。

这些都是比较值钱的药材。

“得想办法把这些出手,换一笔真正的启动资金。”周卫民暗下决心。但去哪里卖?卖给谁?这是个问题。镇上卫生所肯定不收来路不明的药材,去黑市又太扎眼。

他想到了一个人——隔壁村的老猎户刘老汉。刘老汉常年在深山老林里钻,偶尔会挖到些好药材,据说他有门路卖给县里的药铺,而且嘴严,讲义气。前世父亲摔断腿,刘老汉还偷偷送来过一点草药。

第二天,周卫民借口去隔壁村找同学,背了个破篓子出了门。篓子底下藏着几株品相最好的三七和丹参,用野菜小心盖着。

他一路打听,找到刘老汉家时,老汉正坐在院子里处理一只野兔。

“刘大爷。”周卫民站在篱笆外喊了一声。

刘老汉抬起头,他约莫五十多岁,脸上布满风霜,眼神却锐利有神。他认得周卫民,周铁柱的儿子。

“是周家小子啊,有事?”刘老汉放下手里的活。

周卫民走进院子,压低声音:“刘大爷,听说您常往山里去,见识广。我前几天运气好,挖到点东西,想请您帮忙掌掌眼。”

刘老汉挑了挑眉,示意他拿出来看看。

周卫民从背篓底下拿出那几株草药,递了过去。

刘老汉接过来,只看了一眼,眼神就变了。他仔细端详着三七的叶片和根茎,又拿起丹参闻了闻,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小子,这真是你挖的?在哪挖的?”这品相,这药性,他看着都心惊,绝不是普通地方能长出来的。

周卫民早就想好说辞:“就在后山一个偏僻山坳里,可能是以前没人去过,土肥。我就挖了这几株,也不知道值不值钱。”

刘老汉深深看了他一眼,显然不太信,但也没多问。谁还没点秘密?他沉吟了一下:“东西是好东西,年份足,药性怕是比一般的强很多。你打算怎么处理?”

“想换点钱,贴补家用。”周卫民实话实说。

“这东西拿去公社卫生所是糟蹋了,他们也给不起价。”刘老汉想了想,“我过两天正好要去趟县里,你要是信得过我,我帮你问问药铺的掌柜。不过,这价钱...”

“刘大爷,您是我爹都信得过的人,我肯定信您。价钱您帮忙把关,成了我谢您一包烟钱。”周卫民连忙道。

刘老汉摆摆手:“烟钱就算了,乡里乡亲的。这东西金贵,我尽量帮你卖个好价钱。你后天晚上来我家听信儿。”

“哎!谢谢刘大爷!”周卫民心中一喜。

从刘老汉家出来,周卫民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回去的路上,经过村头的打谷场,看到李彩霞和几个村里姑娘正在那里说笑,赵卫国也在旁边,靠着自行车,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看到周卫民,李彩霞笑声更大了,故意拔高声音:“卫国哥,你说咱结婚的时候,能不能弄到自行车做彩礼啊?”

赵卫国瞟了周卫民一眼,大声应和:“没问题!一辆自行车算什么!我叔说了,到时候三转一响都得配齐!”

周围的姑娘们都发出羡慕的惊呼。

周卫民面无表情地从他们身边走过,仿佛没听见。

李彩霞见他毫无反应,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顿时有些气闷,忍不住刺了一句:“哟,这不是周卫民吗?又上山扒拉野菜去了?你们家都快成野菜窝了,吃得脸都绿了吧?”

周卫民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平静无波:“野菜养人,总比吃里扒外、心里发霉的人强。”

说完,不等李彩霞反应,径直走了。

李彩霞愣在原地,半晌才反应过来周卫民是在骂她,气得满脸通红:“你!你说谁呢!”

赵卫国脸色也阴沉下来,盯着周卫民的背影,眼神狠毒:“这小子,嘴皮子倒是利索了。彩霞,别跟他一般见识,穷横罢了。”

李彩霞跺跺脚:“看他那穷酸样!一辈子吃野菜的命!”

周卫民走远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跳梁小丑,让他们再蹦跶几天。

第三天晚上,周卫民再次来到刘老汉家。

刘老汉拿出一个小布包,递给周卫民,压低声音:“东西卖了,县里回春堂的老掌柜识货,给了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手势。

周卫民心里一跳,比他预估的还要多!

布包里是厚厚一沓钱,mostly是一块两块的面额,还有几张五块的,甚至还有一张十块的!加起来足足有八十五块钱!另外还有几张工业券和布票。

“这么多?”周卫民确实惊讶了。这年头,一个壮劳力一天挣十个工分,年底折算下来一天也就几毛钱收入。八十五块,是一笔巨款了!

“你那几株药好,老掌柜说炮制好了是救命的宝贝。这是你应得的。”刘老汉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小子,那地方……要是还有,也别太贪心,细水长流。”

周卫民明白刘老汉的意思,是提醒他别引人怀疑。他感激地点点头:“我明白,谢谢刘大爷!这次多亏您了!”

他抽出五块钱要塞给刘老汉,刘老汉死活不要,最后周卫民只好留下两只空间里产的肥野兔(借口是路上逮的)表示感谢。

揣着这笔“巨款”,周卫民感觉胸口滚烫。

第一桶金,拿到了!

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找了个僻静地方,进入空间。看着手里厚厚的钞票,他心脏仍在砰砰跳。

这笔钱,可以改善家里很多很多。但他不能一下子拿出来,得找个合理的由头。

他想了想,将大部分钱和票证仔细收好在空间里,只拿出十块钱和一张工业券揣在身上。

回到家,家人正准备睡觉。周卫民走到父母面前,掏出那十块钱和工业券。

“爹,妈,我今天帮了刘老汉一点忙,他非塞给我这些做谢礼。”周卫民半真半假地说道。

昏暗的煤油灯下,周铁柱和周母看着儿子手里的钱和券,都惊呆了。

“十……十块钱?”周母声音发颤,她一辈子都没一次性拿过这么多钱。周铁柱也瞪大了眼睛,看着儿子,又看看钱,说不出话。

“嗯,刘大爷仗义。妈,这钱您收着,扯点布,给爹和姐姐小妹她们做身新衣裳。工业券看看能不能换点有用的。”周卫民把钱塞到母亲手里。

周母拿着钱,手都在抖,眼圈红了:“这…这怎么好意思…刘老汉也太…”

周铁柱深吸一口气,看着儿子沉稳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卫民长大了,有出息了。既然是人家的谢礼,你就收着吧。以后记得刘老汉的情。”

“哎,我知道,爹。”周卫民应道。

这一晚,周家破旧的土坯房里,弥漫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希望和喜悦。

周卫民躺在炕上,听着隔壁父母低声商量着怎么用这笔“意外之财”,心里充满了力量。

这只是开始。有了空间,有了这第一桶金,他的计划可以一步步展开了。

改善生活,守护家人,积累力量,然后——让那些仇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他意识沉入空间,看着生机勃勃的灵田和汩汩灵泉,开始规划下一步。种更多值钱的药材?还是弄点粮食种子优化产量?或者……尝试一下灵泉的其他用途?

未来的路,在他眼前缓缓展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