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基金会的神秘组织(如GOC、UIU):
GOC的总部内,高层们围着光幕的投影,脸色惨白。
他们与基金会一样,收容、处理异常,也曾经历过小规模的收容失效,但从未见过如此彻底的站点沦陷。
“如果那是我们的基地……”一位高层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恐惧已经说明了一切。
很快,GOC发布了新的安全协议:
所有收容站点必须配备至少三套独立的封锁系统;
任何异常收容失效,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立刻上报,并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措施;
定期进行“站点沦陷”模拟演练,确保成员在灾难来临时能迅速反应。
UIU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甚至增加了“站点自毁程序”的触发条件,确保在最坏的情况下,能及时摧毁站点,防止异常扩散。
-所有个体:
一个普通人看着光幕中Site-13的景象,突然对自己“安全”的家产生了怀疑。
“如果有一天,我的家也变成那样……”他不敢再想下去,开始检查家里的门窗,甚至在门口放了一些简单的防御工具。
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看着光幕,眼中满是担忧:“我们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吗?”这种对“安全”的质疑,在万界生灵中蔓延
——他们意识到,自己所依赖的“安全”,可能只是一种侥幸。
【基金会视角:灾难现场与永恒警示】
就在万界生灵陷入对“秩序脆弱”的恐惧时,光幕画面切换,展现出基金会面对这场“自身灾难”的残骸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没有“英雄式的收复”,只有“以命为墙”的封锁与“永无止境的反思”。
【绝对隔离与监控:用生命筑起的高墙】
画面首先展现的,是SCP-1730外围的“隔离带”
——那不是简单的铁丝网或围墙,而是由数层现实稳定锚、能量护盾、反物质地雷和机械守卫组成的“死亡防线”。
现实稳定锚每隔100米就布置一个,发出淡蓝色的光芒,
形成一张巨大的“现实稳定网”,压制着SCP-1730内部的现实扭曲力量,防止其向外扩张;
能量护盾覆盖了整个隔离带,呈现出半透明的淡紫色,任何靠近的异常实体,都会被护盾瞬间烧成灰烬;
反物质地雷埋在隔离带的地下,形成一道无形的“死亡陷阱”,一旦有异常突破地面,就会触发地雷,用反物质湮灭将其彻底摧毁;
机械守卫则拿着特制的“异常清除枪”,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它们的眼睛能检测到最微小的异常波动,一旦发现目标,就会毫不犹豫地开火。
在隔离带的指挥中心,一位穿着厚重防护服的指挥官,正盯着屏幕上的监控画面
——画面中,SCP-1730内部的生物质仍在缓慢扩张,
偶尔会有一些小型的异常实体试图突破隔离带,但都被机械守卫或能量护盾消灭。
“报告,西北方向的现实稳定锚能量下降了5%,请求派人更换。”通讯器中传来士兵的声音。
指挥官沉默片刻,回答:“批准。让Alpha小队去,注意安全,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撤离。”
很快,一支由5人组成的小队,背着新的现实稳定锚,朝着西北方向走去。
他们的步伐谨慎,眼神警惕,每走一步都要检查周围的环境
——他们知道,SCP-1730内部的异常随时可能渗透出来,哪怕是最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死亡。
“我们的隔离带,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为了‘囚禁’。”
指挥官对着镜头解释道,“我们要把SCP-1730这个‘现实癌细胞’,永远困在里面,不让它扩散到主现实。
但这需要付出代价——每天都有士兵因为更换设备、处理渗透的异常而牺牲,
可我们没有选择,一旦隔离带被突破,整个世界都会变成Site-13的样子。”
除了地面的隔离带,基金会还在SCP-1730的上空和地下,布置了同样的封锁系统
——上空的无人机群24小时监控,防止异常从空中扩散;地下的“地脉封锁阵”,则压制着SCP-1730内部异常向地下渗透的趋势。
【“为何失败?”调查:永无止境的追问】
画面切换到基金会的“Site-13调查局”——这是一个专门为了调查Site-13沦陷原因而设立的机构,位于一个绝密的地下实验室中。
实验室里,堆满了从Site-13外围收集到的“样本”
——一小块生物质、一粒孢子、一段扭曲的金属,每个样本都被装在特制的、带有现实稳定功能的容器中。
研究员们穿着抗异常防护服,正在用各种精密的仪器分析这些样本。
一位研究员拿着显微镜,观察着一粒孢子:
“这粒孢子中含有至少三种不同的异常基因,它们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从未见过的异常特性
——它能改变物质的分子结构,让金属变成血肉,让岩石变成粘液。”
另一位研究员则在分析Site-13沦陷前的最后数据:“我们从遗址外围找到了一些残存的硬盘,恢复了部分数据。
数据显示,最初的收容失效,是因为一个低风险异常(SCP-XXX)的收容单元门出现了故障,
但当时的值班人员没有及时上报,导致异常突破收容。
然后,这个异常与隔壁的SCP-YYY(一个能产生孢子的异常)接触,产生了第一次融合,引发了连锁反应。”
“但这只是表面原因。”调查局的局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研究员,对着众人说道,
“我们还需要找出更深层的原因
——为什么值班人员没有及时上报?是疏忽?还是被其他异常影响了?为什么站点的现实稳定系统会在关键时刻故障?
是系统本身的问题,还是有外部力量干扰?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找到答案,否则,未来还会有更多的Site-13出现。”
为了找到答案,基金会甚至派遣了“高风险调查小队”
——他们穿着最先进的“现实防护服”,带着特制的“数据提取器”,进入SCP-1730的外围区域,试图收集更多的信息。
但这些小队的存活率极低,十支小队中,能有一支完整返回,就已经是万幸。
“有一次,一支小队深入到了Site-13的主控室附近,他们传回了一段视频
——主控室里,一个巨大的、融合了控制台和血肉的怪物,正在‘操作’着已经失效的屏幕,屏幕上不断闪烁着‘收容失效’的提示。
然后,视频突然中断,我们再也联系不上这支小队。”局长叹息道,“调查很艰难,甚至可以说是绝望,但我们不能停止
——每多找到一个原因,未来就少一次失败的可能。”
【“奎尔特姆”协议:用血的教训制定的规则】
画面中,一份标注“最高机密”的文件被打开,文件的标题是——【“奎尔特姆”协议:站点完全沦陷应对预案】。
文件中详细记录了应对“站点完全沦陷”的步骤:
1.?第一时间封锁:一旦发现站点有完全沦陷的迹象,立刻启动“空间封锁”,用现实稳定锚和能量护盾将整个站点与外界隔离,防止异常扩散。
2.?人员撤离:优先撤离非战斗人员和重要数据,战斗人员则留下来进行最后的抵抗,为撤离争取时间。
3.?数据销毁:彻底销毁站点内的所有敏感数据,防止异常获取或数据泄露。
4.?异常清除:对站点内的异常进行大规模清除,使用包括反物质武器、现实扭曲武器在内的所有可用武器,尽可能减少异常的数量。
5.?最终手段:如果以上措施均无效,且异常有扩散的趋势,启动“站点自毁程序”——用反物质炸弹彻底摧毁整个站点,将异常与站点一同湮灭。
“‘奎尔特姆’协议,是用Site-13的教训写成的。”一位参与协议制定的O5成员,对着镜头说道,
“在Site-13沦陷时,我们没有及时启动有效的封锁和自毁程序,导致异常不断扩散,最终形成了SCP-1730。
现在,我们制定了这份协议,就是为了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况时,能果断采取行动,哪怕代价是摧毁整个站点,也要阻止异常扩散。”
协议中还特别强调了“果断”——一旦发现站点有完全沦陷的迹象,指挥官有权在不请示上级的情况下,启动相应的措施。
“犹豫,就会败北。在面对‘现实癌变’时,任何犹豫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O5成员说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