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独特性”的存在:
一位以“创作”为生的艺术家,看着光幕中“镜像自我”画出的、与自己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感到一阵后怕。
他的价值在于“独特的创作风格”,如果自己的“本我”被同化,那么他的创作也会失去意义;
一位以“传承”为荣的老者,看着光幕中“镜像自我”放弃传承、选择另一条路的景象,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
——他知道,“传承”的本质,就是守住“本我”,将独特的文化传递下去。
【基金会视角:隔绝镜像的孤独防线】
就在万界生灵陷入“可能性恐惧”时,光幕画面切换,基金会对SCP-455的“收容措施”,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与SCP-682的“强酸遏制”不同,基金会对SCP-455的收容,核心是“隔绝”
——隔绝它与“自我认知”的接触,隔绝它与现实世界的连接。
画面首先展现的,是SCP-455的收容地点——一个位于地下万米深处的、完全由“非反光材料”构建的房间。
房间的墙壁、地面、天花板,都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粗糙的、不会反射任何光线的特殊合金;
房间内没有任何光源,只有几个嵌入墙壁的、不带屏幕的“声波监测器”;
房间的唯一入口,是一扇厚达十米的、同样由非反光材料制成的大门,
门上刻着无数道“反镜像符文”(基金会从某个异常文明中获取的技术),防止SCP-455的“镜像力量”渗透。
“我们的目标,不是‘控制’它,而是‘隔离’它。”一位负责收容SCP-455的研究员,对着镜头解释道,他的脸上带着疲惫,却眼神坚定,
“SCP-455的力量源于‘镜像’与‘自我认知’的交互,只要没有‘反光面’,没有‘自我意识’的接触,
它就无法发挥作用,只能被困在那个黑暗的房间里。”
画面中,研究员们穿着“无反光防护服”
——防护服的表面同样是黑色的非反光材料,头盔是封闭式的,内部只有一个小型的“声波导航系统”,没有任何屏幕或镜面。
他们每次进入收容室进行检查,都必须严格遵守“三不原则”:
不携带任何反光物品,不直视任何可能产生反光的表面(包括自己的皮肤),不进行任何“自我思考”(通过药物暂时抑制部分自我意识)。
“最危险的时刻,是每次检查后的‘意识恢复’。”研究员继续说道,
“因为在抑制自我意识时,我们的‘本我’会变得脆弱,很容易被SCP-455残留的‘镜像力量’干扰。
有一次,一位同事在恢复意识后,突然对着自己的手发呆,说‘这只手不是我的’,我们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帮他重新建立起‘自我认知’。”
除了“物理隔离”,基金会还设立了“镜像监测网络”
——在全球范围内,监测所有可能产生“大规模反光”的地点(如大型玻璃幕墙、湖面、甚至是雨后的地面),
一旦发现异常的“镜像波动”,就会立即派出小队,用“非反光覆盖剂”覆盖该区域,防止SCP-455的力量渗透。
“我们不知道SCP-455的边界在哪里,也不知道它能影响多大的范围。”O5议会的一位成员,在光幕中说道,
“我们能做的,就是筑起一道‘无反光’的防线,将它永远困在黑暗中,不让它有机会接触到任何‘自我意识’。”
画面的最后,展现了一份标注“最高紧急预案”的文件——【镜像危机应对方案】:
【触发条件:SCP-455突破收容,其“镜像力量”开始在现实世界蔓延。】
【应对措施:
1.启动“全球无反光覆盖计划”,用非反光材料覆盖所有大型反光表面;
2.对全球生灵注射“临时自我意识抑制剂”,暂时降低“自我认知”的强度;
3.派遣“无自我小队”(由失去自我认知、但能听从指令的D级人员组成),进入SCP-455的镜像迷宫,尝试重新封锁入口;
4.若以上措施均失效,启动“现实折叠”,将SCP-455及其影响区域,折叠进一个独立的“无反光维度”,永久隔离。】
【风险评估:措施2可能导致全球生灵陷入“自我认知混乱”,恢复时间未知;
措施4可能导致折叠区域内的所有存在永久消失,包括无辜的生灵。】
【结论:这是一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赌局,我们赌的是“守住大部分现实”,哪怕代价是牺牲一部分。】
冰冷天音总结,其声中的回音逐渐减弱,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平静:
“我们无法理解它的起源,无法消除它的存在,只能用‘隔绝’这一最原始、也最无奈的方法,守护现实的‘自我边界’。”
“基金会的斗争,有时不是‘对抗’,而是‘隔绝’——隔绝那些会污染‘自我’的力量,隔绝那些会摧毁‘独特性’的威胁。
我们就像守在‘镜子’前的卫兵,明知镜子里藏着无数个‘影子’,却必须挡住每一个试图从镜子里走出来的‘可能性’。”
“我们不知道这道‘无反光防线’能坚守多久,也不知道SCP-455是否还有我们未发现的能力。
但只要还有一个人穿着‘无反光防护服’,还有一个‘声波监测器’在运行,我们就不会放弃
——因为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现实’,更是每个生灵‘成为自己’的权利。”
【终景:无反光的囚笼与永恒的守望】
光幕的最后,画面定格在SCP-455的收容室——
一片绝对的黑暗。没有光线,没有反光,没有任何“镜像”存在的痕迹。
只有嵌入墙壁的“声波监测器”,闪烁着微弱的、非反光的红色指示灯,如同黑暗中警惕的眼睛。
收容室的大门紧闭,门上的“反镜像符文”在黑暗中,散发着几乎不可见的、冰冷的光泽,默默抵御着门后可能存在的“镜像力量”。
收容室外,两位穿着“无反光防护服”的研究员,正站在监测屏幕前(屏幕采用非反光材质,只显示文字数据),
记录着SCP-455的“活动指数”——数据始终保持在“零”,没有任何波动,仿佛门后只是一片普通的黑暗。
“今天还是一样,没有异常。”一位研究员说道,声音透过防护服的通讯器传出,带着一丝沙哑。
“不要放松警惕,它可能在等待机会。”另一位研究员回答,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数字,“我们的任务,就是不让它有任何机会。”
他们的身影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独,却又格外坚定
——就像无数个守护着“自我边界”的卫兵,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抵御着“镜像”的诱惑与威胁。
光幕在这片绝对的黑暗与孤独的守望中,缓缓暗淡下去。
银辉一点点褪去,最终彻底消失,只留下万界生灵对“自我”与“可能性”的深思。
诸天万界,不再是之前的死寂,而是陷入了一种“沉默的清醒”
——他们明白了,最珍贵的不是“无限的可能”,而是“守住本我的勇气……;他们也明白了,基金会筑起的“无反光防线”,
不仅是在隔离SCP-455,更是在守护每个生灵“独一无二”的存在意义。
有人开始下意识地避开身边的反光面,不是恐惧,而是对“自我”的珍视;
有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不再纠结于“未选之路的可能性”,而是坚定地走好当下
——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无限可能”,而在于“选了就不回头”的坚持;
甚至那些曾痴迷于“镜像美学”的艺术家,也开始用非反光材料创作,
他们的作品中多了一份对“本真”的歌颂,少了一份对“虚幻”的追逐。
光幕暗淡,但SCP-455带来的“自我拷问”,却永远留在了万界生灵的心中。
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易被“另一种可能”诱惑,也不再轻易怀疑“本我的价值”
——因为他们见过,无数个“镜像自我”吞噬“本我”的恐怖,也见过,基金会为了守护“自我边界”付出的孤独与坚守。
只是,在这份清醒之中,仍有一个疑问悄然浮现:
如果SCP-455的“镜像力量”,本质是“可能性”的实体化,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力量,能掌控“可能性”而非被其吞噬?
如果“无限回廊”是“自我”的囚笼,那么是否有“自我”足够强大,能在回廊中自由行走,却不被同化?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但此刻的万界生灵,已不再畏惧“可能性”的陷阱。
他们知道,无论未来是否还会遇到类似SCP-455的威胁,只要守住“本我”的底线,只要拥有“不被镜像诱惑”的勇气,
就能在“无限可能”的迷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基金会的卫兵们,依旧守在那间“无反光收容室”外。
他们会继续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继续记录着“零波动”的数据,继续在黑暗中坚守
——因为他们知道,门后的“镜像迷宫”从未停止运转,那些等待着吞噬“自我”的影子,也从未放弃。
诸天万界,在经历了十一次盘点后,终于对“异常”与“守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真正的恐怖,往往不是来自“毁灭”,而是来自“失去自我”;
真正的守护,也往往不是来自“强大的力量”,而是来自“守住本真”的坚定。
那片银辉光幕,是否还会第十二次亮起?无人知晓。
但所有生灵都已做好准备
——无论是面对新的“镜像陷阱”,还是其他未知的异常,他们都会以“本我”为盾,以“坚守”为矛,捍卫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
也致敬那些在黑暗中,为守护“自我边界”而孤独守望的基金会卫兵。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