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22章 她带伞来,却没撑开
换源:


       清晨六点的雨丝细得像筛子漏下的银线,林川蹲在B3仓门口,指甲正抠着车轮纹路里的碎泥。

后半夜刚停的雨又飘起来,打湿了他肩头的旧T恤。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他抹了把脸上的水,摸出来看——是苏晚的消息:“今天九点,培训‘老友联络员’,别迟到。”

“知道了。”他指尖悬在屏幕上,终究没发出去,只按了按锁屏键。

仓库外的水泥地泛着青灰,他望着雨雾里那抹浅蓝格子——苏晚撑着伞走来了,脚步轻快得像踩在弹簧上,伞骨在雨里划出细碎的弧。

直到她站在仓库门口,林川才发现她的伞是合着的。

浅蓝格子伞骨垂在身侧,雨丝顺着伞面淌下来,在她脚边积成小水洼。

她制服肩头的肩章被雨水浸得发暗,发梢沾着水珠,却还挂着笑:“早。”

“怎么不撑?”林川站起身,裤腿沾了一片泥,“雨又没停。”

苏晚把伞柄在手里转了半圈,伞面垂下去时抖落几点水:“穿制服来工作,不能让人觉得是来躲雨的。”她抬头看他,睫毛上的水珠闪了闪,“再说……你们天天淋着送菜,我撑伞讲课,像话吗?”

林川喉咙发紧。

他想起昨夜暴雨里,阿杰背着保温箱蹚过齐膝的水,李奶奶攥着他的手说“小川你头发都湿了”;想起前世母亲化疗时,护工撑着伞送她做检查,自己却在公司会议室敲键盘。

他转身从仓库里抽了条干毛巾,递过去时故意把边角揉得蓬松些:“先擦头发,别感冒。”

苏晚接毛巾的指尖凉得像雨,擦到耳后时突然顿住——林川这才注意到她耳尖红了,比清晨刚摘的草莓还艳:“谢、谢谢。”

培训室的长条桌摆着五杯热水,五位退休阿姨正翻着《联络员手册》。

周秀芬坐在最边上,手指抚过手册封皮“川晚-宁安银发守护计划”的烫金字体,抬头冲林川笑:“小川这字儿印得真齐整。”

“齐整的在后头。”苏晚抱着笔记本电脑走进来,制服肩头还带着湿痕,“今天讲政策边界。”她翻开投影仪,屏幕上跳出“物资登记流程图”,“我们发的每一张体检券、每一瓶营养液,都要登记编号、核销去向——”

“那要是老人不肯登记呢?”阿杰举着手,卫衣帽子还滴着水,“我昨天去王爷爷家,他拍着桌子说‘你们别查我,我信小川’!”

苏晚看向林川,目光里带着点探究。

林川没说话,打开平板调出新系统界面。

指尖划过屏幕时,他摸到昨夜改代码时蹭上的咖啡渍——三点钟在便利店买的冰美式,现在早凉透了。

“张阿姨,您愿意参加健康计划吗?”他对着平板演示,声音放得软和。

“愿意!”坐在第一排的张阿姨立刻应。

平板“滴”一声,屏幕跳出绿色提示:“已录入,系统生成健康档案编号NAYL-2023-089。”

满座哗然。

周秀芬凑过去看,鼻尖几乎贴到屏幕:“这咋还能说话录?”

“语音代录功能。”林川笑着解释,“联络员上门,点‘开始录音’,自动转文字填表。老人说一句,系统记一句——省得他们嫌麻烦。”

苏晚的手指在笔记本上敲了两下。

林川余光瞥见她睫毛颤了颤,像蝴蝶扑棱翅膀:“你……什么时候做的?”

“昨夜送完最后一单。”林川挠了挠后颈,“改了三小时代码,眼睛都花了。”

会议室突然安静。

周秀芬的手轻轻覆在他手背,掌心带着常年握超市扫码枪的温度:“小川,妈给你煮了酒酿圆子,在仓库保温桶里。”

林川喉咙又发紧。

他想起前世母亲总说“工作要紧”,直到最后一次化疗,她攥着他的西装袖角说“妈不馋,就是想看看你吃饭”。

他反手握住母亲的手,指腹蹭过她掌心里的老茧:“等会儿去吃,热乎的。”

中午的电话来得突然。

林川咬着半颗圆子,手机在桌上震动,显示“陈主任”。

他咽下去时呛了下,周秀芬忙拍他后背:“慢点儿!”

“区里要来调研‘智慧养老最后一米’案例,三天后现场观摩。”陈主任的声音带着风,“准备个十五分钟汇报,要突出‘智慧’二字。”

林川的圆子突然不甜了。

他望着墙上的白板,上面写满歪歪扭扭的备注:“微信群订单57条”“手写登记本3本”“Excel表格28页”——这哪是“智慧”?

分明是手忙脚乱的毛线团。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转身时撞翻了保温桶。

深褐色的酒酿顺着桌沿淌下来,在“老友联络员排班表”上晕开一片。

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他这才想起昨日在智慧养老指挥中心签到获得的奖励——【医疗资源·肺癌高危人群AI筛查系统】。

“对啊!”林川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周秀芬被吓了一跳,他却顾不上,掏出手机狂按键盘:“王工!园区技术支援现在能来吗?要对接社区健康档案!”

三小时后,B3仓的大屏亮起。

林川盯着动态热力图,心跳快得像打鼓。

红色代表高危人群,黄色是慢病用药缺口,绿色是健康包覆盖率——宁州市的地图在屏幕上铺开,像块缀满宝石的绒布。

阿杰凑过来,卫衣帽子上的“川晚健康”logo跟着晃动:“这哪是送菜的?像打仗用的作战图!”

“本来就是打仗。”林川轻声说。

他想起昨夜李奶奶在电话里咳得喘不上气,想起父亲偷偷藏起的咳血手帕,“和时间打仗,和病打仗。”

傍晚的雨又密了些。

苏晚抱着一沓调研提纲进来时,发梢沾着雨珠,手里还拎着个塑料袋——是从社区门口买的酱香饼,热气透过塑料袋钻出来,混着雨水的腥气。

她站在大屏前,盯着数据流看了很久。

林川能看见她睫毛在眼下投出的影子,像两排小扇子:“你把‘人心’变成了‘可量化的责任’。”

“不是我变的。”林川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是那些凌晨两点的订单,是张奶奶握着你手哭的样子,是我爸咳出血的那晚……”他喉咙发哽,“它们一直都在,只是没人把它们连成线。”

苏晚没说话。

她伸出手指,点在一处异常高亮的红色区域:“这个小区健康包领取率21%,为什么?”

林川调出记录,屏幕上弹出一行字:“无智能手机用户占比68%。”

“明天起,联络员带纸质健康包上门。”他立刻说,“附二维码语音讲解卡,子女扫码可以代下单——老人不用碰手机。”

苏晚转身看他。

窗外的雨丝斜斜打在玻璃上,她的眼睛亮得像浸了星光:“这份汇报,我可以签字。”

深夜十一点,林川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大屏上的数据流还在跳动,他却终于调试完最后一组数据。

手机在桌上震动,系统提示音轻得像叹息:【签到地点:宁安社区B3服务站·夜间值班岗】【亲情值 15(母亲主动参与联络员电话回访)】【奖励:特殊物品·时间回溯卡(可回溯1小时,纠正错误决策)】。

他捏着那张蓝色卡片,背面印着细密的纹路,像极了前世父亲病床前的心电图。

记忆突然涌上来:消毒水的气味,仪器的滴答声,父亲苍白的手抚过他西装袖口:“你工作忙,别怪自己。”

“我不忙。”林川对着空气说,声音哑得像生锈的门轴,“我在这。”

他把卡片收进保险盒最底层,那里还躺着母亲的老照片——三十岁的周秀芬穿着碎花裙,站在超市门口笑。

转身时,月光从窗外淌进来,洒在新贴的“老友联络员排班表”上。

周秀芬的名字写在第一行,旁边是苏晚的字迹:“周阿姨负责周三上午回访。”

楼下的廊下,苏晚的蓝色格子伞正滴着水。

伞柄上贴着张便签,字迹是她惯常的工整小楷:“明天我来值第一班——别忘了带早餐。”

林川笑了。

他摸出手机,给苏晚发消息:“带了,还多煮了一个蛋。”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时,他没看。

月光漫过桌面,落在那沓《联络员手册》上,“川晚-宁安银发守护计划”的烫金字闪着暖光。

雨不知何时停了,远处传来晨雾里的鸟叫,像谁在轻轻推开春天的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