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金陵城的晨雾尚未散尽,报童嘶哑的叫卖声就划破了街道的宁静。
《申报》!
今日《申报》头版头条!
无数扇窗户被推开,无数只手递出铜板,换来一张尚带着油墨芬芳的报纸。
当人们的目光落在头版那占据了近半版面的巨大标题时,整个金陵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一场精神的盛宴,一次灵魂的解放——评》!
署名,钱玄同。
文章的开篇,钱玄同没有吝啬任何华丽到浮夸的辞藻。他将那些自己也根本没弄明白的舞台表现,用一套从德意志哲学到法兰西象征主义的理论,编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天罗地网。
他写道:“当那束孤独的光刺破舞台的黑暗,我看到的不是戏剧的开场,而是创世纪的黎明。演员们看似无序的肢体,实则是被现代性异化后,人类精神枷锁的具象化挣扎……”
洋洋洒洒三千言,引经据典,辞藻瑰丽。
每一个字都透着高深,每一句话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最后,在文章的末尾,钱玄同图穷匕见,给出了那句足以让整个金陵文化圈为之震颤的结论。
“如果你看不懂《梦的几何》,那只能证明,你的灵魂还沉睡在旧时代的蒙昧之中,你的审美,早已被庸俗的现实所绑架。”
这不再是一篇剧评。
这是一封战书。
更是一次审判。
这篇文章,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掀起的滔天巨浪,瞬间席卷了金陵城的每一个角落。
钱玄同是什么人?
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学术界的泰斗,文化圈里当之无愧的风向标!
他的一句话,比市府的公告还有分量。
他都盖章认证是好的东西,那能是差的吗?
于是,一种极其诡异的狂热,开始病毒般地蔓延。
金陵大学的办公室里,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老教授读完报纸,手里的茶杯都在微微颤抖。他昨天还在跟同僚嘲笑林家的败家子,今天却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
不行,必须去看看。
万一,万一自己真的落伍了呢?
市府大楼,一名西装革履的新派官员放下电话,对着秘书严肃地指示:“无论如何,今晚要给我弄到两张百乐门的票,位置要最好的。”
秘书面露难色,但看着长官不容置喙的眼神,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外滩的洋行里,几个刚刚谈成一笔大生意的买办,嘴里叼着雪茄,手里却拿着《申报》,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情绪。
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恐慌。
“走,晚上去百乐门,我请客!”
“同去,同去!”
仿佛生怕被那顶“思想陈旧,品味低下”的帽子扣在头上,金陵城的大学教授、文人墨客、政府官员、洋行买办……所有自诩为上流社会一员的人,都像是接到了某种神圣的召唤,疯了一般涌向百乐门大戏院。
那金碧辉煌的大厅,一夜之间成了朝圣者的麦加。
人们不再是为了看戏,而是为了一张通往“深刻”与“前沿”的门票。
一百块大洋一张的门票,在这些人眼中,不再是昂贵,而是筛选。
它筛选掉了那些“俗人”。
剧院内,正襟危坐的观众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台上那部依旧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天书”。
两个小时,如坐针毡。
可当灯光亮起,所有人走出剧场时,脸上却都带着一种如痴如醉、大彻大悟的表情。
剧院那铺着厚重波斯地毯的豪华休息室内,侍者端着银盘,穿梭在衣冠楚楚的人群中。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醇香、雪茄的烟气和高级香水混合的味道。
这里,俨然成了一个高规格的思想辩论会。
“妙啊!实在是妙不可言!”
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学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圆片眼镜,双目微闭,满脸都是回味无穷的陶醉神情。
他吸引了周围一圈人的注意。
“教授,您看出了什么门道?”有人急切地问。
教授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他伸出三根手指,用一种布道般的口吻说。
“你们注意到那个穿着蓝色长衫的演员没有?”
众人纷纷点头。
“他,从头到尾,一共三次,从舞台的左边,走到了右边。”
教授顿了顿,扫视着众人迷茫的脸,嘴角勾起一抹智者的微笑。
“这,深刻地象征着人从出生、壮年,到最终走向死亡的三个必然阶段!左边是生,右边是死,一次简单的行走,却道尽了人生的苍凉与无奈!这是何等的大手笔!”
话音刚落,旁边一个穿着中山装的政府官员立刻抚掌,眼中精光一闪。
“说得对!陈教授所言极是!我补充一点!”
所有人的目光又转向他。
“还有那个红色的皮球!”官员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它在舞台上毫无规律地滚动,屡次被演员们追逐又屡次逃脱!我认为,它代表的就是被社会规则死死压抑的人性!最后,球滚下了舞台,消失在黑暗中,这意味着什么?”
他自问自答,语气斩钉截铁。
“意味着人性的彻底解放!意味着对所有旧秩序的终极反叛!”
“高见!高见啊!”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原来如此!我之前只觉得压抑,现在才明白,这压抑之后,是石破天惊的解放!”
一群人聊得热火朝天,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抛出自己的“感悟”。
有人说演员的沉默代表了底层民众失声的痛苦。
有人说那毫无征兆的灯光闪烁是工业革命对田园生活的无情碾压。
每个人都声称自己从剧中“悟到”了不同的深刻含义。
实际上,谁也没看懂。
但谁也不敢承认。
文化人的事,能叫装逼吗?
这叫思想的碰撞!这叫艺术的共鸣!
很快,看《梦的几何》,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消遣。
它演变成了一场席卷整个金陵上流社会的,“智商与品味”的资格认证考试。
你不去看?那你就是思想僵化的土包子,是活在过去的古董。
你去看了,却说看不懂?那你就是没有艺术细胞的俗人,根本不配踏入这个圈子。
一张百乐门戏院的门票,就这样,从一个败家子的笑话,在一夜之间,摇身一变。
它成了金陵上流社会和知识界最炙手可热的“身份凭证”。
没拿到这张“凭证”的人,甚至都不好意思再参加任何一场文化沙龙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