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不做女明星,我卖盒饭抢疯了 > 第十一章 大批记者来了
换源:


       陈明的纪录片片段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网络世界激起层层涟漪。短短七十二小时,#苏映雪的盒饭#话题阅读量突破三亿,相关视频在各大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五千万次。网友们亲切地将这位坚持亲手为剧组烹制餐食的女演员称为“37度大厨“,这个带着体温的昵称迅速登上热搜榜前三。

“求问这是哪个剧组?我也想去当群演!“

“那个水煮鱼片看起来也太香了吧,是哪家米其林大厨做的?“

“苏映雪是谁?为什么亲自给全组做盒饭?“

最引发热议的莫过于陈明那段充满温度的采访:“食物是有温度的,三十七度,和人的体温一样。“这条金句被制作成无数表情包,在社交平台上疯狂传播。

梅若果的经纪人风风火火地冲进休息室时,这位当红小花正在研读新剧本。手机屏幕上跳动的“苏映雪“三个字瞬间吸引了她的注意。

“什么?那个拿金马奖的新人演员...“梅若果一把夺过手机,指尖在屏幕上飞速滑动。当看到纪录片里那锅红亮诱人的水煮鱼片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我要接《长安宴》的客串!“梅若果放下剧本,声音里带着罕见的雀跃,“就是苏映雪的那个剧组。记得告诉副导,我明天就能进组。“

经纪人惊讶地挑眉:“你上次不是嫌拍摄地偏远...“

“现在不一样了,“梅若果晃了晃手机,“能吃到37度大厨亲手做的盒饭,这可是千金难买的体验。“她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自己捧着热腾腾盒饭,对着镜头露出幸福笑容的画面。

热度很高、可以炒作一番、最关键是她到底是想知道自己比苏映雪差在哪里,上次新人奖居然给她了,而她却一走了之在做盒饭?

与此同时,沈玉的粉丝群里炸开了锅。

“姐妹们快看!我家玉玉在纪录片里!她真的在吃盒饭!“

“那个鱼片...啊啊啊我要流口水了!“

“玉玉说她三天没吃鱼片了...呜呜呜我也想吃!“

沈玉正躺在保姆车后座刷着手机,看到粉丝们把她抢鱼片的片段做成各种搞笑表情包,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点开评论区,看到有人调侃“玉玉要当吃货代言人了“,立刻回复:“三十七度的大厨做的鱼片,不吃不是人!“

朱晓晓探头过来:“你又在跟粉丝互动?“见沈玉笑得前仰后合,她了然地摇头,“等会到了片场,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今天又有三页台词。“

沈玉哭丧着脸,等会又笑了,她想起苏映雪说了今天有大菜。又开始心动了。

何千羽的粉丝后援会这两天忙得不可开交。微博上,#心疼千羽暴瘦#的话题持续发酵,粉丝们纷纷要求探班,亲眼看看偶像的伙食状况。

“哥哥爆瘦了。好可怜!“

“这纪录片说哥哥都差点晕倒了。“

“这饭看起来不错,真好吃还是假好吃?“

“楼上这个假粉丝!你应该关注哥哥身体!!!”

后援会会长连夜开会讨论,最终决定发起“守护千羽健康饮食“探班行动。当何千羽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剧组跟武行练剑、挥汗如雨的他挑了挑眉:“他们确定不是来看我吃盒饭的?“

三天后,一个认证为“何千羽全球后援会官方“的账号发布探班预告:“明天上午十点,我们将探访《长安宴》剧组,验证传说中的'三十七度盒饭'是否真实存在!“配图是纪录片里何千羽连喝三碗汤的截图。

这条微博如同投入深水的炸弹,瞬间引发海啸般的转发和评论。美食博主、影视大V纷纷跟进,甚至连一些从不参与八卦的圈内人士都转发了这条消息。

清晨五点,当长安宴剧组人员还沉浸在睡梦中时,

《长安宴》剧组的小厨房已经亮起了温暖的灯光。苏映雪系着那条洗得干干净净的围裙,正在案板前揉面。面团在她手下逐渐变得柔软光滑,像她此刻的心情一样平和。

“小苏啊,“许国庆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手里端着两杯热豆浆,“听说今天要来两百多人?“

苏映雪头也不抬:“我算过了,按每人半斤食材的标准,差不多够。“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备忘录,“朱晓晓负责维持秩序,许青青在门口引导,国庆叔您...就负责拍照吧。“

许国庆喝了一口豆浆,笑着摇头:“我这把骨头,拍照不如搬桌子。“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小苏,你真不考虑请个专业厨师?这阵仗...“

“不用,“苏映雪将最后一个面团放进蒸笼,“我奶奶说过,做饭最重要的是心意。“她擦了擦手,从冰箱里取出一罐自制的辣椒酱,“而且,我答应过大家的。“

-

上午九点,剧组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粉丝们举着相机、灯牌,甚至有人带着专业的直播设备。方想作为记者代表第一个到达,她摘下口罩时,苏映雪差点没认出来。

“苏映雪!“方想兴奋地挥手,“我又来了!这次我带了二十个朋友!“

苏映雪笑着迎上去:“欢迎欢迎,今天准备了特别的菜单。“

九点三十分,何千羽的保姆车缓缓驶来。他戴着黑色口罩,但眼尖的粉丝还是立刻认出了他。尖叫声中,何千羽下车时还不忘整理了一下衣领。

“千羽!这边!“粉丝们簇拥过来,却被工作人员礼貌地拦住。

“大家别急,“何千羽摘下墨镜,露出温和的笑容,“我们排队就好。“

十点整,当苏映雪打开小厨房的门时,眼前的场景让她怔住了——至少两百多人挤在狭窄的通道两侧,远处还有更多人陆续赶来。闪光灯此起彼伏,像一场小型演唱会的开场。

“大家好,“苏映雪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声音温和而坚定,“欢迎来到我们的...食堂。“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方想挤到最前面,身后跟着一众闻讯赶来的圈内人士。梅若果戴着渔夫帽,悄悄站在人群后排,眼睛却亮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