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90:我的民企竟成军备研发中心! > 第一章 开局,从鞭炮厂开始!
换源:


       1995年,平行世界,蓝星

日历翻到了腊月,寒气刺骨,万物似乎都失去了生机。

江城郊区,振兴鞭炮厂的大铁门敞开着,里面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带着点金属腥气的火药味,吸进鼻子深处,微微刺痒。

一间不大的厂房,工人们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机器运转的轰鸣、纸筒滚动的哗啦声,和工人们那带着浓重乡音的吆喝,混杂在一起,嗡嗡作响。

“俺娘嘞!恁不要命啦!”

一个裹着臃肿花棉袄的中年妇女,叉着腰,对着蹲在墙角阴影里的汉子尖声叫喊,唾沫星子和呼出的热气,在冷空气里凝成了白雾。

“俺听技术员说啦,新厂长鼓捣的那新火药,劲儿可大滴很!嫩还敢搁那来抽烟?火星子蹦出来怎能?”

那汉子嘬着手里快烧到过滤嘴的烟卷,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回怼:

“嫩老娘们懂个什么?我吸阔烟有劲继续干!再说了……”

他嗤笑一声,弹了弹烟灰,烟灰簌簌落下。

“咱新厂长鼓捣的火药邪乎滴很,你找打火机点都点不着!还能怕我这点烟头子......”

新厂长,张毅,几年前他带着系统从现代穿越而来。

刚来没几天,厂长老爹就驾鹤西去了,留下了这本要破产的鞭炮厂,和几十个还愿意跟随且苦苦支撑着的老员工。

赚钱成了他的第一要务!

接手鞭炮厂后,张毅毫不犹豫得把系统的技能点全砸在了科技上,他的大脑就好像被插入了一个超级硬盘,海量的科技知识图谱对他来说都触手可及!

他迅速研究出了最新的烈性火药,只需要极其少量的火药就可以满足鞭炮炸响的需求。

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成本的同时,鞭炮的声音也更响亮了!

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美好的期望并没有作用在张毅身上。在那个消息相对闭塞的时代,再好的产品也没有宣传渠道。

无可奈何的张毅只得夹起皮包,拿着样品走街串巷的为自己的鞭炮宣传!

好在这个年代,人们做啥事都讲究一个热闹和场面。与后世过年的冷清有着强烈的对比!

很快在张毅的努力下,振兴鞭炮厂生产的“震天雷”鞭炮,以低廉的价格,响亮的声音,迅速热销起来,使得本要倒闭的鞭炮厂起死回生。同时也把原本耿直的张毅打磨圆滑!

厂长办公室里,火炉烧得正旺,空气里飘散着一股奇异的甜香,混合着奶味的气息,与门外的世界格格不入。

张毅正斜靠在藤椅上,双脚随意地搭在办公桌上,手里捧着一个搪瓷缸子,里面盛着自制的珍珠奶茶。

他眼神空洞地透过奶茶袅袅升起的热气,看向窗外。

手里的甜香和火炉的暖意,此刻都成了催眠的药,将他猛地拽回上一世那个滚烫而绝望的夏天:

2016年7月,华国东海。

米国为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介入东海争端。在东海仲裁结果公布前夕,米国派遣“外根号”和“斯坦泥斯号”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东海海,携150架飞机、1.2万名海军作战人员等,试图以强大的军事力量逼迫华国就范。

那时的华国远没有米国那么强大,海军几乎是押上了全部家当,三大舰队精锐尽出,在东海集结了120多艘主力战舰,哪怕拼上整个华国海军,打光半个华国空军,也绝不能让米国的阴谋得逞。

当时米国也赌上了国运,企图以所谓的东海仲裁案为借口,在我国发动局部战争,妄图彻底遏制住华国的崛起进程。

祖国高层研判,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一旦国家认怂或者失败,那么祖国将丧失东海的控制权,不要说黄沿岛了,甚至整个东海都将被米国控制,祖国的崛起进程、民族的复兴之路都将再一次被帝国主义打断。

东海这一仗对我们来说已没有任何退路,必须针锋相对。

局势异常紧张,一场空前的大战一触即发。

而那时的张毅,作为海军工程师的他,也参与了此次军事行动。

他记得自己写下遗书时,手很稳,没有颤抖。

遗书的内容很简单,无非是“为国尽忠,无怨无悔”,以及对父母寥寥数语的愧疚。

那一刻,个人的生死,早已被更宏大的使命碾过。

米国的巡洋舰、驱逐舰,如同挑衅的獠牙,刺破了华国划定的红线。

本着不开第一枪的原则,张毅所在舰船,寸步不让,马力全开,如同离弦之箭,带着一往无前的惨烈气势,朝着前方那艘吨位远超自己的米国舰船撞去!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最后的意识里,是战友们混杂着怒吼与惨叫的声音,是舰体解体的哀鸣,是心中那无声无息的呐喊:“祖国......万岁......”

啪嗒!

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将张毅猛地从血与火的深渊中拉回现实。

手中的搪瓷缸子跌落在地,温热的珍珠奶茶泼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褐色的液体蜿蜒流淌,几颗黑色的珍珠滚落出来,沾满了灰尘。

上天给了张毅再来一次的机会,这里是1995年!一个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年代。距离那场决定国运、让他付出生命的东海对峙,还有整整二十一年!

前世那惨烈的牺牲,那悬殊的绝望,那刻骨的屈辱与不甘,如同岩浆般在他胸中奔涌。

张毅的目光渐渐聚焦,涣散被一种前所未有的锐利和沉重取代。

“这一世,我回来了,带着那些血与火的记忆,带着那些屈辱与不甘,回来了!”

“前世,我们以血肉之躯,撞向钢铁巨兽,只为守住那一片海!”

“今生......绝不能再让那种屈辱再次发生!

“当然了......苟在后方就可以!”

他可不想再死一次!

苟住,报效国家和享受人生,这一世,他全要!

张毅起身伸了个懒腰,看向窗外忙碌的工人。

他并不担心鞭炮厂的工人偷奸耍滑。

通过这几年的相处,他越发的感觉到这个年代人的质朴与憨厚,不像他原本所在的年代,人心比蜂窝煤的眼儿还多,不占便宜都能算吃亏!

在他上任以来,推行了底薪加分红制,员工相互监督,赏罚分明,陆续开除了几个刺头后,现在员工自发性的干劲十足,都想过年前多多生产,卖更多的货,过年也能拿更多的分红回家。

“吱嘎——!”

一声尖锐刺耳的刹车声,像一把冰冷的铁铲,猛地刮过厂门口的水泥地。

一辆墨绿的军用卡车停在了厂门口,两个身穿作战服的士兵跳下了车。

他们虽然穿的并不是军制正装,但他们还是习惯性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帽,冲着门卫的值班室敬了个礼。

“你好同志!我们是东部战区……的后勤保障连,想跟你们厂的负责人聊两句,能不能行个方便。”

门卫老刘哪见过这阵仗,连忙哆哆嗦嗦的拿起座机给厂长打电话。

“张……张厂长啊!部队……部队的兵!找……找上门来了!说要……要见你!”

此时张毅微微皱起了眉头。

“我说老刘啊,什么叫部队找上门了,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你......你先招待好,我马上过去!”

张毅得知有部队的人找上了门,不知缘由,但心里突突的打起了鼓!

“听门卫老刘的语气,对方恐怕来者不善!难道我穿越者的身份暴露了?我做的火药涉密了?还是系统被发现了?不会直接把我拿下,拉回去做研究吧?我只想苟住啊!”

张毅脑海中无数个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涌现。

思来想去,既然不知缘由,他也不能立刻就跑啊!

只得迅速起身,出了办公室,先是小跑两步,快到大门口的时候又放缓了脚步,故作淡定的走到门口。

“你好,两位领导,我是振兴鞭炮厂的负责人,张毅。”

虽然此时心情忐忑,但看这个两位站姿挺拔的军人,张毅还是觉得无比亲切,习惯性的抬手想敬一个军礼,这是他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可这一世,他褪去了军装,披上了商人的外衣,他已经不能再这么做,他只要需要扮演好一个商人的身份,苟在后方!

强忍着冲动,又把抬起来的手,颤抖着伸向了前方。

“你好张厂长。不是什么领导,我们是东部战区……的后勤保障连的!”

两人先敬了个军礼,再依次和张毅握了握手。

“哈哈,军民一家亲嘛,都是自家人,那不知两位兄弟找我有什么事啊?”

张毅识趣的没有询问军人的姓名,而是套近乎的称呼兄弟。

“是这样的,听说咱们振兴鞭炮厂的鞭炮非常好,便宜又响亮,这不快过年了,军区也得采购一些鞭炮,我们采购的量比较大,需要两万盘……”

“呼——”

听到这,张毅深深地吐出一口气。

原来……是生意!

他立刻挺直了腰板,脸上瞬间绽开无比热情的笑容,那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

“哎呀!领导您看您这话说的!”

张毅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生意人特有的热络和实在!

“什么采购不采购的,见外了不是?军民鱼水情啊!放在平时,这两万盘鞭炮,我做主,就当给咱们子弟兵拜个早年,白送!图的就是个军民同乐,热热闹闹过大年!”

他话锋巧妙地一转,脸上堆起一丝为难,搓着手,仿佛在掏心窝子:

“只是啊……领导您可能也听说了,咱这小破厂最近实在红火,订单排到年后了,库房没一点存货了!工人兄弟们是日夜倒班,机器都快磨出火星子了!这突然再加两万盘……”

他叹了口气,目光真诚地看着对方。

“我嘛......钱不钱的,真无所谓!可工人兄弟们这加班加点的,那是实打实的辛苦钱,我这当厂长的,总得……”

“张厂长!”

此时领头的一名军人,透着一股直勾勾的正气说道。

“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原则!军区既然来采购,就是按市场规矩办事!”

张毅心里那点小九九被对方这股扑面而来的耿直正气撞了个趔趄,脸上那点“为难”差点挂不住。他赶紧顺势点头,笑容有点发僵:

“是是是!您说得对!是我觉悟低了!军民一家,更要讲规矩!讲规矩!”

接下来的过程快得惊人。双方都生怕对方反悔。

军人怕这“实在”厂长再提什么白送的话。军区也是打听好了市场价才上门,张毅“主动”提出打九折,军人觉得占了便宜,满意点头。

而张毅生怕这“财神爷”跑了,殊不知这九折后的价,可比他平时一百盘起批的批发价还高出一大截呢!

后世这么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而来到了这个时代,也算是妥妥的奸商了吧。

两张薄薄的采购合同,在门卫室那张油腻腻的小方桌上飞快签完。双方约定十天后交货。

军车临走。

“再额外送咱们军区一百盘!纯当样品!让更多的同志也听听咱‘震天雷’的动静,感受感受咱老百姓对子弟兵的心意!您可千万不能推辞!”

不等对方再讲原则,张毅已经挥手指挥工人麻利地把一百盘鞭炮搬上了车。

墨绿色的卡车引擎轰鸣起来,卷起一阵裹着尘土的寒风,缓缓驶离了鞭炮厂的门前。

张毅站在门口,一直挥手,直到那抹军绿彻底消失在通往城区的土路尽头。

殊不知,这一笔买卖和那赠送的一百盘鞭炮,让他朝着理想迈进了一步,也让华国的军工在未来突飞猛进。

甚至,也让那个计划,提前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