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彻底破防 > 第21章 打压关陇集团,李渊晋阳起兵
换源:


       【然而杨广并没有放下脚步,在公元614年第三次出征高句丽,这一次光是在行军路上都有无数士卒逃亡,杨广下令镇压,都没能扼住势头。】

【不过高句丽那里也无力再与隋朝对抗,主动遣使请降。】

【杨广觉得自己已经取得胜利,就下令撤军。】

【回去以后,杨广招高句丽王入朝,对方却没有理会。】

【杨广这时才知道,自己被高句丽戏弄,然而他已经无力再去打高句丽了。】

【三征高句丽已经彻底掏空了隋朝的国力,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朝廷自顾不暇。】

【而杨广身边的宠臣,却每日粉饰太平,让杨广觉得这群盗匪不足为患。】

【然而更为致命的是,关陇贵族们对杨广已经非常不满了。】

【杨广和他父亲杨坚一样,生性多疑,待人严苛,为了保证中央集权,杨广一直打压关陇集团,重用江南士人。】

弹幕飞出:

“隋军士卒逃亡成风,镇压无效。史料记载行军途中“士卒昼夜号哭,亡者相继”,士气彻底崩溃,高句丽因国力枯竭假意请降,杨广误判形势撤军。”

“高句丽王拒不入朝,暴露诈降本质。杨广意识到受骗却无力再战,征伐以彻底失败告终。”

“王薄首义(611年)后,全国爆发200余支义军,形成瓦岗军、窦建德等割据势力。”

“杨广延续文帝政策,系统性打压关陇门阀,迁都洛阳:脱离关陇势力大本营长安,削弱其政治影响力。”

“推行科举:打破关陇贵族世袭特权,大业三年山东寒门占录取者七成,引发关陇子弟砸考场抗议。”

“重用江南士族:裴蕴、虞世基等南士进入核心决策层,挤压关陇官僚空间。”

“杨广的战略设计,压制门阀、整合南北、重塑边疆,本具前瞻性,但其漠视民力、激进树敌的执行方式,使关陇集团从统治支柱变为掘墓人。”

“隋炀帝的悲剧在于:他试图用十年完成需百年积淀的帝国重构,最终被自己撬动的权力反噬——急政之苛猛于暴政,权力之争烈于民变。”

隋朝位面。

杨坚看着这些内容,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怒声道:“这逆子,怎如此糊涂!”

“朕为他打下大好基业,他却如此不恤民力,激进行事。”

“三征高句丽,本就该审时度势,怎能如此轻易中计,还将我大隋国力消耗殆尽!”

“打压关陇贵族,朕自是为了中央集权,可也需徐徐图之,他这般急切,将关陇集团逼至对立面,岂不是自毁长城!”

“还有那科举、重用江南士族,皆是长远之策,怎可不顾根基,冒进至此!”

“他漠视民力,让士卒逃亡成风,百姓揭竿而起,如此下去,我大隋江山危矣!”

“这急政之祸,比那暴政更甚,他如此胡来,迟早会被自己撬动的权力反噬!”

杨坚越说越气,双手颤抖,眼中满是失望与痛心。

【在中原遍地反旗的情况下,他决定离开东都洛阳,巡幸江都。】

【劝诫的人却被杨广当庭杖杀,至此再无人敢阻止,杨广离开洛阳踏上命中注定的死路。】

【临走前,杨广把孙子杨侗留在洛阳监国,隋朝的末日开始了。】

【不久之后,瓦岗镇首领翟让起兵造反,因为有李密出谋划策,瓦岗军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拔寨,并于次年春天逼近洛阳,占领了洛口仓。】

【杨侗年纪尚幼,根本不能独当一面,派出的大军都被瓦岗军击溃,无奈之下,他只能派太常寺丞元善达,到江都求救。】

【李密拥众百万,围逼东都,据落口仓,城内无食,若陛下速还,乌合必散,不然则东都决没。】

【这时候杨广身边的宠臣虞世基说道,殿下年幼,被这群人诓骗了,东都若是这么危急,这个元善达是怎么跑出来的?】

【杨广果然相信了,虞世基的话,把元善达赶了回去,洛阳就这样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弹幕飞出:

“616年南巡决策:连续诛杀11名谏臣,包括建节尉任宗、奉信郎崔民象。”

“军事部署漏洞:洛口仓失守导致东都断粮,该仓储粮可供百万军民食用3年。”

“权力交接隐患:13岁皇孙杨侗 七贵辅政体系,段达等七人互相制衡。”

“信息传导机制的失效:虞世基系统性篡改军报,累计隐瞒37份告急文书。”

“元善达求救事件折射出:江都与东都信息传递需穿越瓦岗军控制区,使臣往返实际耗时27天。”

“这段历史印证了《贞观政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治国箴言。”

“元善达在返回洛阳途中被瓦岗军截杀,这揭示了当时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彻底丧失。”

隋朝位面。

杨广看着这些内容,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冷哼一声,怒道:“朕南巡是为了稳定江南局势,那些谏臣不识大体,妄图阻止朕,难道不该杀?”

他的目光扫过关于洛口仓失守的内容,眉头紧皱:“洛口仓之失,实乃意外,谁能料到李密那贼如此狡猾!”

说到权力交接,杨广更是提高了音量:“朕让杨侗监国,又有七贵辅政,本是万无一失的安排,怪只怪那些人没能尽忠职守!”

对于信息传导机制失效一事,他将矛头指向虞世基:“虞世基欺瞒朕,实在可恶!朕定是被他蒙蔽了双眼。”

最后,看到关于元善达的内容,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元善达忠心可嘉,朕却错怪了他,是朕之过啊。”

但很快他又恢复了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过,天下之事并非一人能左右,朕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隋江山。”

【不久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打着废皇帝立代王的旗号进军长安,最终于同年十一月攻入长安,迎立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消息传来后,杨广预感到自己恐怕是很难善终了,他陷入最后的疯狂之中,整日醉生梦死,挑选民间美女入宫,一言不合就把宫女打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