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彻底破防 > 第17章 八王之乱,晋朝灭亡
换源:


       【虽然司马忠智商不高,但他却有个好儿子,他和才人谢玖所生的庶子司马遹。】

【司马遹从小就聪慧异常,他五岁时有一天晚上皇宫失火,司马炎登楼查看火情,但却被司马遹拉着衣袖带到暗处。】

【司马炎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司马遹回答道,夜晚仓卒之间,应该防备非常变故,不应让火光照见陛下。】

【司马炎恍然大悟,当即夸他是奇才,并当着众臣的面说,这小子将来会兴旺我司马家呀。】

【于是在老婆和儿子的神助攻下,司马忠的太子位总算是稳了。】

【司马炎死后,司马忠顺利继位,是为晋惠帝,贾南风被册立为皇后,司马遹也被立为皇太子。】

弹幕飞出:

“司马遹劝阻司马炎“避火光以防不测”的举动,展现超越年龄的权谋意识,暗合“帝王不立危墙”的统治哲学,此举被司马炎公开称赞为“兴吾家者必此儿”实质是为智力平庸的司马忠系上“优质继承人”保险绳。”

“其生母谢玖本是司马炎才人,被赐予太子司马忠后生下司马遹。这种特殊出身使其既受司马炎偏爱,又遭贾南风忌惮。”

“司马炎的矛盾心理,虽知太子不堪大任,但鉴于司马遹的潜力及废长立幼风险,最终维持原定继承序列。”

晋朝位面。

司马炎看着这些关于司马遹的记述,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缓缓说道:“此子幼时便有这般见识与谋略,实乃我司马家之幸。”

“当日他拉我至暗处,那一番言辞,足见其聪慧机敏,有君王之智。”

顿了顿,他又长叹一声道:“有此孙儿,我当初立司马忠为太子也算有了几分底气。”

“想来日后司马遹若能顺利继承大统,我司马家的江山定能繁荣昌盛,不至于陷入危难之中。”

“只可惜啊,世事难料,未来还不知会如何发展。”

“但如今有这等佳儿,也算是给我这暮年增添了几分慰藉。”

“希望他日后能如我所期望的那般,带领我司马家走向辉煌。”

说罢,司马炎又陷入了沉思,仿佛在憧憬着司马遹未来治理天下的景象。

【司马忠一亲政,堪忧的智商便暴露无遗。】

【有一年闹灾荒,百姓民不聊生,恶殍遍野。】

【有大臣上疏说,老百姓吃不上饭了,朝廷要赶快救济。】

【可司马忠却疑惑的说,没有饭吃,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这便这荒唐故事,何不食肉糜的由来。】

弹幕飞出:

“晋惠帝统治期间,发生严重饥荒,粮食歉收导致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民间陷入生存危机。”

“大臣如实上疏朝廷,强调灾情紧急需立即赈济,以缓解民生疾苦。”

“面对大臣的汇报,司马忠竟困惑地反问:“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指百姓若缺粮,为何不食用肉粥充饥。”

晋朝位面。

司马炎看着天幕上的内容,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眼中满是愤怒与无奈。

他重重地一拍桌子,怒声道:“这逆子,竟蠢笨至此!”

“朕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难道要毁在他的手里?”

“何不食肉糜,这等荒唐言论,传出去岂不叫天下人耻笑!”

他在原地来回踱步,眉头紧皱,咬牙切齿道:“朕当初怎么就立了这么个不成器的东西为太子!”

“如今他亲政,如此愚钝,怎能治理好这偌大的国家,怎能安抚天下百姓!”

司马炎越想越气,胸膛剧烈起伏着,眼中隐隐有泪光闪烁:“朕一生南征北战,好不容易统一天下,本想让晋朝繁荣昌盛,可他……唉,这叫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面对天下苍生!”

【为了避免自己继续贻笑大方,司马忠便把政事全权交给了皇后贾南风处理。】

【可他万万没想到,贾南风当政后,一下就把整个司马家族给整翻了天。】

【她先是通过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除掉了太傅杨骏,并移灭其三族。】

【之后又矫诏废掉了皇太后杨氏,扳倒了皇太后一脉的外戚集团。】

【随后便大肆提拔任用贾氏一族,并找机会除掉了司马伟和司马亮。】

【公元299年,贾南风又在废掉太子司马遹之后,将其杀死。】

【于是在贾南风的一手策划下,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八王之乱爆发了。】

【而他自己也被赵王司马伦,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处死。】

【司马忠被废,司马伦自立为帝。】

【此后,齐王司马囧、长沙王司马奕、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游,东海王司马越等人,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坐庄。】

【可怜的马忠就像个傀儡一样,屡遭废立,最终于公元三零七年,在洛阳驾崩时,年四十八岁。】

弹幕飞出:

“司马忠让渡皇权给贾后本为规避决策风险,却引发更严重的权力失控。”

“贾南风通过借刀杀人(利用诸侯王互斗)清除杨骏、司马亮等势力,最终反噬自身。”

“诛杀太子司马遹成为关键转折点,此举打破宗法制度底线,给予诸侯王武装干政的合法性借口。”

“赵王司马伦率先发难,开启十六年血腥权斗。”

“司马忠被五度废立的过程,实为各方势力争夺挟天子正统性的体现。”

“其死亡时间(307年)恰逢八王之乱末期,暗示西晋中枢权威的彻底瓦解。”

“当最高权力者缺乏实际掌控力时,任何代理执政方案都可能成为更大动荡的催化剂。贾后专权与诸王混战共同构成西晋灭亡。”

大秦位面。

秦始皇看完这些,先是眉头紧皱,随后冷笑一声:“如此昏庸之君,竟能稳坐太子之位,还顺利继位,实在可笑至极!”

“朕扫六合,创帝业,建立千秋功勋,而这司马忠,智商堪忧,理政无方,将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那贾南风更是祸国殃民之辈,挑起皇族内乱,致使天下大乱。”

“朕若在,定不会让此等荒唐事发生。”

“这八王之乱,生灵涂炭,百姓受苦,司马氏的江山如此不堪,实乃自取灭亡。”

“朕的大秦虽二世而亡,但朕所立之制度、所建之功绩,岂是这司马氏能比的。”

“这司马忠,不过是历史的笑柄罢了。”

汉武帝位面。

刘彻看着这段关于司马忠的描述,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这司马忠如此昏聩,空占着皇位却毫无作为,不仅自身愚笨,还将祖宗基业毁于一旦,实在是丢尽了皇族的脸面。”

“他那何不食肉糜之言,简直荒唐至极,百姓受灾,他却如此不明事理。”

“还有那贾南风,心狠手辣,霍乱朝纲,引发八王之乱,致使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司马家有此二人,实乃不幸。”

刘彻摇着头,一脸的惋惜与愤怒:“朕若在那晋朝,定不会让此等事情发生,定要整顿朝纲,保百姓安居乐业,让江山稳固。”

说罢,他又陷入沉思,似乎在感慨历史的无常与教训。

大唐贞观位面。

李世民看着这些内容,眉头紧锁,长叹一声道:“这司马忠如此昏庸,不仅自身无治国之才,还任由皇后弄权,致使皇族内乱,国家衰败,实在是有负祖宗基业。”

“我等当以此为鉴,切不可让此类事情在我大唐发生。”

魏征拱手道:“陛下圣明,晋惠帝之祸,源于自身昏聩与用人不当。陛下当广纳贤才,明辨忠奸,方能保我大唐长治久安。”

房玄龄也附和道:“正是,这贾南风心狠手辣,扰乱朝纲,可见后宫干政危害极大。陛下应严后宫之规,杜绝此类现象。”

李世民点头称是,说道:“你们所言极是,朕定会时刻警醒,用心治理国家,让我大唐百姓安居乐业,江山永固。”

言罢,又陷入了沉思,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完善治国之策,避免重蹈晋朝的覆辙。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完,眉头紧皱,冷哼一声道:“这司马忠如此愚笨,实在有负祖宗基业。”

“身为帝王,竟连百姓疾苦都不知,还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等蠢话,真是荒唐至极!”

“那贾南风更是心狠手辣、祸国殃民,把好好的江山搅得一团糟。”

“这八王之乱,皇族自相残杀,百姓生灵涂炭,司马家的天下不亡才怪。”

朱标在一旁也感慨道:“父皇所言极是。这司马忠空有太子之名,却无治国之能,全靠他人辅佐才勉强坐稳太子位。”

“继位后又将政事交予皇后,实在是昏庸。”

“那司马炎明知太子智商堪忧,却不早做打算,也有失察之责。”

“我朝当以此为鉴,选贤任能,教导皇子们心怀天下,切不可重蹈这晋朝的覆辙。”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晋朝位面。

司马炎看着这些内容,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沉默良久后,缓缓开口道:“我本以为他有贤妻与佳儿相助,能守好这江山。贾南风如此善妒狠辣,我当初怎就没看出她的野心!”

“这何不食肉糜之语,真让我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遹儿聪慧,若能继位,或许我司马家还有转机,却被贾南风那毒妇害死。”

“这八王之乱,生灵涂炭,我司马家的基业竟毁于一旦……是我识人不明,选错了继承人,才让这天下陷入如此境地。”

“现在既然已经知道未来,我定要好好教导子嗣,选贤任能,不再让这悲剧重演。”

说罢,司马炎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悔恨与不甘。

就在这时,天幕中飘来一个声音。

【叮,恭喜晋朝出现昏君司马忠。】

【奖励司马炎亩产千斤的杂交水稻种子!】

声音落下,司马炎面前出现了一吨杂交水稻种子,同时还有如何种植的说明书!

司马炎看完说明书心中激动万分,已经全然忘记了选贤任能的事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