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音乐领域的战役高歌猛进时,林澈并未忽视剧集市场的布局。
《无证之罪》的剧组在低调中完成了前期筹备,于北方一座工业气息浓厚、寒意渐起的城市悄然开机。
林澈并未常驻剧组,但他作为项目的最终把控者,其影响力却无时无刻不笼罩着整个拍摄现场。
他通过每日的拍摄素材、视频会议以及偶尔的突然探班,进行着一种近乎“遥控”却又精准无比的指挥。
悬疑剧的核心在于节奏。
过快则仓促,过慢则拖沓。
林澈对《无证之罪》的节奏把控,达到了变态的级别。
导演最初剪出的第一集粗剪版,时长65分钟。
遵循了传统剧集的叙事习惯,铺垫较多。
林澈在办公室看完后,直接拨通了导演的视频电话。
“节奏慢了。前15分钟必须建立核心悬念和人物关系冲突。”
他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第一场戏,警察发现尸体的氛围渲染可以,但后续引入主角严良的日常铺垫太长。删掉他吃早饭、和同事闲聊的戏,直接切入他被上司叫去现场,用他的专业判断和格格不入的气质立住人物。”
“第二集,女主人公朱慧如被迫卷入的段落,闪回太多,打乱了现实线的紧张感。只保留最关键的一个回忆碎片,其余用她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代替。”
“每集结尾的悬念点必须更强硬,不是留下疑问,而是要把角色逼到绝境,让观众不点开下一集就睡不着觉。”
他就像一位最高明的外科医生。
正对着成片的脉络进行精准解剖,剪去一切冗余的脂肪和肌肉。
只留下最锋利、最致命的骨骼和神经。
导演起初还有些创作上的坚持。
但在按照林澈的意见修改后,成片的紧张感和叙事效率果然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他不得不叹服:“林总,您对观众心理和叙事节奏的把握,简直像算法一样精确!”
林澈心中淡然,这不过是地球无数成功经验积累下的降维打击。
《无证之罪》的演员多为实力派,但林澈的要求远不止于“合格”。
一场重头戏开场。
男主角严良是一位背负过往、性格孤僻的刑警,在审讯室里,面对一个看似无辜却疑点重重的嫌疑人。
剧本要求是长时间的沉默对峙。
演员的表演已经很到位,眼神犀利,充满压迫感。
但林澈在监视器后看了回放,却喊了“停”。
他走到饰演严良的演员面前:“你的压迫感够了,但‘好奇’不够。你不是在审一个犯人,而是在解一道迷人的谜题。你的眼神里,除了审视,还应该有一丝被案件吸引、甚至欣赏对手狡猾的‘兴奋’。这种矛盾感,才是严良这个角色的魅力。”
演员愣了片刻,仔细琢磨后,恍然大悟。
第二次表演时,他加入了一丝极微妙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兴奋感。
瞬时间就跟刚才的片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了巨大的反差,而且也使得整个对峙戏份的层次感骤然丰富,人物瞬间立了起来。
同样,对于饰演朱慧如,一个卷入命案的普通女人的女演员,林澈要求的也很细致具体。
“你的恐惧不能流于表面,要是一种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冷。但同时,眼底深处要有一丝为了自救而即将迸发的狠劲和算计。”
在他的点拨下,演员们的表演纷纷突破瓶颈,达到了新的高度。
整个剧组的表演质感,被统一拉升到了一个电影级别的水准。
林澈要求摄影和美术,摒弃一切浮夸的炫技,全力服务于故事的冷峻氛围和人物状态。
大量使用手持跟拍,营造纪实感和不安定感。
镜头多采用中近景和特写,聚焦于人物面部细微的表情和眼神变化,构图时常将人物置于压抑的角落或巨大的阴影中。
刻意做旧和“去美化”场景。
警局是杂乱忙碌的,主角的家是简陋冰冷的,犯罪现场是粗糙而令人不适的。
色调以冷灰、墨绿、暗蓝为主,营造出整体肃杀、压抑的视觉基调。
林澈要求声音部门采集大量的城市环境音。
工厂的轰鸣、老旧管道的滴水声、远处模糊的车流声…
用声音构建出一个真实、冰冷、疏离的都市空间,取代华而不实的背景配乐。
他甚至亲自调整了几个关键场景的灯光设计。
要求“光源要真实,要么来自头顶惨白的日光灯管,要么来自窗外昏黄的路灯,不要完美的电影光,要那种能照出人脸上所有疲惫和瑕疵的‘生活光’。”
如果是一个导演是整个剧组的皇帝的话,那么作为监制、制片人的林澈就是太上皇。
太上皇摄政。
【大师级导演技能体验卡】在后期剪辑阶段被林澈再次使用。
他亲自操刀,花了三天时间闭关,对全部12集的粗剪版进行了最终调整,对节奏、转场、声画配合进行了微米级的优化。
当成片的最终版输出完成,林澈组织了一次内部看片会。
包括导演、编剧、核心主演在内的团队成员,怀着紧张和期待的心情,看完了全部12集。
放映结束,灯光亮起。
整个放映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个冰冷、绝望却又带着一丝人性微光的故事里,久久无法自拔。
过了足足一分钟,导演才率先鼓起掌来,眼眶有些发红:“林总……这……这比我最初想象的,好了十倍不止!”
编剧激动得语无伦次:“这就是我想要的!不,这比我写的剧本呈现出来的还要好!节奏太好了!每一集都让人喘不过气!”
主演们也都纷纷点头,他们看着自己在屏幕上的表演,自己都感到些许陌生和震撼。
那是在林澈逼迫下挖掘出的、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表演潜力。
林澈坐在众人中间,神色依旧平静。
“基本达到了预期。”他淡淡地评价道,“通知宣传部,可以启动前期预热了。主打口号:‘电影级质感,社会派悬疑’‘林澈监制,品质保证’。”
他没有过多的赞扬,但这句“达到了预期”和将他的名字与品质挂钩,已然是对整个团队最高的肯定。
《无证之罪》这把悬疑利刃,已然在林澈的亲手打磨下,淬火成型,寒光四射。
它无需明星流量,仅凭其过硬的质量和“林澈监制”这块金字招牌,就已未播先热,成为了无数悬疑剧迷和业界人士最为期待的年度黑马。
星芒TV的又一部重磅独家弹药,准备就绪。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