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名门嫡女被虐后翻身 > 第九章 天无绝人之路
换源:


       苏桃夭又细细看去,越发觉得熟悉,却一时不敢确认,不由地后退一步道:“你是谁,为何在此处?”

“姑娘擅自闯我居所,还问我是谁?”

苏桃夭匪夷所思地看了眼四周:“这怎会是你的居所?”

那人又往前走近一步,苏桃夭方才看到他脸颊左侧有一颗小红痣,不由脱口而出:“九皇子?”

沈弘川眼中几份讶异,笑道:“姑娘竟还能认出我来?”

“您真是九皇子?”

沈弘川取下腰间的玉佩递过去,苏桃夭双手接过,借着月光仔细看去,这是一枚白玉云龙纹佩,上面的四爪蟒纹乃是亲王所用的。

苏桃夭忙行礼道:“臣女参见九皇子。”说着双手将玉佩奉还。

“姑娘不必多礼,快平身。”

“臣女适才多有冒犯,还望九皇子赎罪。”

“不妨事,算起来我已是第二次见姑娘了……”

看着苏桃夭疑惑的表情,沈弘川解释道:“苏师傅下葬当日,本王偶然遇见,只是当时天色已晚,你们未曾察觉。”

看着哪座孤坟,沈弘川忍不住叹息:“苏师傅教导我多年,是我恩师……”言及此处,沈弘川的声音不禁微有凝滞。

苏桃夭也不免眼眶泛红,道:“多谢王爷挂念,只是……您怎么会在这儿?”

“此事说来话长,若是姑娘不嫌弃,不如到舍下一聚。”

苏桃夭有些受宠若惊:“妾身之幸。”

两人翻过山坡,只见一片茂密竹林,并不见居所,苏桃夭迟疑地跟着,穿过密林才觉豁然开朗。

只见一所茅屋隐在这高竹之下,月光透过斑驳的竹叶洒在一方院落,茅屋中隐隐可见一点烛光,当真是幽僻地很。

进到屋中,两人辞让一番,各自落座,沈弘川不经意间打量了苏桃夭一眼,亲自添了盏水,道:“此处实在荒僻,不曾有茶叶,只有白水相待”

“王爷真是折煞妾身了。”

“姑娘问我为何在此处,实在说来话长。”沈弘川看着地面,不免叹气道:“半月前我收到密信说父皇病危,欲易储,并让我继承大统……”

苏桃夭惊异于沈弘川的坦白,不由看过去。

沈弘川继续道:“此乃圣旨,不得有违,本王便暗中赶往京城,谁知刚到京城,便见皇兄发动兵变,若被发现此时在京,必是一死,仓皇之中季月华季大人派人将本王安顿于山后的茅屋中,谁知此后季大人便杳无音讯……”

“季月华大人早已被斩首示众……”苏桃夭道,“不止季大人,连同我父亲、薛尚书、贺侍郎皆以擅权误国之罪一同论处。”

“是,苏师傅下葬那日,我便猜到……”沈弘川不禁扼腕叹息,“这四位大臣都是国之栋梁,不但一心为国,且都有经国之才,不曾想……”

苏桃夭也不免叹息,房中陷入一片沉寂。

“可如今……您预备怎么办呢?”

沈弘川愁眉不展:“当时情况紧急,季大人说已经派人送信给楚凌王,等他进京前就会提前派人来找本王,秘密与他汇合,一同前往皇宫行丧……”

先帝驾崩,各皇子都要斩衰,行丧礼,观新帝登基大典后再前往各地就藩。

苏桃夭知道,这十一皇子楚淩王与九皇子晋王当日一同被派往荆台就藩,若是此次进京只有楚凌王一人,皇上必然查问。

“此山方圆近百里,并不小,楚凌王必然不能大肆翻找,想要找您恐怕不是易事。”苏桃夭道,“更何况现在京城戒备森严,此事更是难上加难!”

沈弘川起身踱步到窗前,叹息道:“算日子楚淩王进京近在眼前,可仍旧无人来寻本王,本王有心下山,却又怕他派人来寻不到,更怕被人认出,真是进退两难。”

苏桃夭试探道:“楚淩王是否知道您此次进京是为何?”

沈弘川知道苏桃夭是怀疑楚淩王有二心,于是道:“自然,本王与楚淩王乃手足情深,不分彼此。”

“那此事症结就在于楚淩王是否收到了季大人的信,若收到了是否又能找到您的所在。”

沈弘川叹气道:“如此情形,本王怕是难逃一死了!”

苏桃夭起身上前:“承蒙王爷信任,将一切告知于我,若王爷放心,臣女愿去为王爷探听京中情形,王爷也可斟酌用计,事情也尚有转机!”

沈弘川转身行礼道:“若姑娘肯出手相助,本王必铭记恩德!”

苏桃夭忙吓得还礼:“王爷怎可行此大礼,臣女万不敢受!况且臣女也不只是为了王爷……”

沈弘川将人请回座位上,苏桃夭继续道:“殿下,方才臣女跪在家父坟前的话想必您也听见了,那并非我一时口头之快,而是真心话。”

苏桃夭的那句‘给天下人一个好皇帝’又在沈弘川脑海中回想。

苏桃夭道:“臣女与殿下交浅言深,斗胆说一句,这皇位本该是您的!”

沈弘川道:“说什么都晚了,如今已是皇兄的天下……本王如今尚且命悬一线,更何谈皇位?”

“王爷,事在人为。”

房中陷入一片沉寂,苏桃夭望向窗外的天色道:“王爷不必忧心,臣女天亮便去打听楚凌王的消息,明晚仍旧到此处向王爷复命。”

“那就拜托姑娘了。”

苏桃夭一路驰骋,心中的那股火苗越发强烈,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

景渊、苏桃薇你二人欺天,必遭天谴!

此时天色尚暗,苏桃夭先回到家中,给马儿喂了些草料,自己便回屋睡觉,难得一觉睡到天亮,苏桃夭草草吃饭便牵马出去,直奔城门处了。

等到城门的时候已经晌午了,苏桃夭见城门近处有一家茶坊,便将马儿停在此处,上楼招呼小二要茶水。

“要杯你们这儿最叫座的茶,另给下面那匹棕马喂些粮草。”苏桃夭说着掏出一把铜板来。

店小二道:“客官稍等。”

如今在国丧,各处都不准宴饮娱乐,因而并无说书先生来说书,茶馆中人都在此闲聊。

只听一人道:“方才那鸣锣开道的想是个一品大员呢!”

一旁的茶博士道:“这算什么,昨儿我还亲眼见五皇子进京了呢!”

苏桃夭惊觉起来,高声笑道:“您怎么知道这进京的是五皇子呢?”

茶博士看过去:“嗐,姑娘还不信我,皇子进京必有龙旗伴驾,清游队开道,那五皇子被封为煊王,他的銮舆上便有‘煊’字旗,这还不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