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君心知我意归处 > 千年回望,为你揭开那段“二圣临朝”往事
换源:


       早自习前的历史教室,几张课桌拼出的角落围了一圈人,摊开的《奉国史料简编》上画满了红圈,大家手里捏着早餐,说话声透着一股“扒”到关键剧情的兴奋——这周讲到奉国“二圣临朝”,沈若初从大夏罪臣到与萧玉轩共掌天下的经历,比课本里写的带劲多了。

“别信老版本史料里那套‘重伤逃亡’的瞎话!新出的沈若初亲书《边事录》里写得明明白白,她从大夏天牢出来,压根没受半点伤,全靠自己本事!”张淼把手机拍在桌上,屏幕里是泛黄的手札照片,语气笃定。

旁边的李萌正咬着包子,闻言赶紧凑过来:“真的假的?大夏天牢守卫那么严,她怎么做到的?”

“人家是战神啊!”后排的王浩挤过来,指着史料里的记载,“沈若初被关天牢时,虽然兵权被削,但随身还藏着一把短刃,是她当年征战时的战利品,牢卒搜身都没发现。沈家被抄斩的消息传来,她知道留着只会被灭口,当天夜里就用短刃挑开牢锁,一路避开守卫,从天牢后山的密道直接冲了出去——那密道还是她以前帮大夏皇帝巡查天牢时发现的,早就记在心里了!”

“厉害啊!这脑子这身手,难怪能当战神!”转学生林晓听得眼睛发亮,“那她逃出去后,萧玉轩怎么找到她的?”

“萧玉轩压根就是等着她!”陈曦推了推眼镜,翻着《奉国起居注》,“沈家出事前,萧玉轩就通过密探知道大夏皇帝要对沈家下手,早就派了人在边境等着,就怕沈若初出事。沈若初一逃出天牢,萧玉轩派的人就跟上了,直接把她接到奉国边境的营帐里——萧玉轩自己早就从京城赶过来了,就等见她。”

“见面就直接邀她共掌天下?”李萌好奇地问。张淼点点头,念着手札里的内容:“萧玉轩见她第一句就说‘若初将军,大夏容不下你,奉国容;你想平定乱世,我给你兵权,咱们一起实现大一统,让天下人不用再受战乱之苦’。沈若初当场就答应了,压根没犹豫!”

“这么干脆?”林晓有点惊讶,“她就不怕萧玉轩是利用她?”

“怕什么?萧玉轩直接给了她实打实的信任!”王浩拍了下桌子,“沈若初刚到奉国,萧玉轩就下旨封她为‘镇国大将军’,把全国兵权一半都交给她,还允许她直接参与朝政,不用像其他将领那样事事报备。朝堂上有人说‘女子掌兵不合规矩’,萧玉轩直接怼回去‘规矩是给庸人定的,若初将军的本事,比你们所有人加起来都强’!”

“更绝的是后来的‘二圣临朝’!”陈曦翻到史料里的“登基大典”部分,“萧玉轩称帝后,直接下旨让沈若初和他一起上朝,并排坐在龙椅旁的凤椅上,还说‘天下是我和若初将军一起打下来的,朝政自然要一起管’。这在古代简直是破天荒!以前皇后最多在后宫管管事,沈若初直接和皇帝一起处理朝政,文武百官上奏,两人一起商量着定夺,这才是真·共掌天下!”

“他们不光是君臣,还是夫妻吧?”林晓小声问。张淼笑着点头:“对啊!萧玉轩早就对沈若初有意思,当年在大夏当质子时,沈若初救过他,他就记了一辈子。后来沈若初到了奉国,两人一起练兵、一起商量战事,感情越来越深,萧玉轩直接昭告天下,娶沈若初为后,还说‘后位只给她一人,此生不纳妃嫔’。所以他们既是夫妻,是君臣,更是能互相托底的知己——打天下时,沈若初带兵冲锋,萧玉轩在后方稳朝政;治天下时,沈若初管军事边防,萧玉轩管民生经济,配合得严丝合缝!”

“打大夏的时候,沈若初也没手软吧?毕竟是曾经的母国。”李萌有点纠结。王浩摇摇头:“她不是手软,是有分寸。沈若初带兵打大夏,从来没烧杀抢掠,还专门下了军令‘不准伤害百姓,不准破坏农田’。遇到以前的老部下,她就劝他们‘大夏皇帝昏庸,跟着他只会受苦,不如跟我一起,让天下太平’,好多人都被她说动了,直接带兵投降。没用多久就拿下了大夏,还得了民心,这才是真本事!”

“收复北漠和南通国也一样!”陈曦补充道,“北漠骑兵厉害,沈若初就改良战术,用弩箭队克制骑兵;南通国内乱,她就派人去调解,帮他们稳定局势,没打几仗就收服了。整个统一过程,伤亡比其他朝代少多了,好多百姓都说‘多亏沈将军和萧皇帝,咱们才不用流离失所’。”

“统一后他们也没飘!”张淼翻到手札末尾,“有人劝萧玉轩‘天下已定,该好好享受了’,他和沈若初却觉得‘天下太平才刚开始’,继续推行新政,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开办学校,连偏远地方的百姓都能吃饱饭、读上书。后来两人觉得朝政稳定了,就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自己退居幕后,但遇到大事,新皇帝还是会来请教他们,这‘二圣’的影响力,一直到他们去世都没减!”

“我觉得最难得的是他们的‘平等’!”林晓感慨道,“古代皇帝大多觉得自己至高无上,萧玉轩却愿意把权力分给沈若初,还公开说‘她的功劳和我一样大’。沈若初也没因为是女子就退缩,该掌兵掌兵,该理政理政,用本事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份信任。这种君臣、夫妻、知己三合一的关系,太少见了!”

“可不是嘛!”李萌点点头,“以前总觉得古代女子没地位,沈若初却凭着自己的本事,从罪臣变成和皇帝平起平坐的‘二圣’,这才是真正的‘靠实力说话’!”

就在这时,上课铃响了,大家赶紧收拾好史料和早餐,回到座位。历史老师走进教室,笑着说:“看来大家把‘二圣临朝’的故事摸透了!这节课咱们就重点聊——沈若初能从大夏罪臣成为奉国‘二圣’之一,靠的仅仅是武力吗?她和萧玉轩的‘共掌模式’,对当时的奉国治理有什么影响?”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同学们拿出笔记本,眼神里满是期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那些标注满满的史料上,仿佛千年前那个身着朝服、与帝王并肩而立的女子,正从文字里走出来,诉说着她如何凭本事打破偏见,与知己携手,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太平天。而那些藏在“二圣临朝”背后的信任与担当,也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变得愈发清晰有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