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穿成女仵作,我靠验尸逆天改命 > 第14章 案中有案
换源:


       唐清羽无奈,缓缓松开紧握匣子的手。

两名内侍立刻上前,一把夺过,恭敬地呈到王瑄面前。

王瑄掂了掂匣子,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这才对嘛,识时务者为俊杰。”

就在此时,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内侍高声通报:“皇上驾到!”

王瑄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慌忙转身,与所有内侍、侍卫齐刷刷跪地接驾。

唐清羽也随即跪下,目光低垂,却在皇帝身后捕捉到了小碌子的身影。

她眼角微动,不动声色地朝小碌子轻轻点了点头。

她看到小碌子方才趁乱离开,定然是他悄悄去向皇帝禀报。

皇帝缓步走入屋内,目光沉稳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王公公手中捧着的匣子上:“王瑄,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回圣上,这……”

王瑄一时语塞。

“回禀圣上,”唐清羽抢先说道,“这是吟霜生前托付给宫女小娥保管的私物,小民正准备呈给陛下。但王公公称奉太后口谕核查宫中失物,强行将匣子收走了。”

皇帝神色未动:“哦,是吗?朕也想看看,吟霜生前留下了什么。”

王瑄只得双手捧匣,上前呈上。

一名侍卫上前,拔出腰刀,刀锋一落,劈向铜锁。锁扣应声断裂,匣子被打开。

里面静静躺着一封信,信封泛黄,字迹娟秀。

另有三锭金子,每锭约重十两,成色上等,压在信纸下方。

皇帝示意王瑄将匣子交给近侍,随即命人将信呈上。

看到匣子里居然有封信,王瑄的脸色不禁变了。

内侍将信取出来呈给皇帝,皇帝展开信纸,目光缓缓移动。

他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那竟是一张白纸,上面连一个字都没有。

王公公见状松了口气,连忙说道:“皇上您看,这里面也没什么要紧东西,想来就是哪个宫女私藏的财物。这匣子是宫内之物,按规矩该由内务府收回,里面的东西就请皇上处置。”

他生怕那匣子还藏了什么夹层,因此竭力要将匣子留下。

皇帝盯着白纸看了半晌,最后命侍卫将东西交给唐清羽。

“如今睿王负责查验贵妃一案,也对你颇为赏识,这封无字信就交给你处置吧。”

唐清羽上前将信纸和金子收进怀里。

王公公看着唐清羽将东西收好,总觉得那张白纸可能隐藏了什么,但皇帝的命令,他自然不敢违抗。

等皇帝离开后,他悄悄拉过一个心腹内侍,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内侍点头应是,趁人不注意溜出了宫女房,远远地跟在了唐清羽身后。

唐清羽回到自己的住处,立刻关紧房门。

她将那三锭金子推到一边,拿起那张白纸仔细端详。在阳光下反复看了许久,确实看不出什么。

她仔仔细细抚摸那纸的表面,指尖忽然触到纸面上有极细微的凸起,不仔细摸根本察觉不到。

“难道是用特殊方法写的字?”她心里一动,翻出家里的各种工具,先是用水抹在纸上,没什么反应;又试着用火烤,纸的边缘都焦了,还是没显出字来。

折腾了大半个时辰,唐清羽忽然想起以前看过的古籍,里面提到过用蜡写字的法子。

她眼睛一亮,取来一盆炭粉和一把软毛刷。

她将炭敲碎,将炭粉轻轻撒在白纸上,用毛刷细细地刷着。

奇迹出现了,随着炭粉被扫去,一些黑色的字迹慢慢显现出来——那些用蜡写过的地方不吸炭粉,自然就显出了字的轮廓。

唐清羽屏住呼吸,看着越来越清晰的字迹,手忍不住发起抖来。

这竟是一份官员名单,足足有二十多人,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工部侍郎、吏部郎中……甚至还有皇帝最宠信的镇国大将军。

而排在最前面的,赫然是那个四品内务总管——王瑄!

窗外有个黑影一闪而过,唐清羽思索片刻,有了主意。

唐如海下狱前在验尸司任职,那里虽然人多眼杂,但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

所幸验尸司的管事陈森认得唐清羽,对唐如海的遭遇也颇为同情,因此同意她将证物暂时放在验尸司。

唐清羽将信用油纸包裹,藏入库房的一个铁箱内。箱子上锁,钥匙由她亲自保管。

陈森见她神色凝重,将木盒小心放入柜中,又亲自上锁,忍不住低声问道:“这盒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要紧东西?”

唐清羽将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这是吟霜留下的证物,牵连重大。还请主事盯紧了,最好寸步不离,绝不能让任何人靠近,更不能让人打开。”

陈森神色一凛,点头应下:“我明白了,你放心就是。”

第二天天刚亮,验尸司一名小吏急匆匆跑来唐家报信,声音发抖:“不好了!昨晚有黑衣人闯入验尸司,直奔您存放木盒的柜子,把盒子抢走了!陈主事被人割喉,当场身亡!”

唐清羽闻言猛然站起,如遭雷击。

“青天白日,在验尸司杀人抢物证,那些人当真视大乾律法如无物。”

小吏浑身一颤,扑通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出声。

等小吏走后,唐清羽脸上的怒色渐渐褪去,她走到院子里一棵老榕树下,蹲下身,用手刨开松软的泥土,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布包。

萧煜走了过来:“看来这是你的精心安排。”

唐清羽掸去布包上的泥土:“王瑄心思缜密,信被抢也是意料之事。”

“那被抢走的是什么?”

“那是我临摹吟霜的字迹拓写的一封假信。”

“假信?”

“我写了一封普通家书,先用墨水书写,再以蜡隐去字句,看似有密文,实则无关紧要。”

萧煜沉默片刻,叹道:“你心思缜密,远超常人。但此事牵连太广。你若继续查,恐有性命之忧。”

“正因如此,才不能停。”唐清羽将真信重新包好埋回树下,“贵妃一案,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白纸密信、蜡写技术、官员名单。每一条线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这是一场以盐税为根基,由内务总管王瑄主导,渗透朝廷多名高官参与的系统性贪腐。

那么贵妃被谋杀一案,会不会是为了掩盖贪腐证据所引发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