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医武双绝:守护芳柔 > 第8章 古籍疑云
换源:


       云蒙山的雨总是来得突然。豆大的雨点砸在竹楼的瓦片上,溅起细碎的水花,丁芳柔正用青铜药鼎的青光烘干最后一页古籍。泛黄的宣纸上,《青囊秘要》的补遗部分墨迹未干,是赵青山昨夜刚从青囊派旧药庐拓印回来的。

“孙鹰哥,你看这句。”少女指着其中一行篆字,“‘鼎生九窍,窍藏九针,针引九脉,方得圆满’,这说的是不是爷爷留下的青铜针?”

孙鹰正在药圃里给还魂草搭避雨棚,闻言回头望去。青铜药鼎的青光恰好照在古籍的插图上,那尊三足两耳的鼎器侧面,果然刻着九个细密的孔洞,与他贴身收藏的九根青铜针尺寸严丝合缝。

“赵前辈说过,青囊派的‘九窍金针’能通经脉。”他放下手中的竹篾,指尖划过鼎身的饕餮纹,“只是这九根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载体,原来要藏在鼎里。”

竹楼的门被推开,赵青山顶着蓑衣走进来,怀里抱着个湿漉漉的木箱。独眼在昏暗的光线下亮得惊人:“在药庐的梁上找到的,你爷爷当年的行医笔记。”

木箱打开的瞬间,青铜药鼎突然剧烈震颤。里面除了泛黄的纸页,还躺着个巴掌大的银质罗盘,盘面刻着与神农鼎相同的纹饰,指针正围着中心的鼎形凹槽疯狂旋转。

“是‘脉相盘’。”丁教授拄着拐杖凑过来,老花镜后的眼睛闪着精光,“当年我们就是靠这个找到拜火教的圣火坛。你看这指针指向的方向——”他指着罗盘刻度,“是东海的方向。”

孙鹰注意到笔记的最后几页被虫蛀得残缺不全,仅剩的字迹里反复提到“海蛊”“沉船”“九窍针引脉”几个词。青铜药鼎的青光投射在残页上,模糊的墨迹突然变得清晰,露出幅海图,标注着座沉没的岛屿。

“是蓬莱岛。”丁芳柔的手链化作的鼎纹突然发烫,“我在爷爷的藏书里见过这个标记,传说那里藏着上古医家的秘宝。”

雨停时,王二带着个渔翁打扮的汉子冲进竹楼。汉子浑身湿透,手里攥着块发黑的木板,上面刻着蛇形剑的标志——与拜火教令牌上的图案分毫不差。

“海……海里出事了!”汉子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村的渔船在蓬莱岛附近失踪,捞上来的渔网里只有这个,还有……还有这个!”他颤抖着掏出个陶罐,里面装着半罐蓝色的虫子,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孙鹰打开陶罐的瞬间,青铜药鼎的青光突然变得刺眼。虫子们疯狂地撞击罐壁,发出“嗡嗡”的声响,竟是《青囊秘要》记载的“蚀骨蛊”,原本只存在于西域沙漠,怎么会出现在东海?

“这东西沾到海水会繁殖百倍。”赵青山的独眼眯成条缝,“拜火教余党在搞鬼。”

丁教授突然指着汉子带来的木板,背面刻着行极小的字:“九窍针归位,海眼开”。他翻出五十年前的笔记,其中一页画着与木板相同的图案,旁边标注着“蓬莱岛下有海眼,藏有控蛊奇术”。

“他们想利用海眼的力量复活蛊王。”孙鹰将九根青铜针依次插入神农鼎的孔洞,每插入一根,鼎身就亮起一道金光,“必须阻止他们。”

出发前,瞎眼婆婆用鼎生菌的菌丝给每人编了个护身符。孙鹰的护身符接触到青铜针的瞬间,突然浮现出爷爷的字迹:“海眼需以鼎心之火熔断,辅以九脉精血。”

“看来我们都得去。”丁芳柔将还魂草的种子收进锦囊,青铜药鼎在她掌心旋转,投射出蓬莱岛的立体影像,“那里的祭坛和万蛊窟的一模一样。”

前往东海的渔船在第七天清晨抵达蓬莱岛海域。远远望去,这座传说中的仙岛笼罩在浓雾中,隐约可见悬崖上的古建筑轮廓,与影像中的祭坛位置完全吻合。

“小心水下。”王二用鱼叉搅动海水,湛蓝的海面突然泛起黑色的涟漪,无数蚀骨蛊正顺着船底爬上来。

孙鹰将青铜针从鼎中抽出,掷向船舷。针尖刺入海水的瞬间,爆发出金色的电弧,蚀骨蛊在电流中纷纷化为灰烬。“九窍针能克制它们。”

登岛的栈道早已腐朽,孙鹰背着丁教授走在最前面,《龙象功》的真气在脚下凝成气垫,让木板不至于碎裂。丁芳柔紧随其后,青铜药鼎的青光在前方开路,驱散缭绕的毒雾。

半山腰的石窟里藏着座破败的庙宇,匾额上“海神庙”三个字被海风侵蚀得只剩轮廓。庙内的神像早已坍塌,露出下面的石门,门环上刻着与神农鼎相同的饕餮纹。

“需要九窍针才能打开。”孙鹰将青铜针按在门环的凹槽里,石门发出沉闷的响声,缓缓向内打开。

门后是条通往海底的石阶,两侧的壁龛里摆满了陶罐,里面的蚀骨蛊在沉睡中蠕动。丁芳柔的护身符突然发烫,菌丝指向右侧的暗格——里面藏着本完整的《控蛊奇术》,作者署名竟是拜火教教主的父亲。

“原来他当年也来过这里。”丁教授翻阅着古籍,其中记载的“海眼控蛊术”需要以双生血脉为引,“难怪他们一定要抓芳柔。”

石阶尽头的海底祭坛比万蛊窟的大出三倍,中央的圣火盆燃烧着幽蓝的火焰,与海水接触的地方冒着白色的蒸汽。拜火教的余党正将九名孩童绑在祭坛周围,每个孩子的眉心都贴着引蛊符。

“来得正好。”为首的褐衣人摘下斗笠,露出张与教主相似的脸,“我是他弟弟,今日就要用你们的血祭海眼。”

孙鹰将青铜针插入祭坛的九个角落,形成道金色的屏障。蚀骨蛊碰到屏障立刻化为齑粉,褐衣人却不为所动,反而将一把匕首刺向最近的孩童:“你们不交出鼎,这孩子就成蛊食!”

丁芳柔突然举起神农鼎,鼎身的青光与圣火交织,在半空凝成个巨大的药杵。“放了他们!”药杵砸向圣火盆的瞬间,海水突然倒灌,祭坛周围的地面裂开道道缝隙。

“海眼要开了!”褐衣人发出疯狂的大笑,“蛊王即将重生!”

裂缝中涌出的海水带着刺鼻的腥味,里面夹杂着无数蚀骨蛊。孙鹰将九窍针从地里拔出,组成个圆形阵法,针尖的金光在海水上形成道结界。

“按爷爷的方法做。”他划破手掌,将血滴在神农鼎上,“大家都把手放上去。”

丁芳柔、丁教授、赵青山、王二……每个人的血滴在鼎身的瞬间,都亮起一道不同颜色的光。九道光芒顺着青铜针流入海眼,与里面的幽蓝火焰碰撞,产生道巨大的光柱。

“不可能!”褐衣人被光柱的力量掀飞,撞在石壁上吐血,“你们怎么会知道解法?”

丁芳柔的手链化作的鼎纹突然亮起,在石壁上投射出五十年前的影像:孙鹰的爷爷与教主的父亲并肩站在祭坛上,正在用同样的方法封印海眼。原来他们当年是战友,不是敌人。

“你哥哥也知道真相。”丁教授将古籍扔给褐衣人,其中夹着教主的忏悔信,“他只是无法面对自己的错误。”

海眼的裂缝在金光中渐渐愈合,蚀骨蛊随着退潮的海水消失无踪。最后一缕幽蓝火焰熄灭时,青铜鼎的九窍针突然弹出,自动归位,鼎身的饕餮纹终于完整。

返程的渔船上,孙鹰将《控蛊奇术》扔进海里。丁芳柔靠在他肩头,看着青铜药鼎里的还魂草种子发芽,金色的根须缠绕着九窍针,开出朵蓝色的花。

“孙鹰哥,你说江湖是不是永远没有平静?”

孙鹰望着渐渐远去的蓬莱岛,那里的浓雾正在散去,露出湛蓝的天空。他握紧手中的青铜针,突然笑道:“有我们在的地方,就有解法。”

竹楼的药圃里,新种下的还魂草已经开花。丁教授在整理新发现的医简,赵青山的独眼不再那么锐利,王二教孩子们辨认草药。孙鹰坐在门槛上打磨青铜针,丁芳柔蹲在旁边给赤芝浇水,青铜药鼎悬在两人中间,九窍针在阳光下闪着温暖的光。

远处的海风吹来咸湿的气息,带着还魂草的清香。属于他们的传奇,在云蒙山的晨雾与东海的涛声中,继续朝着更辽阔的江湖,缓缓展开新的篇章。而青铜药鼎的青光,始终在医脉与双生血脉的共生中,闪耀着化解一切危机的力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